学员自述:

我在一家金融公司上班,平时上班挺忙,不会加班太多,但男朋友加班的时间非常多,我们的沟通多是在微信上,就连吵架有时候都是抽出空子吵。

之前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三年,时间长了有吵架,我觉得很正常,因为这个他拉黑我三次。

(后来和黄老师学完后,我就听能理解他想拉黑我的原因了。其实,我和他聊不来,不能只怨他不和我沟通,我也是性格很急躁,很多事情没有和他说到,并且还会误解他说的事情,这都是我和黄老师学习后认识到的。)

我们闹崩是有一次我换了房子的锁,那间房子是他的,但我当时气到不想让他回来,就把锁换了,不让他进来。

他因为这个非常生气,觉得我非常的不尊重他,因此,他让我搬出去,给我一个月的时间,并且提出了分手。

(当时他和我提分手后,我特别的痛苦,我以为我们的感情是怎么吵也吵不散的。我确实是不想分手的,我还是爱他的,但他当时的态度真的把我吓到了,黄老师说这也是因为他情绪积压久了的缘故,能让他做出分手的决定一定不是因为这一件事情。)

痛苦的情绪让我“四处求医”,缘分让我知道了伊思情感,其实也是很偶然的,我最痛苦的那几天,和我的闺蜜在一起,后来通过朋友知道了伊思,她以前也在伊思做过,而且她就是黄老师带的,所以我也选择了黄老师。

服务开启了半个月我和男朋友关系就缓和了,主要还是我改变了很多,不仅和男朋友的关系,和公司领导的关系也好了很多。

非常感谢伊思,感谢黄老师。

老师分析:

一、两个人有不良的沟通模式。包括批评、污蔑、防卫等

1、批评

抱怨只涉及配偶做错的具体事件,批评则打击面更广,它还包括对伴侣的性格或个性所说的一些负面评价。

“你昨晚没有打扫厨房地板,我真的很生气。我们说好了轮流做”,这是抱怨。

“为什么你总是这么不长记性?我讨厌轮到你打扫厨房地板的时候,还要我亲自动手。你就是不上心”,这是批评。

抱怨针对的是某个具体行为,批评则指责对方并且伤及人格。

2、污蔑

任何形式的污蔑都能毒害亲密关系,表现为:以不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冷嘲热讽、骂人、翻白眼、讥笑、挖苦和不友善的幽默等。

污蔑远不止于批评。虽然批评攻击了伴侣的人格,但污蔑“更胜一筹”。

它是由对伴侣长期持续的负面想法而引发的,从语言上污蔑暗示着对方低人一等,表达了对对方的厌恶之情。

污蔑:“你还累?我整天都和孩子们在一起,为了维护这个家正常运转简直都快疯了。你倒好,下班回家就在沙发上躺着,玩那些愚蠢的电子游戏。我都没有时间与其他人交流。你还能更可恶一点吗?”

3、防卫

防卫可以理解为受害者的自我保护,以企图抵御更多的攻击。

许多人在受到批评时会进行防卫,但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很少能起到预期的效果。

进攻的一方不会退让或道歉,这是因为,防卫实际上是一种谴责伴侣的方式。

批评:“你总是一回家就看电视!”

防卫:“你是什么意思?谁说我总是在看电视,我是在工作!我看新闻不行吗?你才总是在看电视,还有孩子们!”

二、男方是回避型人格。

当被问及他的“莫名其妙的自卑”来自何处时,他只是摇摇头,眼神复杂地望着镜头,

“我也不懂我的自卑从哪儿来,他们也不懂,我也不懂。”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你也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总是躲在人后,深深地低沉着头,保持沉默,很少直面对方的眼神,他们从来不会去麻烦别人,仅仅是害怕与人交流,却又偏偏很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们可能是我们的朋友、同事、家人,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而这类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回避型人格”。

回避型人格,是一种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性格障碍。

男目标表现得非常突出:

1、喜欢制造疏离感——他很重视自己的个人空间,不喜欢被过多地侵占,也不喜欢被过多地打扰。

2、习惯被动,不愿主动——在每一次谈话、讨论中,大部分都是委托人发起的。

4、不愿意直面问题——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选择回避而不是解决问题。

3、女方由于原生家庭的影响,导致性格。

在黄老师与委托人的互动中了解到,委托人的父母是在她小时候就离婚了,母亲一人把她带大,而母亲对她却是“压迫式”的教育,对她的控制欲过强。

因此她对另一半既有渴望弥补父爱的需求,同时又有对另一半某种特质有着惊人的“零容忍”,对自由空间的要求很高,所以,在对方关心她,问她是,她会理解成,这是一种控制,一种压迫。

解决办法:

女生lb,男生LB

一、改变自己内心,相信相信的力量

黄老师通过作业的方式,让委托人从中思考并获取能量。

当一个人陷入思考的时候,整个人是非常理性和平静的,而坚持这样的练习是让她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思考作业外,黄老师也一直在告诉委托人一句话“相信相信的力量”

这句话听着有点拗口,但有特别好理解。

2003年,一部名叫《秘密》的DVD里提出了一个概念:“吸引力法则”它的核心意义解释为,一个人你相信什么,就会来什么,你相信美好,那么事物的发展就会变得美好,你相信失败,那么事物的发展就会变的失败。

一旦你的潜意识接受了意识层面的某种观念,它就会立刻开始实践这种观念。它召唤无穷的生命潜力和圆满智慧,运用你过去生命中学习到的全部知识和信息去实现目标,向现实转化。

相信的力量赋予的对象应该是符合事物正向发展规律的事情。

去相信勤奋努力,去相信积极善良,去相信有经历的人的经验,去相信名师为你点播,去相信有能量的领导者带你前进。

二、绕开男生说的话,去听他背后的需求

委托人非常在意男目标所说的话,或者表达出的情绪,而没有考虑到背后的需求。

当两个人的需求都在亲密关系中被满足时,这段关系是有活力的,充满生机的。

而在一段感情中,最重要的就是满足一个人的核心需求,而核心需求又分为5种:

1 、安全感

爱情中,心理需要一个基本的稳定环境。

有些人会通过小事,反复确认对方是否会离开自己,来寻求内心的稳定。

如果一个渴求安全感的人,遇到愿意给安全感的人,两个人在一起就很和谐。

我们很多时候不是“缺乏安全感”,而是没有找到一个会“照顾”你安全感的人。

2、真实感

在恋爱初期,双方小心翼翼维护完美形象很正常,但当感情步入正轨,如果你感觉不到关系的真实感,还没有勇气展示真实的自己,可能需要反思你们之间的问题。

真正被接纳是可以真实地做自己,你知道在ta面前打嗝放屁,是你们互相打趣的调味剂,而不会受到指责。

特别是对方在你脆弱、低落、痛苦的时候能够看到你、理解你、给你支持和力量。

3 、被关注感

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深信他很喜欢我,我就是他不可取代的唯一。

当你被ta深深地关注,从眼神就能看到那份独一无二的欢喜和欣赏。

他会让你觉得自己很棒,这种感觉就是恋爱中被关注的满足感。

4、生机感

以前你可能喜欢宅在家里,不跟任何人打交道,当你遇见ta,感觉自己脱胎换骨,每天都有很多事情想要与人分享,想去逛街、唱歌、跳舞,想去旅行,突然发现自己还有这么多可能性,仿佛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点燃。

这种生命力被激发的感觉,是你和这个人交往收获的很重要的东西,你得到了一种充满希望的生命力,你会更加充满动力地去生活。

5 、永恒感

当我爱上一个人,不止收获到真正的爱情,更获得了一种永生的希望。

“永恒感”在恋爱关系中维持得好的话,你会有一种“我是超人”的感觉,觉得自己可以对抗一切。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爱,都希望找到可以满足我们所有心理需求的人。

或许你有足够的安全感,而最需要的是关系的真实感,需要理解和支持。

或许你有足够的生机感,一个人就能把生活过得生龙活虎,而最需要的是被关注感。

所以,在这 5 个恋爱心理需求中,我们最重要的是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核心需求,而不是希望 5 个需求都得到满足。

在黄老师帮助委托人了解到男目标的核心需求后,再加上手把手的指导说话,成功的解开了男目标的心结。

三、挽回成功

在黄老师对委托人为期半个月的辅导中,两个人的关系就得到了很大的缓和,最后男目标不让委托人搬出去了,因为这半个月看到了她非常大的变化,不舍得让她离开。

最后委托人不仅是重获了爱情,在工作中也得到了领导的肯定。

而这都源于她自己内心的改变。

黄老师说:

1、对待人是要讲感情的,你要学会尊重、欣赏以及认同,对待事情一定是要描述事实的,按顺序、按流程、按规定

2、感情是非常需要用心经营的,让自己得到学习和成长,挽回只是附带的产品

3、相信相信的力量,你如果相信自己能够挽回,那你一定能够做到。

这些都是黄老师经典语录中的三句。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