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在我国及国外学者研究这一秦汉时期的亭制度的过程当中,他们不管是对于这一建筑和制度的作用、功能等方面,还是在对亭长功能的研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亭"这一建筑在汉朝时期被广泛地在全国各个地区的交通要塞上修建起来之后,哪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当过往的商人和旅客,以及来使我国的外朝使者们想要在旅途当中寻找落脚点的时候,其依旧是一个具有着较高的不可替代性的场所。

亭制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关的政治制度的变迁以及该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一制度早已随着秦汉朝代的衰亡而消失,但不管是在东晋时期的著名小说《搜神记》当中,还是其他近年来陆续出土的史料当中,我们都能够发现这一"亭制"的踪迹。从与其相关的一系列历史资料为出发点,对这一政治制度在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和变迁作出深刻的研究和讨论。

一、亭制度的起源和发展,随着朝代的灭亡也随之衰败

"亭"这一建筑形式从我国周朝时期就开始兴起了,其往往是向四周敞开的,周围没有围墙,而且顶部的形状也可以是不拘一格的,例如长方形、圆形等都可以。我国许多的亭都修建在了交通要塞之上,以供许多民众纳凉休息之用。而到了先秦和战国时期,不管是在我国的边境地区,还是在我国的内地地区,都设置了亭这一建筑。在边境地区设置这一建筑的主要目的,主要是服务于军事以及战争所需。尤其是在各个诸侯国的边境地区,这一建筑更为常见,它不仅可以帮助士兵向远处嘹望,与此同时,还能够成为军情传播的重要阵地,并且在战争过程当中,起到防御外敌的作用。

汉代亭子施工图

设置于内地地区的亭,则与当地的军事安全维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般来说,这一建筑当中往往配备了相应的饮食设施,并发展出了住宿的条件,原先主要提供给来往的官吏和使者使用,但是后来逐渐也向平民百姓开放。而在我国及国外学者研究这一秦汉时期的亭制度的过程当中,他们不管是对于这一建筑和制度的作用、功能等方面,还是在对亭长功能的研究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亭这一制度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秦汉时期,而对于之后时间内这一制度的发展,其研究较为简单。而学者吴荣曾推断过,在汉朝时期,"亭"并不归属于乡的范围内,这一建筑和制度设立的本质作用,是为了禁止盗贼出没。因此,它不管是在政治功能上,还是在其他方面,都与乡里这一制度有着平行的关系,两者并不存在功能上的交叉重叠之处,后者主要是为了掌管乡村的政治而设立的。而到了东汉末年时期,亭长这一职务原先的管理治安、禁止盗贼的主要工作已经逐步不再受到重视,其主要的功能渐渐转变为对村民的管理和教化,此时,这一制度和乡里制度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因此,为了避免机构作用的重复,也为了缩减人员开支,在三国之后,许多地方都取消了这一亭制

方亭

第三,除此之外,他系统地归纳了有关这一制度在秦汉之后的发展趋势的相关研究,并将其划分为以下两种类型。其一,有许多学者都认为,这一亭制制度,在三国时期过去以后,就已经逐渐消失。而至于其消失的原因,学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分歧。例如,有些人的看法是,其最后是被乡里政治系统所吞并的,而吞并的原因是其职能发展到后期,逐渐与当地的其他政治系统的功能相重合,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但是如果要从地方行政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视角来看,这种依托于秦汉两个朝代的政治制度才得以建立起来的亭制,一旦其背后的制度支撑倒塌,那么其随之而逐渐消失,也是历史无可挽回的必然。

方亭

二、神魔鬼怪故事产生,刺激了搜神记这一文体的出现

汉朝时期全国各个地方"亭"这一建筑的分布密集程度较高,据有关史料显示,在西汉平帝时期,全国各地一共修建了将近三万个亭。而到了东汉时期,这一数量锐减为一万两千所左右。

这些亭由于其修建所在地的差异,往往被赋予了不同的名称。一般来说,如果其所在地是在城市当中,且位于较为主要的交通枢纽之上,那么只会被称为"都亭"。如果其所在的地区是在市场之中,那么则称其为"市亭"。以此类推,位于街道当中的则称之为"街亭"等。但总的来说,修建在道路之上的亭数量是最多的,这与其主要的功能密不可分。而同样也由于这一建筑是提供给老百姓休息的主要场所,因此,在人们于此地分享信息的过程当中,许多的鬼怪故事也从中而流传了出来。

刘邦

在《搜神记》等著作当中,就记载了不同时期的亭怪故事。但总的来说,历史资料当中有所记载的、发生在汉朝时期的5个故事类型较为丰富,不仅涵盖了鬼魂哭诉冤情、借尸还魂等类型,与此同时,妖魔鬼怪对行人实施侵害的故事也已出现。而到了魏晋时期,发源于亭这一建筑当中的故事类型逐渐趋于单一化。

双亭

与此同时,在汉代的这些故事当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亭长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出现于魏晋的故事,则少了很多这样的角色。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魏晋时期至于亭制是否已经名存实亡?亭长这一角色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随着少数民族的入侵,盛行的亭制度被淘汰

"亭"这一建筑在汉朝时期被广泛地在全国各个地区的交通要塞上修建起来之后,哪怕到了魏晋南北朝时代,当过往的商人和旅客,以及来使我国的外朝使者们想要在旅途当中寻找落脚点的时候,其依旧是一个具有着较高的不可替代性的场所。而这一点在东晋时期的著作《搜神记》当中就有广泛的提及,除此之外的其他流传于世的文献资料,也可以成为这一观点的佐证。而邮亭驿系统作为平时为各地人民传递消息的重要系统,其作用一直延伸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但这一系统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也一直随着各个政权的变化而作出调整,例如在其三个单位相距的距离这一方面,就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往一直在边境地区扮演着重要军事角色的两大和"亭制"息息相关的角色——亭候以及亭鄣,依然延续着其以往的作用。而在相应的史料当中,我们也能够发现,门亭长这一角色也没有在这一时期消失,而是作为中央和地方所属的官员,一直存在

搜神记书影

但是如同上述所讨论的那般,亭及亭长由于功能重叠以及管理腐败等多种因素,其到了东晋时期,就已经不见踪迹。除此之外,作为木质建筑而普遍存在的亭,也由于东汉时期连绵不断的战火,而几乎被烧毁殆尽。而剩下来的亭,也由于其所处的位置较为关键,因而往往成为战争过程当中双方交战就必须占领的一个重要建筑点,因而其所受到的来自战争方面的损伤也不容忽视。这一点在《后汉书》当中,也可见一二。"攻亭劫掠,多所伤杀"的描述——就是对于亭被战争所无情破坏的最佳写照。

随着秦汉政权的结束,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也发生了较为激烈的变革。而亭制作为其中一个代表性较强的制度,其不仅在政治制度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也由于给后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建筑-----亭,因而受到较多学者的关注。

但是有关于亭制的研究,较多地停留在了秦汉时期,到了随后的魏晋时期,相关的研究则是少之又少。只有在东晋时期著名的《搜神记》当中以及其他史料当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亭制这一制度所发生的变化。而根据许多学者的合理推测以及研究,我们依然可以得出关于这一亭制发生变化的规律所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