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投资重新装修的总部位于北京CBD中心区的中海广场,地上还有成堆打包的大纸箱,同事们正在忙碌地收拾。随着近年来管理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员的扩充,公司原有的办公室早就不够用了。

盛世投资是中国国内最早起步、以市场化方式运作私募股权母基金的专业金融机构之一,在其如今管理的160多亿元资金中,有130多亿来自政府引导基金,这使得盛世投资成为国内最大的以市场化方式管理政府引导基金的PE FOFs机构。盛世投资CEO姜明明和总裁张洋从2010年开始创业,当初他们并未预设未来五年公司的发展速度,对于如今取得的这些成绩,他们将其归因于顺势而为。

未来,盛世投资不仅要继续在私募股权母基金领域发力,还将加速布局中国的文化产业和创业创新领域。我们期待着盛世投资与大家分享这些精彩的故事。

盛世投资逐梦之旅:创业5年 基金管理规模从零到160亿

三大阶段

在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发展的历程中,2010年应该算得上是标志性的一年。2008年金融海啸的冲击直接导致2009年投融资双重低迷,至2010年才有所回暖。2010年之前,国内私募股权投资行业一直以美元基金为主导,退出方式也以企业赴海外上市为主。随着创业板于2009年10月23日正式开市,人民币基金开始火热起来。不仅许多外资背景的创投公司纷纷携手国内LP成立人民币基金,许多知名创投机构的投资人也纷纷自立门户,用自己成立的人民币基金寻找好项目进行投资。

在当时的这一背景下,姜明明、张洋及盛世投资的另一位创始合伙人秦晓娟有了创业的想法,但具体做什么还有待好好探讨。那时候,从创投机构出来创业的人大多是成立投资公司,然后募集美元或人民币基金直接投资项目。“我们不想与人为敌,想与人为友,所以我们想做基金的FOFs。”张洋表示。

从零开始到管理160亿元资金,“这五年我们大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姜明明为盛世投资走过的发展阶段作了划分。公司刚成立时并未与政府合作,“我们一开始主要是利用自己身边的关系和多年的行业积累,募集了两亿元的资金,投资了六个子基金,这个过程大概历时一年半时间。”姜明明介绍,当时投资的基金有同创伟业人民币基金、九鼎人民币基金、松禾人民币基金、新天域人民币基金、德同人民币基金等。

2011年起,盛世投资开始与各地政府合作,由此开始了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迄今为止,盛世投资管理来着自10个地方政府的130多亿元资金。在此期间,公司也在募集没有政府资金参与的市场化母基金。“在这第二个阶段,我们把与政府的合作打开,从当初只有北京、上海的两个办公室发展到在全国已经有六个办公室,有员工将近50人。”姜明明说。

关于盛世方舟的亮相,姜明明及其团队有着多重考虑。“现在总理反复强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还去了中关村大街考察,这对全国的创业投资都是极大的促进。但我们也看到,中国创投行业的一线资源都集中在北、上、广、深这几大城市,二、三线城市其实还面临很大的问题,政府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缺少真正的抓手。”姜明明一针见血地指出,“大家会说,可以复制中关村大街的模式啊,但事实上,即便北京也只有这么一条中关村大街,它的出现是有历史原因的。”

如今,中国很多二、三线城市的企业正面临着转型,各级政府亦想在新的方向上挖掘一些经济增长点,但落到实际中却发现充满困难,很难开展。再看处于二、三线城市的创业团队,他们虽有一些好点子,但苦于无法对接到最好的创投基金和创业资源而由此陷入了被动。

“不能只在北、上、广、深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许多的二、三线城市,如宁波、杭州、武汉、重庆等,它们的资源、条件都很好,只是缺少一个平台和抓手。”张洋表示,这正是盛世投资做盛世方舟的初衷,“我们希望沿用做母基金的思路来做超级孵化器,做‘孵化器的孵化器’。”

这样一个盛世方舟解决了几方面的诉求,即政府的诉求、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诉求和当地创业团队需要创业指导的诉求。“我们与地方政府有合作的背景及经验,所以它们会给我们提供当地最好的物理空间。我们来运营和管理孵化器,为创业企业引入创业导师和资源,让他们在当地孵化项目。”

谈到盛世投资的另一个大动作——盛世华韵,姜明明介绍说,其实公司以前通过投资子基金曾间接投资过许多文化项目,所以涉足文化产业投资也早在规划之中。“中国的文化产业近几年发展很热,但其中的资本流动有些并不规范,也较少有导向性。如今国家对文化产业非常重视,我们认为,文化产业未来将是国家重点布局的一个行业,所以我们把文化产业投资单独拿出来做了一个平台。”

“外界觉得盛世投资的发展速度挺快,这一方面有机遇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我们的前瞻性和执行力的原因。但实际上,从我们国家的资本容量和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我觉得现在整个金融业的发展都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也包括投资行业。所以我们自己肯定还处在发展的初期,还是在创业阶段呢。”张洋笑言。

从各种公开资料中,我们很容易帮盛世投资总结出这样一份成绩单:五年来,盛世投资通过管理的多只盛世系母基金,成功完成了对九鼎投资、新天域资本、联想投资、青云创投、德同资本、松禾资本、同创伟业、启明创投、达晨创投等机构的70多只基金的投资,并间接持有1000多家公司股权,在证监会排队系统等待上市的企业中占有8%左右的市场份额。

谈到取得的这些成绩,“其实我们一开始没想那么多,没有说一定要做到一个什么阶段,今年达到多少,明年达到多少。我们就是专心地做好自己的事,哪怕是在市场比较低迷或是大家都质疑行业前景的时候,我们仍然在兢兢业业地做自己手头能做好的事。这样,下一步的美好自然就会展现。”张洋笑道,“不过,既然我们是股权投资母基金,是特殊的资产管理类目,就注定了我们不可能做一个资产管理的精品机构。作为母基金,我们的目标是居于市场整条资本链上游的位置,在这种定位之下,我们追求的肯定是市场的影响力,其中很重要的一个衡量指标就是规模。没有规模,相对影响力就会下降,所以我们这个产品的品类决定了,我们肯定要追求规模。”

姜明明为记者仔细梳理了盛世投资获得快速发展的几个原因。“第一,离不开大的宏观环境。新一届政府非常注重创业创新,李克强总理在反复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各级政府也密集出台了很多政策,盛世投资的发展离不开这个大背景。”姜明明表示,“第二个背景是,原来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都是拨款,现在基本上都转变成投资,‘拨改投’对政府资金来说是最好的方式,我们在这里面也是顺势而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