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报道 日本《东京新闻》12月12日报道称,日本政府11日确定,将海上自卫队“出云”号驱逐舰(实为准航母,本网注)事实上的航母化写入正在制定的新防卫大纲。政府以不经常搭载战斗机为由,主张“出云”号不属于宪法不允许拥有的航母。但日本专守防卫的根基可能动摇。

“航母化”引争议

日本《东京新闻》12月12日报道称,日本政府11日确定,将海上自卫队“出云”号护卫舰(实为直升机航母,本网注)事实上的航母化写入正在制定的新防卫大纲。政府以不经常搭载舰载战斗机为由,主张“出云”号不属于宪法不允许拥有的航母。但日本专守防卫的根基可能动摇。

报道称,一名海上自卫队自卫官表示:“应该首先考虑将‘出云’号用在何处。现在给人的印象是,先实现航母化再推进。一线人员感到很困惑。”也有自卫队官员表示:“不觉得(航母化)在战术上有何意义。”

财政问题也令人担忧。为实现事实上的航母化,防卫省在探讨从美国进口20至40架F-35B短垂起降隐身战斗机。今年,一架F-35B的单架售价是130亿日元(约合1.15亿美元),如果是40架则需要5200亿日元,再加上30年的维修保养费,总预算将达数千亿日元。除此之外,航母化还需要追加改装,包括强化飞行甲板耐热性和增加指挥功能等。

资料图片:日本海自“出云”号直升机航母。(图片来源于网络)

报道称,军事评论家前田哲男指出,培养飞行员和进行训练也需要花钱,开支规模将非常庞大。在此基础上,他表示:“‘出云’号的航母化可能导致中国的军扩升级,引发军扩拉锯战。”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11日报道称,日本正接近于研制该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第一艘航母。

11日公布的一项新国防计划的草案称,日本应将一艘现有的直升机驱逐舰(直升机航母,本网注)改造成一艘能够起降短垂起降战机——例如美国海军陆战队的F-35B——的两栖攻击舰。该计划可能将于下周得到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内阁的批准。

报道称,数月来,在安倍政府内部,要求建造一艘航母的动力一直在增强。拥护者说,航母将使日本能够更好地保卫其偏远岛屿。

资料图片:网友制作的“出云”号航母搭载F-35B战机设想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强化新型战力

日本《读卖新闻》12月12日报道称,11日,政府将新版《防卫计划大纲》和基于《大纲》制定的2019到2023年度中期防卫力整备计划草案提交给执政党工作组并基本上获得认可。新版《大纲》提出,日本应当拥有在太空对敌方通信卫星实施干扰的能力。

此次新《大纲》的特点在于写入了强化太空、网络空间、电磁空间等新战场应对能力的内容。推进“陆海空自卫队在各个领域的协同作战”,“以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速度强化防卫能力”。

报道称,在太空领域,《大纲》写明将拥有“妨碍敌方指挥控制和情报通信的能力”。着眼于在部队指挥控制方面不可或缺的敌方卫星,装备地面电磁干扰设备。

中国和俄罗斯正在提升太空攻击能力,一旦日本的卫星遭到破坏,将是安全领域的重大损失。日本政府计划发射搭载光学望远镜的人造卫星,强化太空监视能力。

在网络空间,自卫队将完善有事之时的反击态势。《大纲》中明确提出,要拥有“妨碍敌方利用网络空间的能力”。

报道称,关于以电磁波为武器的电子战,《大纲》提出,增强“让敌方雷达和通信设备无法发挥作用的能力”。

日本《每日新闻》12月12日报道称,日本政府希望加强对“新战争方式”的应对能力。不过,在网络、电子战方面,日本被指行动迟缓。比如在网络空间,很难搞清攻击是由谁发起的。关于对哪种攻击可以行使自卫权,没有进行充分的法律讨论。此外,关于太空领域,大纲草案只写明,要从地面开始完善监视系统。在电磁波领域,关于能够干扰敌方雷达和通信的电子战机,大纲只说“要为部署进行研究开发”。这些领域的武器装备能否与“专守防卫”不矛盾,也是一个课题。

资料图片:美海军陆战队F-35B隐身战机垂直着舰。(图片来源于网络)

被指防范中国

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2月11日报道称,日本12月11日朝着扩充本国军力的目标迈出一步。该国推进了打造可起降固定翼战机的航母的计划。

日本防务界官员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在讨论有关升级工作。据美国多位军事问题分析人士称,这项升级工作反映出,与美国一样,日本也对中国的空军和海军在太平洋地区愈发咄咄逼人感到担忧。

报道称,日本和中国因东中国海岛屿归属问题陷入长期争端而无法自拔。

防务问题咨询顾问埃里克·沃特海姆说,日本计划开展升级工作的目的是在争议水域开展对抗。他说,在这样的局势下,“最有价值的资产就是动用空中力量,而当你在附近地区没有空军基地时,动用航母战力就成了最有价值的资产”。

报道称,沃特海姆还说,支持日本开展上述升级工作的人士指出这是防御性举措,但此类调整也“可提升日本的投放能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12月11日报道称,日本对安全的主要担忧是,中国可能试图夺取东中国海中一些较小岛屿。近年来,中国派出越来越大的海警船——其中一些是武装船——绕岛航行。

今年,日本组建了一支类似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部队,负责岛屿防御。

中国近年来多次警告,日本应反省其军国主义历史、避免损害地区和平与安全。

【延伸阅读】死灰复燃!日欲购F-35B配出云级航母

据《读卖新闻》近日报道,日本防卫省正争取在2019年防务预算中加入从美引进F-35B隐身短垂战机的相关经费,并正研究将出云级直升机航母改装后,搭载F-35B作为轻型攻击航母使用,颇有军国主义“死灰复燃“的节奏,本文就此解读。图为外国军迷制作的出云级航母搭载F-35B想象图,注意还将舰艏的“密集阵”近防炮挪到了舷侧,防止干扰F-35B起飞。

首先了解下F-35B。F-35B(海军陆战队型)是F-35系列三型号中吨位最小的,外形尺寸与F-35A相当,全机长15.4米,翼展10.7米,机高4.3米,最大起飞重量27吨。本图展示了同一俯拍角度的F-35三型号外形对比,F-35A的识别特征是有固定航炮,F-35B是看座舱后部的升力风扇,F-35C的整体尺寸(特别是翼展)均大于前两者,比较容易识别。

这张对比图详细列举了F-35系列三型号的作战性能,其中F-35A(空军型)是唯一配备固定航炮的型号,F-35B则是三型中唯一具备短垂起降能力的,而F-35C(海军舰载型)是三种型号中尺寸最大的,其作战半径也是三型中最大的,三种型号的最大平飞速度均为1.6马赫。

日本航空自卫队此前已从美国购买了38架F-35J(F-35A的日本出口型),其中37架将由三菱重工负责组装。但空军型的F-35J不具备上舰能力。图为2017年6月,由日本三菱重工自行组装的AX-5号F-35J隐身战机首飞资料图。

如果说日本引进F-35J的目的主要是为练手和积累隐身战机使用经验的话,那么引进具备短垂起降上舰能力的F-35B才是他们最主要的目标。图为F-35B短垂着舰动态图。

从洛马公司官方公开的F-35B作战性能看(如图所示),单架F-35B在执行空中遮断任务,携带2枚454千克级JDAM卫星制导炸弹和2枚AIM-120空空导弹(只使用内置弹舱)时,最大作战半径可达876千米,要远超采用同等载弹量的AV-8B和F-18C战机。

本图展示了F-35C(海军)舰载型能(计划)搭载的各种对空、对地武器弹药,F-35B也能挂载其中的大部分。

1下面再来看日本F-35B的未来母舰,出云级直升机航母(国内一些媒体称其为“准航母”其实并不准确)。2017年3月22日,出云级2号舰“加贺”号的服役曾引起国内媒体的高度关注,因其直接沿用了已被击沉的二战日本海军航母“加贺”号,军国主义复兴意味十分明显。图为“加贺”号(DDH-184)出港海试资料图。

出云级的开发代号称为22DDH(平成22年,即2010年,DDH:直升机驱逐舰缩写),实为日向级直升机航母的放大版,与后者相比,增强了两栖运输能力。出云级共建2艘(“出云”号及“加贺”号),每艘全长248米,全宽38米,吃水7.5米,满载排水量2.7万吨,最大航速大于30节。每艘最多可搭载28架舰载机。图为出云级直升机航母两视图,除直升机外,在舰艉甲板可见F-35B短垂战机。

图为日本海自“出云”号(中)、“日向”号(右)直升机航母与美军尼米兹级核航母编队航行,可见三者的尺寸差距。

尽管日本官方在极力淡化出云级直升机航母的潜在进攻性用途,称其只会用于反潜和夺岛作战,但敏锐的日本模型厂商在推销模型时并未避讳这点,甚至连出云级改装后增加的滑跃飞行甲板都已表现出来,注意滑跃甲板的位置类似英国无敌级,无需移除舰艏的“密集阵”近防炮,还能看到甲板上的2架F-35B模型,但图中的舷号181(实为“日向”号)标注错误,应为183或184。

F-35B可以利用滑跃甲板实现满挂弹起飞。图为F-35B短垂滑跃起飞动态图。

根据西方军事专家分析,每艘出云级最多可搭载10至12架F-35B短垂战机。图为日本模型厂商2017年推出的“加贺”号航母模型,注意图中出现的F-35B短垂战机模型。

如果按每艘出云级搭载12架F-35B战机(每架搭载2枚454公斤级JDAM炸弹)计算,理论上一艘出云级搭载的F-35机群可向半径876千米范围内的任意目标投弹10.8吨。这张示意图标出了F-35B从日本本土的岩国基地起飞,所能覆盖的作战半径(876千米),可打击包括半岛、中国东海以及冲绳附近的大部分区域,就此推算,如果将F-35B部署到出云级航母上,可将这个打击圈进一步前移,例如从冲绳或者黄海附近起飞,理论上可威胁到中国内地地区。

当然出云级在进行轻型航母改装时,也会面临一些技术性难题,但都可以按由美海军目前研究出的方案加以解决。难题之一就是F-35B在短垂起降时,下折的F-135涡扇发动机喷口喷出的高温热流对飞行甲板会产生严重的烧蚀现象,美海军黄蜂级及美国级两栖攻击舰为此都进行了专门改装。图中可见F-35B降落式,甲板上的烧蚀痕迹。

最直接的解决方案是直接在甲板上铺设“热喷涂防滑涂层”,经试验测试,能大幅缓解F-35B尾喷管在起降阶段对飞行甲板的烧蚀现象。图为美海军使用专用设备在甲板上铺设“热喷涂防滑涂层”资料图。

尽管从表面上看,2艘能搭载10至12架F-35B的出云级轻型航母并不能对亚太地区军力平衡产生大幅影响,但其产生的潜在影响是十分恶劣的,意味着日本已突破了战后日本宪法第九条对其发展进攻性军力的限制,或许近几年内,人们就能看到日本推出更大吨位的,能够搭载更多F-35B战机的中型或大型航母,已沉寂70多年的日本军国主义亡灵或将死灰复燃,这才是周边国家应当高度警惕的。图为出云级首舰“出云”号海试资料图。

图为“加贺”号(左)服役当天,与“出云”号(右)并排停靠航拍图。

图为“加贺”号与“出云”号并排停靠资料图。

【延伸阅读】借尸还魂!加贺号变直升机航母服役

据路透社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加贺”号(DDH-184)直升机航母(日自称:“直升机驱逐舰”)于3月22日入列服役,意味着2艘出云级正式交付完成。西方军事专家称,“加贺”号服役后,将大幅增加海自的反潜战和离岛两栖登陆能力,本图集为您简析。图为3月22日当天,从码头上拍摄的“加贺”号直升机航母。

一提“加贺”号,人们很快就会和二战时期,旧日本海军的“加贺”号航母联系起来,该舰曾为侵华日军的几艘主力航母之一,参加过日军偷袭珍珠港行动,后于中途岛海战期间被美军炸沉。

“加贺”号为出云级直升机航母2号舰,该级的开发代号称为22DDH(平成22年,即2010年,DDH:直升机驱逐舰缩写),实为日向级直升机航母的放大版,与后者相比,增强了两栖运输能力。出云级全长248米,全宽38米,吃水7.5米,满载排水量2.7万吨,最大航速大于30节。图为出云级直升机航母两视图。

出云级标配为9架反潜直升机,最多可载28架。图为日本海自“出云”号(中)、“日向”号直升机航母与美军尼米兹级核航母编队航行,可见三者的尺寸差距。

由于定位为舰队旗舰,出云级只具备点防御防空能力,近搭载有2座米“密集阵”近防炮和2座“海拉姆”近防导弹系统。图为“加贺”号飞行甲板(舰艏前端)上布置的20毫米“密集阵”加特林速射近防炮特写,摄于2017年3月22日。

图为“加贺”号(左)服役当天,与“出云”号(右)并排停靠航拍图。

图为海上自卫队队员在“加贺”号飞行甲板上列队。

图为“加贺”号舰艏特写图。

图为2015年8月拍摄的“加贺”号准航母。

图为刚下水时的“加贺”号航拍图,此时飞行甲板还未完成铺设。

【延伸阅读】F-35B中队驻日:可飞876千米投弹64吨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月12日报道,美海军陆战队已将一个F-35B隐身战机中队部署至位于日本山口县的岩国基地,首批10架已于10日飞抵日本,另有6架将于年内部署完成,这是美军F-35隐身战机的首次海外部署,那么一个F-35B战机中队的战力有多强?本图集就此解读。图为2017年1月11日,美国防部公开的,已飞抵日本境内的F-35B隐身战机编队,这是首批部署10架中的4架。

F-35B(海军陆战队型)是F-35系列三型号中吨位最小的,外形尺寸与F-35A相当,全机长15.4米,翼展10.7米,机高4.3米,最大起飞重量27吨。本图展示了同一俯拍角度的F-35三型号外形对比,F-35A的识别特征是有固定航炮,F-35B是看座舱后部的升力风扇,F-35C的整体尺寸(特别是翼展)均大于前两者,比较容易识别。

这张对比图详细列举了F-35系列三型号的作战性能,其中F-35A(空军型)是唯一配备固定航炮的型号,F-35B则是三型中唯一具备短垂起降能力的,而F-35C(海军舰载型)是三种型号中尺寸最大的,其作战半径也是三型中最大的,三种型号的最大平飞速度均为1.6马赫。

由于F-35B兼具隐身、短垂起降和超音速飞行能力于一身,按美海军陆战队计划,F-35B隐身战机将在未来替换现役的AV-8B短垂战机和FA-18CD舰载战机群,图为美陆战队的AV-8B、F-35B和FA-18D(双座型)编队飞行。

F-35B短垂着舰动态图。

F-35B剖面结构示意图,展示了F-35B的垂直起降原理,可见F-35B实现垂直起降,主要依靠“升力风扇+尾部发动机喷管90度下偏+调姿喷管”三者配合实现。

从洛马公司官方公开的F-35B作战性能看(如图所示),单架F-35B在执行空中遮断任务,携带2枚454千克级JDAM卫星制导炸弹和2枚AIM-120空空导弹(只使用内置弹舱)时,最大作战半径可达876千米,要远超采用同等载弹量的AV-8B和F-18C战机。

图为F-35A(空军型)地面武器展示资料图。

按此数据计算,一个F-35B中队(16架战机),在只携带4吨弹药出击时,一次出击可向876千米外的任一目标区投放64吨弹药,而在不计航程时,以7吨最大载弹量起飞,理论最大投弹量可达112吨。与AV-8B相比,已实现了质的飞跃,而且大幅提升了战场生存性能。 图为F-35B四机编队飞行,近处这架隶属于英国皇家海军,其余均隶属于美陆战队。

这张示意图标出了F-35B从岩国基地起飞,所能覆盖的作战半径(876千米),可打击包括半岛、中国东海以及冲绳的大部分区域,可见对周边国家会具有相当威胁。

本图展示了F-35C(海军)舰载型能(计划)搭载的各种对空、对地武器弹药。

F-35B短垂滑跃起飞动态图。

图为F-35B(BF-01号机)投放GBU-12激光制导炸弹资料图。

图为2016年11月拍摄的,在“美国”号两栖攻击舰上进行全外挂短垂起降测试的F-35B,共挂载了4枚GBU-12激光制导炸弹(每枚重230公斤)和2枚AIM-9X格斗导弹。

此次部署日本岩国基地的为美海军陆战队第121舰载战斗攻击机中队(VMFA-121),中队绰号“绿骑士”,常驻亚利桑那州尤马基地,是美陆战队中最早接收和进行F-35B训练的部队。图为2013年,隶属于VMFA-121中队的F-35B在尤马基地进行短垂起降训练。

F-35B试射AIM-120中距空空导弹资料图。

图为VMFA-121中队装备的4架F-35B垂尾特写资料图。

图为1月11日公开的,正在飞往岩国基地途中的F-35B战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