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搜航之前报道过的吗?委内瑞拉的钞票已经跟废纸一样。

▲一卷卫生纸=2600000玻利瓦尔

面对恶性通货膨胀,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实施了一连串措施,以期遏制通膨恶化。不过目前看来,收效甚微,情况似乎难见好转。

今年8月,马杜罗将委内瑞拉货币玻利瓦尔上减少了5个“零”,并将货币重新命名为“主权玻利瓦尔”。此后,物价虽然看起来更合理,但不到三个月,被掩盖的问题很快原形毕露。

在经历了新一轮物价飙升后,委内瑞拉的年通货膨胀率达到了惊人的149900%。然而,即便推出了与石油币挂钩的新货币,委内瑞拉的通货膨胀还在持续攀升。8月22日新货币推出时,政府官方汇率是1美元兑换60玻利瓦尔。但到了11月初,黑市的汇率已经变成1美元兑270主权玻利瓦尔。

▲玻利瓦尔兑美元

据委内瑞拉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该国现在的日通胀率为4%,月通胀率从8月的223%升至2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今年较早时表示,预计委内瑞拉今年通胀率可能达到1000000%。

崩盘四国

除了美国对中国25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以及对伊朗的全面制裁,还有一些国家撑不下去了。

最近,有个新名词叫“崩盘四国”(VITA),这四国分别是委内瑞拉(Venezuela)、意大利(Italy)、土耳其(Turkey)、阿根廷(Argentina)。

意大利其实是欧洲隐藏着的炸弹,一旦出事,非同小可。

意大利是欧盟第三大经济体,今年以来,意大利始终是欧元区内部最为危险的一环。近几年来,欧洲央行一直在买入意大利国债,以维持该国较低的融资利率。

对意大利来说,其债务占GDP的比例已经高达132%,在欧元区仅仅低于希腊,政府支出的8%用于支付债务利息;任何超过2%的财政赤字比例都可能增加负债率,推高政府和民间的借贷成本,殃及经济发展,甚至有可能陷入希腊那样的财政困境。

而意大利政府刚刚将2019年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上调至2.4%,比之前承诺的1.6%高出0.8个百分点。欧盟对此非常头痛。

土耳其则在今年遭遇了本币里拉的崩盘。

今年里拉已经下跌约37%(不过近两周倒是上涨了10%,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来到了拐点),并且货币危机的影响已经扩散到更广泛的经济领域。9月土耳其CPI较上月环比上涨6.3%,交通成本和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涨幅分别为37%和28%。

过去十多年来,土耳其一直是新兴经济体中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从2004年到2017年,土耳其的年均增速高达5.83%。但没想到,这只是“虚胖”。美国一制裁,点燃的导火索瞬间烧尽了所有繁华的表象:高外债、依赖石油进口、经常账户赤字、政治不稳定、高通胀……土耳其政府一筹莫展,并没有应对良方。

已经有不少外贸人反馈说,“土耳其受美国经济制裁以后,客户说打不了款了”“里拉贬值严重,新谈好的客户最后不了了之了”……

一方面美国的制裁会收紧美元通道,很多土耳其商人或将找不到付款渠道,我国银行收汇也会收紧,需要重重审核。更重要的是,当货币大幅、迅速贬值将造成当地进口商的成本上升,所以部分土耳其商人会选择暂停贸易,甚至暂停尾款支付。

土耳其“帝国梦”的破灭不仅影响了那些抗风险冲击较差的新兴市场国家,而且也影响了欧洲未来的稳定发展。这一颗“雷”,非同小可。

阿根廷比索是今年当之无愧的“新兴市场最差货币”。

自4月下旬陷入汇率波动后,这个南美第二大经济体的通胀率已达30%,今年前8个月,阿根廷比索更是达到了98%的贬值幅度。9月25日,刚刚上任3个月的阿根廷央行行长宣布辞职,大批民众走向街头,抗议通货膨胀。当天,美元对阿根廷比索的汇率报40.0,收创历史新高。而2017年初时,美元对阿根廷比索的汇率为17左右。

据悉,今年1-9月,阿根廷国别项下的报损案件数量同比增长56%,报损金额同比增长约3.5倍!

同时,阿根廷本土的一些制造企业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正在要求阿方政府制定限制进口的政策以保护本国产业的发展,纺织品类、鞋类和玩具类产品恐将中枪。

更为严重的是,这一套多米诺骨牌或许也将拍倒其他众多新兴市场国家。国际金融协会认为新兴市场的脆弱性还会向更大范围扩散,且高度集中于部分国家,南非、印尼、黎巴嫩、埃及和哥伦比亚也尤为危险。

收紧进口的国家

在亚洲市场,印度、印尼等国同样遭遇了本币大幅贬值,多国已经出台政策限制进口,希望以此稳定汇率。但目前看来这一招真如螳臂当车——一点用也没有。但这不妨碍他们缩减“奢侈品和非必需品”的进口,并且他们大多认为,这是发展本国制造业的良机。

这样的政策导向将严重影响“中国制造”向这些地区出口。

印度

印度在国庆节前刚刚宣布提高19种“非必要商品”进口关税,一过完“十一”,10月11日,他们就又宣布再上调17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并且也是毫无缓冲时间,10月12日立刻生效!

9月26日公布的关税调整提高了空调、冰箱、洗衣机、鞋类、扬声器、子午线轮胎、珠宝、部分塑料制品、行李箱以及航空涡轮燃料等进口商品的关税。

10月11日公布的关税调整提高税号HS 85176100 (Base stations,基站)及HS 85176990 (Others,其他)项下产品进口关税,由10%提高至20%,主要包括通讯设备及零组件产品如基站、光纤传输设备、网路电话设备(VoIP)等。

9月27日+10月12日这两波提高关税措施,涵盖产品进口总值约为168亿美元,占印度进口总值的2.8%。这已经是印度年内第6次提高进口关税。

今年以来,印度卢比对美元汇率已大跌12%,本月初,卢比甚至一度跌至1美元兑72.5587的历史低点,可以说是亚洲新兴市场货币大跌的领头羊。

印度政府一方面希望通过限制进口来稳定汇率,另一方面也希望可以借此机会发展“印度制造”。这种排他性必然会殃及中国制造。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也没有扛住日益扩大的贸易逆差。巴联邦税收委员会10月16日发布公告对570项奢侈品和非必需进口商品征收5%-90%不等的进口调节关税,进口调节关税有效期至2019年6月30日。

这570个产品项下,有80个是首次征收关税的,包括:活动物、肉类、鱼类、蛋类、纸和纸板、摩托车、自行车,它们现在都将被征收5%-10%的关税。

巧合的是,也就在整整一年前,2017年的10月16日,巴联邦税务局(FBR)公布1035号特别法令,对731种进口品征收10%-80%的监管关税,以控制巴国内不断飙升的进口额。

其他风险较大国家

其他风险较大的国家,亚洲地区,印度、香港、阿联酋、巴基斯坦等国家(地区)案件个数及报损金额均同比大幅上升。从出险率来看,乌兹别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印度尼西亚、阿联酋、斯里兰卡、孟加拉等国风险水平尤为显著。

欧洲地区,土耳其、意大利、法国、荷兰等国家(地区)案件个数及报损金额均同比大幅上升。从出险率来看,土耳其、俄罗斯等国风险水平较为显著。

非洲地区,摩洛哥、突尼斯等案件个数及报损金额均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从出险率来看,加纳、坦桑尼亚、突尼斯、肯尼亚、尼日利亚、摩洛哥等国风险均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建议出口企业特别关注。

拉丁美洲地区,巴西、阿根廷、秘鲁等国的案件个数及报损金额较去年同期呈现较大增幅。从出险率来看,秘鲁、阿根廷等国的风险偏高。

北美洲和大洋洲的风险水平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北美洲报损金额主要集中在美国,且案件数量及报损金额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幅。

做国际贸易有风险,出货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外贸货代需注意收款风险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