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黑科技”——全形拓

青铜文化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清代以后,甲骨文与青铜器的海量出土,使得学人和大收藏家手中的金石遗物空前丰富,那么在摄影术尚不发达的清代、民国时期,金石学大家们是怎么通过文物图像来研究“吨位巨大”的青铜器的呢?

答案或许是,他们的研究,得益于“全形拓”这门“黑科技”。

金石“黑科技”——全形拓

全形拓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又名立体拓、器物拓、图形拓,是传拓技艺中最难的一个分支,也是传拓艺术发展的巅峰。它以墨拓为主要手段,综合运用素描、剪纸、刻纸、裱拓等技术,利用西方透视原理,凭借墨色的浓淡变化,“卷器咸陈”,形象具体地将金石器物的立体形象完整地传拓在纸上,使之呈现出古器物的逼真状态。

金石“黑科技”——全形拓

从“以灯取形”到立体传拓(器形惟妙惟肖)

金石“黑科技”——全形拓

“黑科技”全形拓起源于清朝嘉道年间,浙江嘉兴人马起凤开创了器形拓。徐康《前尘梦影录》云:“吴门椎拓金石,向不解作全形,迨道光初年,浙禾马傅岩能之。”(傅岩为马起凤字);后,焦山寺主持达受(字六舟)和尚独创以灯取形受到藏家欢迎,量好焦山鼎的尺寸,画出鼎轮廓,用毛笔将白芨水刷在器上,六吉棉连纸做传拓的纸,用绸包包好棉花作扑子,用扑子传拓上墨。徐康《前尘梦影录》谓“吴门椎拓金石,向不解作全形,迨道光初年,浙禾马傅岩能之。六舟得其传授,曾在玉佛龛为阮文达公作百岁图,”。金石家阮元对六舟和尚极欣赏,以“金石僧”来称呼他。六舟和尚创造的这种“以灯取形”的方法,依灯照所得器物的投影,根据投影勾划器物的形状,这对于以往的传拓是种全新的思路。

金石“黑科技”——全形拓

晚清时期,金石收藏家陈介祺采用“分纸拓”法,将器身、器耳、器腹、器足等部位的纹饰、器铭分拓,然后撕掉多余白纸,按事先画好图稿之需,把拓完的各部分拓片拼粘在一起,由于所绘图稿准确,用墨浓淡适宜,使得全形拓技法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金石“黑科技”——全形拓

民国以后,西洋画的透视和素描技法逐渐被人们熟知,周希丁、马子云等传拓名家开始利用墨色来表现物体的明暗变化,所拓器物图像的立体感大为增强,墨色更是考究,浓淡相间,使全形拓技法逐步成熟。

金石“黑科技”——全形拓

然而以摄影为基础的西方石印、珂罗版等复制技术的引入和广泛应用,尤其20世纪以后摄影技术的飞速发展,全形拓这种费时费工的纯手工技艺保存器形的实用功能大大减弱,急剧走向衰落,目前,这门传统技艺已经到了濒临失传的边缘。

金石“黑科技”——全形拓

张洪雷先生常年开展全形拓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系统整理各种题材的全形拓教学技法,陆续通过开办全形拓技艺研修班与大家一起分享,让全形拓制作技艺活态传承,将全形拓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今天,就在这项技艺几近销声匿迹之时,我们再次看到了它的身影。山东淄博的全形拓艺术家张洪雷先生,经过多年的学习、整理、发掘、钻研,成继了全形拓这门技艺,创作有青铜器、宣德炉、紫砂壶、古砖、古砚等全形拓作品上百幅。此外,张洪雷先生还积极创新,将赏石文化的山水情怀与全形拓的制作技艺完美结合,开创了赏石全形拓这一全新艺术形式,受到业内专家的广泛好评。

金石“黑科技”——全形拓

鸿磊博物馆场景

金石“黑科技”——全形拓

鸿磊博物馆场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