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走出家乡的全国肝胆疾病医疗专家,他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以自身所学回报家乡;他奔波于北京与沾化之间,每周末在滨州二院(沾化区人民医院)坐诊,一方面用自身先进的医术直接为家乡父老去病除疾,另一方面致力于帮带医院科系建设,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他的赤子之心与奉献精神令全院上下十分感动,他就是滨州二院首席外聘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专家孙文兵教授。

浓浓乡情伴春秋十载,同舟共济话美好未来

10月26日晚,滨州二院(沾化区人民医院)在门诊楼六楼会议室举行了孙文兵教授来院坐诊十周年专题活动,区卫计局领导、医院领导班子、全院中层人员等参加活动。

孙文兵教授致辞。

孙文兵教授首先感谢领导对这次活动的精心组织和安排。他说,这次活动促使他对过去十年中的工作经历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回顾,对过去十年的心历路程进行了深度的总结,也让他借此机会系统地展望未来,布局未来人生。

回乡坐诊一走就是十年

温文尔雅,谈笑间洋溢着豁达干练、热情谦逊的学者风度,这是孙文兵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这位精医厚德的医学博士,其实是地地道道的沾化人。

从2008年起,孙文兵利用周末业余时间,走上了回乡坐诊的来回奔波之路,这条路一走就是10年。

作为肝胆外科专家,孙文兵精湛的医术自不必说,他高尚的品行也在同行和病患之间广为流传。他永远把病人的生命和健康放在首位,对待病人的热情始终如一,不仅感动了每一位亲身经历的病人,也影响着每一位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的医护人员。

孙教授的到来是百姓的福音

面对病人,他从来不会摆架子,总是态度谦和、彬彬有礼,在他眼里,病人的事永远排在第一位。他珍惜病人给予的信任,始终坚持“认真做人,用心做事”的原则,不论手术前还是手术后,都注意时刻了解病人的细微之处,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病人彻底康复。

许多乡友到北京找他手术后需要复诊,他总是很贴心地提前告知这些病人到沾化区人民医院找他,既省钱又省事,病友们提起孙教授也总是赞不绝口,感激不尽。

北京专家的到来,是故乡人民的福音。平时,乡亲们到北京看病,不但要经受车马劳顿,还有可能因为北京各大医院求诊的病人太多,几个月挂不上他们的专家门诊号。如今,沾化的父老乡亲却有机会在家门口接受北京专家的上门服务,对患者来说,可谓是及时雨,雪中炭。

他们都是我的亲人

我救治的每个家乡父老都是我的亲人,每一例手术我必须反复论证、全心投入,心里才会觉得踏实。孙文兵教授说。

无私奉献坚持坐诊

他,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人,才会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回乡坐诊,如因开会讲学、出国研讨未能如约返乡,也会非常遗憾地提前致歉;他,是一个对故土满怀深情的人,才会不顾高温酷暑和凛冽严寒的天气如期赴约,为的是不让患者失望,为的是给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在盛夏里送上一抹清凉,在寒冬里送上一丝温暖。

整整十年,孙文兵教授坚持每周末到沾化坐诊、手术,在他的指导和帮助下,沾化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紧跟发展趋势前沿,开展了多项三甲医院才能开展的手术项目:肝肿瘤(包括肝癌、肝血管瘤等)射频消融、胰十二指肠切除、肝癌的半肝切除、巨大腹腔肿瘤切除、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等。

助力医院学科飞速发展

除了学科建设,孙文兵教授也不忘从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方面提升沾化区人民医院软实力。他非常注重对年轻医师的培养,总是挤出时间定期开展学术讲座,他精湛的技艺影响了年青一代医师,他的品行也早已成为沾医的一种精神文化。

在他的积极带动下,沾化区人民医院肝胆外科飞速发展。2013年5月,获得“滨州市医学领先专科”荣誉称号;2013、2014、2016年,医院连续承办了三届滨州市医院学科建设与肝肿瘤射频消融专题研讨会,京、鲁两地肝胆外科专家出席了学术会议并作精彩的学术报告。

故乡,是每一个人难以忘却的情怀!今年是孙文兵主任回乡坐诊的第10年,他将这份挥之不去浓浓乡愁,化为拳拳爱心延续下去,传递下去,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带去福音,也带去在外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情怀……

孙文兵教授简介

孙文兵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肝胆胰脾疾病医、教、研工作33年,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肝胆胰脾外科主任、北京市肝胆胰脾外科知名专家团队带头人、北京市肝肿瘤射频消融培训基地负责人和北京市石景山区医学重点学科负责人,是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的负责人,制定国内外肝血管瘤射频消融治疗专家共识的负责人,制定我国原发性肝癌消融治疗规范指南的专家组成员以及北京市科普专家。发表SCI论文36篇,国内期刊论文256余篇。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全军医疗成果二等奖各一项,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2002年被解放军总后勤部评为科技新星。2016年获北京市二级教授和“名医”称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