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新闻网讯 近日,由中央文明办主办、中国文明网承办的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2018年11月网络点赞评议正式开始,推选出292名“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其中有一位,是来自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福利镇白竹村的村民——盘月珍。11月5日,记者走进白竹村,深入了解了盘月珍和她的好人事迹。

正在做着农活的盘月珍。

盘月珍出生于1962年,今年56岁,记者初次见到她时,她正在做着农活,当听说我们要了解她的好人事迹,这位普通的农村妇女便害羞起来,嘴里一直说着:“没什么的,都是应该做的事。”在白竹村支书唐训强的介绍下,记者才了解到,原来,盘月珍为了能够促进村里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让村民一起脱贫致富,她凭一己之力,顶着压力,带动村民修出了一条“致富路”。

盘月珍带大家到修好的机耕道上走一走。

“当时这里都是田,我们种的收的谷子都收不回来,全部都是靠肩膀扛,人家又不包田又不包地,单靠我们自己种玉米之类的农作物赚不到钱,修了路就有人包了。”走在那条“致富路”上,盘月珍回忆起了当时的情形。原来,白竹村委的老村岗四面环山,村里连片的200多亩田地,因为没有机耕道,田地无人承包,就连丰收的农作物,也只能靠村民肩挑担子拉出去销售,村里经济发展渐渐滞后,村民生活一度艰难。盘月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很清楚,村里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问题在于“路”,于是,她产生了“修条脱贫机耕道”的想法。

去年,白竹村老村岗选举小组长,盘月珍阴差阳错当选,她当选后就组织了几个周围村的村民开了个小组会,将修路的想法告诉了大家,然而事情进展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顺利。“大部分的人还是支持的,就是小部分人不愿修路,因为要修的路段会占用他们的田和地。”盘月珍说,但是,在她看来“让田地承包出去,让村民们早日脱贫致富”比什么都重要,于是,盘月珍将自己的地拿出来与被占用田地的村民置换,又耐心的给他们做思想工作。渐渐的,因为盘月珍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当初反对修路的村民,也参与到修路的工程中来。

从田地“变身”成机耕道。

取得了村民们的同意后,盘月珍带了几个村民到田里用石灰划出了路线,用村里和自家凑的钱请来了挖土机做工,她自己则每天早早出门,带着斗笠、扛着锄头到田地里,和大家一起挖沟、填土、铺石。仅仅用了半个月时间,那条通往脱贫致富的机耕道就完整的展现在村民面前。

“机耕道修好后,交通就顺畅了,车子可以开的进来收农作物了,也带动了土地的增值,原本300元都没有人承包的田,现在飙升到了600-700元,就连种植农作物的利润,也提高了两到三倍。”唐训强说,村民还可以在村里给承包田地的老板打工,既能挣钱又能照顾家庭。就连周围的岗上村、密母岩村、社山下、田坪等村也因这条机耕道从中获得受益。

部分路段铺上了水泥加固。

看到修路给村里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希望,很多村民都说盘月珍为村里干了一件大好事。盘月珍带领村民修出脱贫致富之路的事迹也得到了村民们的称赞。如今,这条机耕道得益于今年福利镇人民政府民事联解项目的实施,部分路段铺了水泥加固,也为村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筑牢了根基。(本网记者 卢佳)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