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失败的恐惧

这类人,原生家庭所建立的亲密方式,通常是, 你表现的出色,优秀,父母则给予正向的反馈,如果你的表现并没有到达父母的要求,那迎来的就是冷漠的苛责,这种冷漠日积月累,便会让人感受不到足够的爱,同时对失败也会过分恐惧。孩童时期就会萌生,如果我不优秀,那我就不是值得被爱的,所以会拼命证明自己的成功,加重对失败的恐惧。

2.不断地自我怀疑

如果你的整个童年,都被一种过于严厉的标准所侵染,那么长大后即使你做出了匪人的成绩,你也会被母亲多年潜移默化的意识影响到。使你进入穷思竭虑的模式。这种模式会阻止你做出正确的决定和选择,阻碍你正常的对一件事情的推进。阻碍你对目标的设定。

你会陷入,不断的自我怀疑当中去,认为自己要么答不成目标,要么对结果导向产生怀疑。

总之不论怎样归因,你都是不相信自己的。

3.总是自我批评

不论事情的起因如何,当困难发生,你总是在责怪自己的性格缺点,与人格缺陷,而不是客观去分析一件事情的起因和经过,总是把结果导向,以自我批评的方式演绎出来。总是将错误归咎于自己,而不是其他。就比如“或许他和我分手就是正确的,我确实是一个麻烦精”再或者“我这种智商,难怪没有用人企业愿意用我?”

自我过的批评导致了过低的自我价值评价。

缺爱的人都有哪些特点?

4.不相信自己的看法

如果在原生家庭当中,你的发言权总是被否定,比如说,你的母亲会告诉你,“你这种想法是不成熟的,是瞎想” 或者是“小孩子想那么多就是错误的,你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

如果从小总被这样教育,那这些话可能会内化。然后会蔓延到你成年的决策当中去。父母对孩子的怀疑,也会慢慢变成,成年后孩子对自己的怀疑。

当对自己的看法不确定的时候,就会影响一个人自我感知真实事态的能力。这是一种变相的能量破坏。

5.不会用情感表达自我

首先健康的表达方式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便是能够识别他人的情绪。

第二则是利用情绪来管理情绪的起伏与波动,

第三是,能够识别与理解情绪的状态,最后便是可以处理自己的所有情绪,不仅能接纳好的情绪,也能接受坏的情绪,做到随意转换,知行合一。

而有毒的原生家庭,对孩子的病态斥责,让孩子早早的就学会隐藏真实自我, 他们给自我的边界堆砌上厚重的围墙,以不回应以及减少回应来获得安全感。

成年后,他们可能难以平衡好自己的情绪感受,例如,愤怒与恐惧,痛苦与羞耻,都没有办法准确的区分开来。

伴随着他们成长的,还有长时间的痛苦,与情绪的激动。无法克制,难以抑制,最终让他们趋于冷漠。

高情商不缺爱的人,统筹能够运用敏锐的感知力处理好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在面对人际压力时, 他们更善于把需求说出来,更擅长解读他人的情感需要并作出对应的反应。

但是缺爱的人却无法做到这些。

缺爱的人都有哪些特点?

6.情绪管理能力差

母亲早年对孩子的情感与情绪的反应,如果是冷漠的,甚至是病态的,那孩子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紧张的情况下是没有办法调整自己的。没有办法做到镇定的处理事情。

一个懂得温暖以爱的母亲,实惠抚慰孩子在紧张状态下,镇静自我状态的。

同时还善于引导孩子表达情绪,以此来与他人链接抚慰情绪。

但是一个早年缺爱的孩子,却无法获得这项技能,他们只能通过成年以后的临摹与效仿,去衡量和管理紫的情绪,甚至有时候,这种管理统筹无法奏效,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便是加重人际焦虑感。所以,缺爱的人,很容易在恋爱刚开始的时候,用力过猛。

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在突然看到食物以后,会如同饿狼扑食一样向食物涌进,而完全丧失了去思考,食物出现的原因,以及吃了以后会有怎样的后果等其他附加因素。

所以在原生家庭里,没有得到多少爱的人,没有得到关心,温暖,认可,理解温情等,那么这个人对这些的需求度会被放大加深,变成一种饥渴似的愿望。

在缺爱的人的潜意识里,他总是会怀疑自己是否匹配的上这份爱,甚至怀疑自己是个不值得被喜欢的人,那么他就会用很多病态的偏激的方式证明,自己值得被爱,也正是因为没有得到过真正意义上得爱,所以,他们无法区分爱与占有,爱与欺骗的区别,也无法分清别人给他的爱的程度是怎样的,所以当别人给他一个小小的甜枣的时候,就会让他误认为那是深刻的爱,是未曾得到过的爱,于是就会把自己压制已久的渴望和需求全部投射出去。

缺爱的人都有哪些特点?

但是缺爱的人明不明白,这种过度的情感投射,会把一个本身只是对你有好感,或者是浅显的喜欢的人吓跑,或者是给那些仅仅是淡淡喜欢他的人过度的压力,让人不敢靠近。

当无法清楚的辨别爱与好感的时候,投射出去的渴望被爱的状态,会严重超出恋爱之初好感阶段的暧昧指标,导致对方害怕与他更进一步。因为毕竟两个人的感情没到那个份,对方确实给不了他想要的爱,但是此时缺爱者便会生气与怨恨,因为他们的潜意识到了这部分,得到对方的爱,是理所应当的,对方不满足自己,就是不爱自己。所以,缺爱的人便会开始愤懑指责,表达不满。这样一来,对方就会走开了。

缺爱的人,活在无爱的原生家庭的剧本里,他们希望通过成年后的重新演绎,把这份爱重新填满,所以他们会到处找人,去补充填满他们的内心空缺。 所以他们一发现有人开始对他们示好,便会急匆匆的冲到对方的面前,索取对方的爱,不管不顾。

即使在日常生活的琐碎里面,他们也非常容易进入缺爱式的恐慌与焦虑当中,感觉只要不被爱,那生活中的工作也好,交际也罢,都不在自己的掌控范围里,甚至觉得自己的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好一切事情。 缺爱的焦虑感,足以摧毁一个人的幸福。

希望缺爱的你,可以对自己温柔以待!世界依旧爱着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