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喵姐早教说从此育儿好轻松

知乎上看到一段视频,一个小女孩在钢琴考级的比赛中,动作夸张,肢体僵硬,还不时和台下的观众尬互动……不到半分钟的视频,让人看了很不舒服,完全没有办法去欣赏音乐和“美”。

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曲演分离的场景,大概小女孩在学习过程中被“教导”弹琴要有激情,要有表演,对一些演奏家的动作进行了模仿。

的确有不少钢琴家在演奏的时候,动作比较激烈,但那种激烈和演奏家本身感情的丰沛是相关的,和演奏曲目的节奏也是一致的,而视频中,我们看到的动作,是机械的、僵硬的,和曲子本身没有关联的。

据说此视频一出,居然有老师在朋友圈要求学生模仿视频进行弹奏,让人说什么好呢,只能叹息,这么个学艺术法,还不如不学!

学艺术,已经成了家境尚可的家庭标配,平时聊天,朋友们的观点也大体都是,学个乐器是必要的,孩子有兴趣学,画画也要搞起来,男孩子嘛,再加个体育特长,女孩子学学舞蹈,这么一听下来,每个孩子的艺术特长起码要学两项以上。

学了艺术就要考级。我家楼上的孩子,每天一到6点半,必定开始叮叮咚咚,以我一个音乐门外汉听起来,他的琴声都很不流畅,对曲子还没有完全理解,只是在机械地按键而已。

有一次见面我问他,你每天练琴很刻苦啊,打算做音乐家吗?小家伙嘴一撇,其实我喜欢下围棋,但我妈说钢琴考级不过就不让我去围棋班了,所以我每天弹啊!

家长的心很能理解,多一张证书,升学的时候有加分,攀比起来有脸面,不过证书只能表示掌握了一定技能,没有办法帮助培养真正的艺术才能。

真正的艺术,永远没有办法用世俗的标准去考量,只能用一颗懂得美的心灵去体会。

朋友家的孩子暖暖很爱在家里涂画,爸爸觉得他有绘画天分,就想找专业人士辅导。考察了好几个绘画机构,有的是给孩子讲点线面颜色的基本理论,一堂课听下来,大人都昏昏欲睡;有的是老师画了一张画,让孩子们模仿,从线条到颜色,整齐划一;他最后选的一家,是老师让孩子们画一样小动物,根据每个孩子的作品,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画,让他们自由上色,引导他们不断丰富这幅作品。

我们总是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要怎么画,这样那样的技巧,却忘了让孩子们去描绘他们心中真正的世界,那才是无价之宝。

毕加索说“我14岁就能画得和拉斐尔一样好,之后我用一生去像小孩子一样画画。”

而一些美术教育和毕加索做的完全相反,轻易就毁掉孩子与生俱来对美的探寻和再现的能力,然后再强塞给他们一系列的技巧、规则、判断,把他们变成审美庸常的人,最后再慨叹一句“美盲是无可救药的”,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我们总是沉迷于让孩子成为什么,理想中的孩子成绩好,特长多,有出息,然而,却忘记了让孩子成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没有这一条,我们的孩子永远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别激动,不是别人家那个让人羡慕的孩子,而是按照别人的标准塑造出来的孩子。

那么学习艺术其实和参加高考一样,只是博取成功的手段,那么艺术学的好不好其实没有区别,只要能够通过考级就行了。

而对于那些不太功利,让孩子学艺术,只是为了美学教育的家长,也未尝不会犯另外一些错误。

人有时候对自己会有一种迷之自信,觉得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好的,就是美的,不断引导孩子什么是“好的审美”,我们看到花,跟孩子说,看“好美”,看到云,说“真漂亮”,我们轻易就用自己的品味和判断,打断了孩子对世界的审视和体会,这恰是破坏“审美”的。

陈丹青有个很著名的观点:我岁数越大越明白,孩子都是我的老师。

陈丹青说,一个小孩比我们聪明得多,千万不要看不起小孩,不要用一个固定不变的权威来判定,给孩子所谓“好的熏陶”或者胎教,要尊重孩子的审美,因为他们还没有受过成人世界各种教条的束缚。

法国有一个很著名的风景画家叫柯罗,他晚年说过一句话“我每天早上醒过来向上帝祈祷,让我像小孩一样天真地看世界”。

所以,如果真的想要给孩子良好的艺术教育,或者说美的熏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收起大人的傲慢,尊重孩子自身的特性,让他们能够自由去观察体会,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美,用智慧去创造美。

其次是,不要过早地给孩子选择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即使选择,也请经过审慎的考察,选择和自己的教育理念相近,尊重教育规律的机构和老师,让孩子少走弯路。

再有就是,审美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家庭教育是关键。

不要以“我不懂艺术”,“把孩子交给专业人士”这样的理由就放弃和孩子一起体会美的机会。带孩子去博物馆、美术馆,让经典作品给孩子美的享受,不要着急给孩子各种各样的解说,每一个孩子观察的角度都不一样,让他们自由地和经典对话吧。

也许你会说,我没有时间,经济条件也极其有限,艺术这么高大上的事情,还是算了吧。其实,最好的艺术资源是免费的——大自然就在身边,她创造出的美,有着人类创造永远难以企及的高度。你带不了孩子去卢浮宫,总可以带孩子去植物园,去郊外、去一切纯天然的地方。

培养美育,最需要的不是家长的钱,而是见识、陪伴和对孩子天性的尊重。否则像开头说过的那个学琴例子一样,中国50年也出不了一个艺术大师。

-End-

你可能还想看这些:

英国王妃梅根因育儿分歧跟王室产生矛盾?原来王妃也有婆媳问题

全国多地学校停课!这种病毒来势汹汹,家长快学学这几招预防起来!

别把孩子当弱者,他们的能量超乎你们的想象!

李咏:爱情就像塑料花

应采儿分享麻辣育儿经:你越让他干什么,他越不干,不妨试试这样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