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市创文模拟测评结果公布!赣榆排什么位置?

近日,市创文办委托第三方,于10月7日至11日对全市建成区创建工作进行了模拟测评。我区始终聚焦问题短板,强化责任落实,持续攻坚发力,自我加压,自抬标杆,在近期的全市第三方模拟测评中处中上水平。

各区、功能板块得分排名

(不含徐圩新区、云台山景区)

赣榆乡镇排名得分

赣榆作为撤县划区的城区

和市主城区相比

创建压力相对较大

这与全体创文人的辛勤努力

密不可分

质效并举

创建体系逐步建立

构建长效管理制度机制

召开全区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暨城乡环境大提升推进会,明确创文责任单位和工作任务;制定下发《赣榆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计划》《赣榆区2018-2020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联动共建实施意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赣榆区问责办法》《赣榆区规范公益广告发布暂行办法》等一批制度性文件,为常态化推进创文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构建高效运行考核机制

制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赣榆区长效管理考核办法》,建立“发现问题、交办问题、反馈问题、协调解决、专项整治、启动问责”闭环机制,分A、B、C三类对相关责任单位考核排名,对“3+13”主创镇和单位以及城市社区、居民小区、建筑工地进行排名通报;制定《赣榆区联动共建工作互评机制实施方案》,强化联动共建活动,对34家市级文明单位与青口镇34家社区、95家区级单位与46家社区(村)结对共建情况进行互评打分,提升共创共建成效。

构建联合督查机制

发挥区人大、区政协、区委督查室、区创文办、新闻媒体及群众代表“六大杠杆”联合督查;常态化开展网格化督查,下发督查通报40期,交办单300多个,解决问题2000多条;组织第三方测评公司完成300个实地考察点位测评工作;全面完成网上申报工作。

对标推进

问题整改成效同步彰显

主攻氛围营造宣传战

在赣榆电视台、电台开设“创文进行时”“文明在我身边”专题栏目50多期,持续宣传报道创文一线先进人物事迹;开展“童话文明城 手绘新时代”活动,在背街小巷和主次干道两侧墙体手绘5000多平方米,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牵头区曲艺家协会创作快板书《说说文明市民20条》《告别陋习》,利用街区电子屏广泛宣传;利用《红榆伞》微信公众号、交通路口电子屏等宣传创文知识,曝光不文明行为;在黄海路变电箱、信号箱格栅彩绘二十四节气、唐诗、赣榆诗词、文明规范等内容,扮靓城市空间;在黄海路、华中路等主次干道新增公益广告200余处,设置景观小品10余处。

主攻交通文明秩序战

加强交通文明的宣传、扩大“随手拍”活动的影响力、发动2000多名志愿者参与文明劝导;会同公安、城管、市监等部门开展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查扣“非标三四轮车”1000多辆。

主攻市容环境清洁战

推进华中路“门前四包”示范街区建设,组建由城管、住建、电视台等单位组成的卫生环境巡查队,在主次干道、重点街区分时段巡查,通过电视台、户外LED显示屏等每天集中曝光一批乱扔垃圾的不文明行为,形成联合攻坚的舆论强势。

主攻市场街区持久战

制定重点点位联合专项整治小组的方案,开展“同推共建共创日”活动,抽调青口镇、城管、住建、公安、市监等单位50余名精干力量,每周六对新东方市场、义乌商贸城等集贸市场和商业街区进行集中攻坚整治。

打造亮点

群众满意度稳步提升

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持续放大

调动“红榆伞”“海英草”“青口大爷”“心飞扬”等志愿服务队力量,打造网格化志愿服务体系;开展“情浓端午百巷千人文明行”志愿服务、“垃圾去哪儿”文明创建主题教育、“最美赣榆人”评选等活动;2000余名交通志愿者在建成区23主要交通路口常态化开展文明交通志愿执勤,95家机关单位到社区(村)、包干路段常态化开展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清理、文明创建知识宣传等活动,以志愿带动创建,以服务提升素质。

示范点建设力度持续加大

实行周报制,采取特色创新、联动部门支持、包干督查、区级领导调研、对标打分评估等手段,强势推进金海岸小区、新庄社区、客运北站等20个市级实地考察点位示范点建设,点位达标率均超过90%,群众参与创文的热情高涨,满意度知晓率进一步提升。

文明靠你我共建

再接再厉

图文编辑:红榆伞佳祺

素材来源:区创文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