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中心区 □杨冰杰 摄

温州网讯 今年以来,瓯海区坚定不移深入推进改革,共获批环保管家服务模式改革试点、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项目、全省人力社保系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等9个改革试点或示范区(示范基地),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环境整治成“省级样板”

今年以来,瓯海区以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和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为主抓手,集中资源和力量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4月,该区出台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2018~2022)》,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系统谋划,通过系列措施,以助力乡村振兴:推进“醉美泽雅·古韵纸山”和“诗画泽雅·琦君故里”两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进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加大授信评定的运用管理,目前已覆盖瓯海所有行政村;加大社会资本下乡项目推进力度,开工建设北林垟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上潘垄森林康养基地等5个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目前社会资本下乡完成11.44亿元,西部产业带投资额1.29亿元,泽雅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获得省级样板镇称号。

建成文化礼堂102座

近万名大学生开展实践

瓯海区通过举办“一月一赛事,一月一观摩”,推进“文化社团进礼堂”,引导乡村艺术团进礼堂等举措,目前共建成农村文化礼堂102座,覆盖全区43%的行政村,举办各类活动7400余场。10月,取材于该区文化礼堂真实一景,展现百姓欢聚文化礼堂开展文化活动的舞蹈《看戏咯》,作为全市唯一项目亮相全省乡镇(街道)艺术团队文艺汇演。

同时,该区利用丰富的高校资源,启动“新青年下乡”活动,全区13个镇街的102个文化礼堂与在瓯5所高校社团实现“点对点”结对联系,目前有近万名大学生在文化礼堂开展实践,覆盖群众近100万。

深化“亩均论英雄”

完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

瓯海区通过完善企业综合评价体系,绘制“电子地图”,确保评价“精准化”。在充分运用“亩均效益”综合评价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全域航拍成果,创新性谋划绘制亩产“电子地图”,实现全区工业情况“掌中看”。同时体现“差别化”,在用地、用能、用水、用电、排污等方面实施差别化政策,让要素资源向符合产业导向的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效益好税收多的企业,综合评价等级高的企业倾斜。目前,该区493家规上企业纳入评价体系,2017年亩均税收达55.52万。

“标准地+承诺制”

为项目开工再提速

瓯海区全面贯彻落实企业投资项目承诺报备制改革要求,推动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任务落地,从而实现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活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该区以“标准地+承诺制”颠覆供地模式,为项目开工再提速。6月14日,出台了《瓯海区推行“标准地”制度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开始全面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标准地”制度改革。8月8日完成了首宗“标准地”出让,标志着该项改革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截至10月,该区共出让工业用地11宗348亩,其中7宗共238亩工业用地按照“标准地”制度出让。今年,该区的工业用地出让量为历年来最多。

掀起“垃圾革命”

建成垃圾分类建制村

自瓯海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城区掀起了一场“垃圾革命”。

今年以来,该区共完成123个垃圾分类建制村,在10个村试点农村生活垃圾智能分类推广,利用二维码技术对可回收物进行溯源管理和积分奖励机制,建立2个智能回收物兑换点,建设垃圾处理终端10个,有效促进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

同时,该区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覆盖面达到86.36%,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省级示范小区8个、市级示范小区9个。

按照“干湿分离”和“源头分流”原则,分别建立完善“三个分类体系”和“三个收运体系”。全区440余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党政机关(学校)食堂的餐厨垃圾已实现分类收集,大中型餐饮单位餐厨垃圾收集率达到100%。每日收集餐厨垃圾100吨左右,全部进入餐厨垃圾处理厂集中处理。

“最多跑一次”改革

提升营商环境

该区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有力优化提升了该区营商环境。

率全省之先创新“办事材料负面清单”制度,以“清单化”精准精简办事材料,4月10日《浙江日报》改革专栏专题报道,并被列为全市减材料试点。

打造“最多跑一次”海外版。今年5月,为创新“一主多元”人民调解机制,打造富有瓯海特色的“人民调解超市”,率全国之先建成“司侨在线”海外视频调解室,直接通过海外视频连线开展人民调解工作。

今年9月,瓯海区被确定为全省人力社保系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试点区暨全市人社系统“最多跑一次”全环节示范区。以此为契机,该区人社局全力打造以人力社保服务大厅为中心,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和社银便民服务网点为延伸,多功能自助机和村居代办点为补充的“1+X”模式。

推行股权变更“最多跑一次”。全省首创股权变更市场监管、税务部门联合通办模式,只需到市场监管部门,就可实现股权变更“进一家门、办两家事”以及“一号、一窗、一次”办结;率全省之先推出“个体户联合注销”模式,切实简化退出机制;建立全市首个“住所共性材料共享库”。

双下沉两提升

群众就医更方便

“双下沉、两提升”即“城市医院下沉、医学人才下沉”,达到区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群众满意度提升”。

积极引进省市三级甲等医院专家下沉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目前共引进38位来自省市三甲医院专家到基层医院坐诊,服务2192天,诊疗2.78万人次。

该区还因地制宜培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特色专科,打造优势特色服务品牌,做到“一院一品”,让人民群众在自己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市三级甲等的优质医疗服务,有力推动基层首诊制。

全区13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面使用市、区两级诊疗共享平台;完成双向转诊平台建设并应用;率全市之先实现13家公立医疗机构的支付宝快捷结算和诊间结算,大大缩短了患者被动等候的时间,同时也缓解了窗口人工缴费的压力。

建立基层治理长效机制

首创“平安瓯海”综合体

首创“平安瓯海”综合体,集成发挥调解、诉讼、社会帮扶、心理辅导、综治指挥、维稳作战六大功能作用。今年以来,综合体共接待群众3800余人次,多元化解矛盾纠纷519件,提前介入、有效消除社会风险隐患128处,高效处置涉稳事件32起,全区法院民商事立案诉讼同比下降19.8%,越级信访同比下降31.9%。

瓯海区作为温州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先行区,目前,全区已建或在建各类社会心理服务工作阵地共计121个,发展社会心理服务人员412人,成立启晨社工服务中心、李姐闲事部等19个心理服务志愿者团队,创新推出“婚姻家庭危机干预”“阳光青少年”等心理服务公益项目,广泛开展“七进”送教宣传、基层驻点咨询等各类心理服务活动700余场,累计服务辖区群众6000多人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