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羊晚集团完成了一次革新性的融媒体跨域——在技术和渠道上均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形成传播矩阵、多元呈现重大议题、打造多个爆款产品。还邀请多名代表委员走进北京直播间,畅谈广东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在内容、形式、渠道上形成了立体多元的传播格局,产品总流量一天即突破1570万。

30多个发布窗口24小时滚动播发、百余个新媒体平台转发……两会报道期间(2月20日至3月15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报网端微全媒体共推出300多个两会报道专版、专题、专栏,稿件近3000条、图片470多张、文字总计300多万字的报道,仅报纸专题版面就有250多个,稿件647条。此外,推出200多个原创融媒体产品,全网传播总流量3亿+。重温习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的20个整版特刊《走在前列》、H5产品《看!女代表的履职“心愿单”》、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的独家专访得到中宣部阅评快报、通报表扬。

1

以技术驱动打造爆款产品

今年全国两会报道,羊晚集团完成了一次革新性的融媒体跨域——在技术和渠道上均坚持移动优先策略,形成传播矩阵、多元呈现重大议题、打造多个爆款产品。

新技术布局渠道产品矩阵

技术上,突破性地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利用视频自动生成技术推出“AI+短视频”专栏产品“两会快视频”,基本实现依靠文图素材几秒钟生成短视频。渠道上,形成了“4+30”的传播矩阵大格局,“4”是指羊城晚报的报、网、端、微四类渠道。“30”是指在国内30多家头部网络传播平台开设了发布窗口,每天把优质的报道产品“送出去”。让“两会好声音”更多更广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不仅有渠道平台矩阵,还形成视频、音频、图片、直播、H5等多种交互立体的“543”融媒体产品矩阵。

“5”—— 5个系列产品。“两会快视频”是利用AI视频自动生成技术生成的短视频,十余天内发布产品100多个;“燃话题”把热点议题、评论和网络社区互动结合在一起,把移动端和报纸端结合在一起,以全新交互式体验带动全网总流量3970多万;“微海报”则立足时下微信等社交平台传播渠道,以“音视频+微海报”形式,传播代表委员声音,刷屏朋友圈;“北京直播间”利用羊晚北京全媒体直播平台,对代表委员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两会信息、代表委员履职议政关注重点等;“主题H5”是重要节点、重大主题推出的现象级产品,比如《听,总书记的话》等H5产品,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一周年之际推出的,内容丰富、界面精美、易于转发互动。

“4”—— 4种时长规格的产品。10秒视频“微海报”,主要适配微信朋友圈10秒视频功能。包括两个系列:一是代表委员建言献策,二是两会热点快报,羊晚记者提问交通运输部李小鹏部长,第一时间做了10秒“微海报”短视频,在朋友圈刷屏;20秒的秒拍主要针对微博等社交平台传播,内容相对更丰富些;60秒的快视频则是同一问题多角度深入报道,给读者更多信息的同时,也不至于造成信息过剩;240秒访谈节目的代表是羊城晚报《两会读报 一起追梦》的视频产品,这是一个有温度的故事性视频节目,所以,视频的结构要更完整,时长就有所区别。

“3”—— 重磅策划的3款融媒体产品成为网络爆款。3款产品全网总流量超1亿:原创MV《这里是广东》获人民网、腾讯新闻、澎湃、今日头条、酷狗音乐、荔枝FM等国内100多家新媒体平台转载,全网流量4800多万;交互产品《大湾区会客厅》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网流量超2000万;《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上点赞过的追梦人》以“短视频+微海报+H5”的形式,聚焦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点赞过的7位代表委员履职资政、工作创业等情况,140多家网络平台转载该产品,全网流量超3900万。

《这里是广东》

“组合拳”多元呈现大策划

报道并非单打独斗,融媒体产品在重大策划、重大选题中打出“组合拳”,推出多个火爆产品。

3月7日,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东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周年之际,羊城晚报以“特刊+产品”浓墨重彩地报道了广东牢记总书记嘱托、奋力开创改革发展新局面。其中,报纸以20个整版特刊展现广东勇立潮头、走在前列的决心和成绩,又回访了去年向总书记汇报的6位发言代表,在两会重要新闻版面推出一组《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工作实际行动》重头报道,讲述他们一年来如何认真学习工作履职的故事。

与此同时,网端微聚焦传播,采用新应用、新形式、新手段、全渠道模式,重点推送“短视频+微海报+H5”的融媒体产品。例如《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上点赞过的追梦人》《听,总书记的话》《为了总书记的嘱托》等H5产品,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地展现了广东团代表认真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转化成果。除了H5产品,羊城晚报还制作了6张适合朋友圈传播的“微海报”《向总书记汇报》,以“音频+图片+金句”组合的方式,展现了6位人大代表在聆听总书记重要讲话之后,一年来履职和工作的心得体会。还邀请多名代表委员走进北京直播间,畅谈广东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实际行动和取得的显著成效,在内容、形式、渠道上形成了立体多元的传播格局,产品总流量一天即突破1570万。

2

以交互融合提升传播黏度

羊晚全国两会报道的另一新特征是用户参与、跨平台联动的交互式报道与传播形式。这种可体验、可转发、可参与的两会报道,拉近了两会与读者的距离,也是全网传播总流量创新高的坚实基础。

例如,“燃话题”创新互动式产品,围绕两会民生热点,紧扣移动传播需求,强化用户互动体验,回应民生关切,取得了极佳的传播效果,其生产方式、内容产品、传播渠道和新闻语态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革和创新。

两会前,该产品即开始策划,采用了跨部门、跨平台、跨机构合作方式,新媒体和报纸联动、报业集团和资讯平台联动,共同组成策划小组,在内容上选取百姓关注热点,例如共享单车、社区养老、网络游戏等,让读者想参与、有话说。在传播渠道上则跨越平台,以多端口分发,每期话题配以自制海报包装,生动形象,方便传播。产品的内容来源于互联网,来源于网友互动、建议和感受,所以报道强化了两会热点的基层反响,也丰富了传播方式和表现形式,让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网络媒体之间有效互动、同频共振,告别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以交互的双向传播提升基层受众黏度。因此,9期“燃话题”产品在金羊网的点击量近93万,羊城派的阅读量超过百万,全网传播流量近4000万。

不单单是产品交互,羊城晚报官方微博也紧盯两会热点,积极同用户互动,推送发布全国两会的相关资讯,官方微博话题#2019全国两会直击#话题总阅读量取得突破性增长,截至3月11日,已超过2200万,超过30家机构媒体和微博大V加入该话题讨论。

3

以可视化表达赋予时政报道新活力

在融媒体方面取得突破的同时,作为时政大报,羊城晚报围绕视觉化、年轻化设计编排版面及栏目,让时政报道更具活力、可读耐读,并与其他融媒体产品联动共赢。

人大开幕当天,羊城晚报即充分利用晚报优势,“快准稳”地将《政府工作报告》立体呈现。区别于传统“报告摘登”形式,版面以最优的视觉效果“黄金分割”分为四大部分,信息内容全面易读,每部分设计重点又略有不同,有的做数据化处理,有的做视觉化处理,有的则配之以小制图点缀,让版面丰富灵动,各个部分都能抓住读者眼球。此外,为了让庞杂内容更清晰,四大部分的栏目设计用色考究、整体协调,又辅以简洁的装饰,既醒目突出,也起到了分割版面的作用,版式清晰精美、疏朗精巧。随后又对《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多角度重点解读,以系列报道、前后方联动形式,突出促发展、惠民生等“干货”,展现广东在过去一年和即将探索的成绩、亮点,更进一步让读者深入理解亮点纷呈的政府工作报告,增强自信心和获得感。

针对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记者问的现场直播,羊城派提前两小时发布带二维码的“羊城派直播小海报”,在微信等平台广泛传播,直播开始即弹窗告知。羊晚“两微”方面,官方微信着力综合权威渠道进行内容整合,头条推送《谈中美关系、南海问题,王毅今天这些话很提气》,将近期备受关注的中国热点外交问题一一罗列;官博则实时直播,为网友呈现记者会全过程。羊城晚报3月9日拿出头版及重要要闻版面,对部长谈及的“朝鲜半岛局势”“孟晚舟案”“中美摩擦”“中朝关系”“中俄关系”“外交立场”等,一一可视化梳理罗列。整组全媒体报道及时、可看、权威、耐读,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正是以两会报道为重要“练兵场”,将自身近年来“全程”的媒体无界化、“全息”的媒体数字化、“全员”的媒体互动化、“全效”的媒体多功能化取得的成果一一展现,并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从“简单嫁接”转变为“融为一体、合而为一”,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人才队伍一体化,成就了两会报道、融媒体报道的经典范例。

(作者刘海陵系羊城晚报报业集团管委会主任、羊城晚报社社长;林洁系羊城晚报编委、政文编辑部主任;冷爽系该报要闻部编辑)

责任编辑:郭潇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