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地下车站综合交通枢纽,也将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连接京津冀地区的桥头堡。

它汇集了3条铁路和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即京唐(京滨)铁路、城际联络线、京哈铁路(近期建设不含,预留远期入地设站条件)和M6线、D1线(M101线)、平谷线。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展示模型

依托多条城际铁路和轨道交通线,副中心站将连通北三县、平谷、滨海新区、唐山地区,实现副中心与北京中心城区、津冀及周边地区的快速通达,是实现“轨道上的京津冀”的关键节点。

副中心站规划选址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杨坨地区,北至紫玉园南街,西南至北运河东滨河路,东至六环西侧路,总用地范围约70公顷。

今年,北京市多个重要会议上都曾提到要推动副中心站年内开工。果不其然,最近副中心站不断传来要开工的消息。

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土方开挖及护坡、芙蓉路交通导改和工法试验工程公布了中标候选人。

还有网友拍到,目前,副中心站的规划用地上已经全部完成拆迁,土地平整,翻新的土层上盖着绿色防沙网。另据了解,一期工程文物勘探及发掘工作已全部完成,目前已具备开工条件。

副中心站就要开工了,咱燕郊人最关心的、与其联动的平谷线和京唐高铁现在又是什么情况呢?

平谷线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确定的第一条样板线,其中一支进入通州,终点站就是副中心站。近日,燕郊高新区召开重点工作推进会议,会上指出要高质量完成后两个月的工作,其中包括做好平谷线路由对接和拆迁工作。

另外,北京市重大办在最近一期有关平谷线建设的回复内容中提到,目前,平谷线已纳入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调整,相关部门正在按程序向国家发展改革委报批过程中,预计近期可以获批,力争尽早实现复工。

京唐高铁以副中心站为起点,是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率先突破的标志性工程,已全面开建,北三县段也在加紧建设中。

10月29日,京唐城际铁路跨津蓟高速连续梁合龙。作为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和天津境内首座合龙的连续梁桥,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标志着京唐城际铁路建设全面提速。

11月11日,中铁四局三公司京唐铁路7标项目部跨唐丰快速路(40+64+40)m连续梁顺利浇筑合龙,比计划工期提前10天,标志着京唐项目施工生产取得了又一突破性进展!

唐丰快速路为城市主干双向8车道,每分钟均有汽车通过,安全防护成了连续梁施工的重中之重,项目部通过优化安全防护施工方案,采用了移动防护棚架加防护网,既降低费用也确保既有道路行车安全,受到唐山市政府、市交通局和业主单位的高度赞扬。

今天,西出口改建工程已经开始,背后带来的是伴随610天工期的通行困难,再加上已经开始施行的一年限办84天的进京证,燕郊人更加迫切渴望早日开通地铁、高铁。希望副中心站的开工能带动相关轨道交通线的动工,给燕郊人一种便利的出行方式。

新闻多一点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基本特点:

铁路车站、地铁、公交枢纽及配套交通功能设施,全部位于地下。

该车站在设计上采用“地下—地面—地上”的立体化城市空间布局——实现了“人车分开,站城一体”。

自上而下的设计路径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效果图。

(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根据复杂的地下交通条件和市政条件确定几条线路之间的上下高度关系:

M6线位于地下二层(-14.00m);

D1线和M6线交叉,因此确定位于地下三层(-22.00m)下穿M6线;

平谷线和M6线交叉无交集,标高确定较为灵活,可位于地下二层(-14.00m);

铁路线路需下穿三条地铁线,且下穿北运河、东六环入地盾构区间,以及潞县遗址,因此暂定在地下四层(-30.00m)。

地上开发将形成三轴三带、四区一心、蓝绿交织、传承文脉、开放友好的运河客厅。

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模型。

(央视记者许永松拍摄)

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是北京城市副中心标志性工程,地上总面积约200余万平方米,地下总面积约100余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交通枢纽综合体。

整理自通州小兵、燕郊在线、京津冀快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