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国办、中办印发《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对每个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建设全国扶贫信息网络系统。”

(图文无关,图片来自网络)

不少贫困户,都在“建档立卡”后的政府帮扶下,完成了脱贫。近日,华声在线《湘问·投诉直通车》栏目却收到这样一则投诉,投诉人朱某声称自己和女儿都不是贫困户,女儿朱文君却在高考后莫名了收到一笔5000元扶贫金,之后一查,从2014年起,国家以受益人朱文君的名字下发扶贫助学款项近10万元,这是怎么回事?

网友投诉

湘问·投诉直通车

我是来自慈利县溪口镇双福坪村(原岗头村)的村民,2018年7月,我接到女儿朱文君高考成绩单,慈利县第三中学通知我,省里给我女儿5000元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资金,不由十分惊奇。自知我不是什么建档立卡贫困户,直觉告诉我应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我随即去镇直各部门核实情况。

原来我的女儿从2014年起就被冒名顶替,为同村朱国权的女儿朱凤平申报成建档立卡贫困户,几年里,国家以受益人朱文君名字下发的扶贫助学款项近10万元,其中2016年异地搬迁费就有7万元,还有每年的扶贫款、实物等。

那么,这些资金、物品去了那里?扶了谁的贫?后来我向有关单位讨要说法时,得到的答复是录入信息搞错了,精准扶贫对象没有问题。本人不禁产生怀疑,录入与核实贫困户真实信息难道有这么马虎?如此轻描淡写难道没什么猫腻?

网友评论

针对此投诉,网友表示:

@当我行走时:一查到底,揪出蛀虫。

@寒暑假:必须严查,严打,该罚的罚,该判的判刑!

《湘问·投诉直通车》栏目也对此事进行了追踪调查。11月7日,慈利县溪口镇人民政府回应,表示将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影响的相关责任人,提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对双福坪村精准扶贫再来一次“回头看”,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认真查漏补缺,严防类似事情发生。

完整回应如下:

部门回应

湘问·投诉直通车

朱应乐先生:

你好!你于2018年8月30日、2018年9月2日、2018年9月3日,在红网“百姓呼声”栏目华声在线“投诉直通车”栏目分别以“慈利县一学生冒名顶替他人成建档立卡贫困户”“举报慈利县溪口镇有人冒名顶替帮他人建档立卡套取国家资金”“举报慈利县一学生冒名替他人成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网帖信访举报,我镇收悉后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镇纪委牵头,镇信访办、扶贫站、财政所等为成员的联合调查组,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核实,现将初步调查情况回复如下:

一、建档立卡贫困户朱国权基本情况

朱国权,男,土家族,1971年3月出生,溪口镇双福坪4组村民,家庭现有人口3人。妻子李和玉,甘堰土家族乡四坪村人,2007年8月13日与朱国权登记结婚,现常住溪口镇双福坪村,户口未迁入;女儿朱凤平,1996年6月出生,2017年元月出嫁到甘堰土家族乡汆溪村,户口未迁出,仍在溪口镇双福坪村4组。

二、调查情况

经查,朱国权系溪口镇原岗头村人,因照顾原云桂村叔叔朱永任,迁户至原云桂村19组,后因其叔叔进城与子居住、朱国权妻亡而长期外出,2013年12月16日又将户口迁入本镇原岗头村(现双福坪村)4组(有溪口镇派出所出示的户籍证明),户口迁移时,其妻李和玉因未迁户,该户籍人口信息只有朱国权、其女朱凤平两人。结对帮扶干部先后为慈利三中教师朱某某、田某某、粟某某。

经查,朱国权2014年前因房屋倒塌无房居住、家庭较为贫困等原因提出申请后,被原岗头村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信息为父女两人。虽然当时在4组评议时少部分农户对朱国权因长期在外持有异议,但调查组通过走访调查认为该户符合建档立卡贫困户条件。朱国权建档立卡人员本应为朱国权、朱凤平两人,但时任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将本村2组村民朱应乐之女朱文君(在读学生),包括相关信息填写到朱国权名下,而其女朱凤平未填入。直到2018年4月28日开展精准扶贫“三率一度”入户核查时,现任村支两委干部才发现该户人口信息有误,并及时上报到镇扶贫站,但因国家扶贫系统关闭,到7月19日开放时才将朱国权建档立卡人员信息中的朱文君更换成其女朱凤平,其妻李和玉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经查,该户在实施精准扶贫过程中,先后享受了易地搬迁分散安置(2016年申报实施,2017年完工拨款,共70000元);2017年4月在溪口农商银行借分贷统还贷款5万元,已享受贴息2316元、分红5000元;2017年由村里上报镇林业站享受生态护林员补助,10000元/年,2018年元月开始执行,按月发放;2017年产业发展资金1200元;结对帮扶干部赠予款物及生产肥料等扶贫政策,所有款物均按规定落实到朱国权手中,没有发现贪占、挪用、克扣、贪污等现象,朱文君也未领取教育扶贫款项。

三、初步处理意见

1、对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影响的相关责任人,提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2、对双福坪村精准扶贫再来一次“回头看”,举一反三,吸取教训,认真查漏补缺,严防类似事情发生。

慈利县溪口镇人民政府

精准脱贫

一个都不能少,一个也不能错!

编辑:王士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