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勤黄春团,轻车熟路地装好了电瓶和磁罗经,乔清陆马上驾驶直升机就起飞了,此时凌晨5点07分。乔清陆说,因为他有1800多小时的飞行经历,他有机会驾驶越军总政仅有的一架美制UH-1H直升机,接送高层进行边境视察防务。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时间距今不算太遥远。至于为何会发生这场战争,想必大多数人都已耳熟能详:那就是越南的黎笋集团胆大妄为,不断挑衅我方底线而导致的。不止我方对此忍无可忍,就连越南国内的很多民众,也反感黎笋集团的高压,希望到我国来寻求光明。


1981年,越南军队的2名飞行员,外加其他8名人员一起,夺取一架UH-1H直升机逃到我国。其实这是一架属于越军总政的专机,由于事件比较敏感,一直没有在报纸等传统媒体上公开报道。


当时的越南空军上尉乔清陆,出逃越南时27岁。他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曾到中国学习深造。黎笋集团在攫取了越南的权力之后,推行了一系列的扩张政策。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像乔清陆的父亲一样与中国有着浓厚渊源的人士,都被清除出了越南机构。

从1969年开始,乔清陆就在越军服役,并参加了统一战争。当时他所接受的教育是:赶跑美帝,迎接全国解放。1975年越南统一以后,乔清陆作为一名直升机驾驶员,在老挝和柬埔寨以及中越、泰柬边界执行任务,为越军运送后勤物资。但是,黎笋集团的野心太大,完全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战争看不到头,促使乔清陆决心弃暗投明。


其实,越南当时各界很多人都受不了黎笋的高压政策,人员外逃十分严重。越南国防部以及各地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做了很多限制。比如飞机在停飞后,就必须将飞机上的磁罗经和启动用的电瓶拆下来,集中严密保管,没有手续不能启用。乔清陆要想驾机出逃,困难很大,自己一个人也很难完成。所以,他把自己心里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挚友黄春团,得到积极的响应。

黄春团是越南空军地勤机械师,行事比较方便。他们又继续联系了另一名有此打算的建筑工程师杨文利。经过多次打听,杨文利和黄春团用7000元越南盾买到了一副旧电瓶,又找到渠道购买了一个磁罗经,必要的物资准备齐了。

1981年9月17日,三人在胡志明市进行了最后一次秘密讨论。乔清陆说,因为他有1800多小时的飞行经历,他有机会驾驶越军总政仅有的一架美制UH-1H直升机,接送高层进行边境视察防务。他认为这个机会不能错过,这架直升机停在河内的白梅机场,他提前打听过,直升机的油量够用。于是,三人敲定利用这个机会出逃。


9月28日上午,乔清陆驾驶UH-1H直升机,降落到了白梅机场。第三天的子夜2点钟,人员会合在一起,带着电瓶和磁罗经,从市区骑自行车沿小路奔向白梅机场。途中,7人与乔清陆、黄春团、黎玉山三人在约定的一处小山坡上汇合。经过商议,他们总共分成三个小组。第一组的乔清陆和黄春团负责去机场联系,第二组的黎玉山和一个副手带着两样设备去机场修理厂,从一个围墙缺口将设备带进去。第三组由杨文利带队,去龙编桥,等待直升机前来接应。


凌晨4点整,乔清陆和黄春团带着出入证,顺利地通过了两道岗哨,三步并作两步来到了白梅机场。他们将外衣脱掉,以“锻炼身体”的姿势跑步到了停机坪。从缺口处带着设备进来的黎玉山等,马上就向直升机飞奔而来。地勤黄春团,轻车熟路地装好了电瓶和磁罗经,乔清陆马上驾驶直升机就起飞了,此时凌晨5点07分。

但是,由于电瓶电量不足,直升机的仪表盘根本不亮,乔清陆只能看着城市灯光定位。3分钟过后,直升机来到了龙编桥,借着大桥的耀眼灯光,杨文利等6人顺利登上直升机。一个小时以后,越军发觉直升机不见了,于是派了几架米格21战机升空追击,还派出了另外几架直升机一起拦截。为了甩掉对手,乔清陆驾驶直升机不断变换高度,灵活规划航线。有云就钻到云里,或贴地飞行,最低时离地只有5米的距离,想尽一切办法来摆脱对手。


美军的UH-1H直升机性能比苏联版本的直升机性能强,不但飞得更快,而且可以飞得更低,让前来追击的米格21战机以及越军直升机根本无法发现和跟踪。经过2个多小时的飞行后,乔清陆驾驶着UH-1H直升机飞行了130多公里,于8点57分迫降在广西大新县一块红薯地里。

很快,他们被送到北京。1981年10月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了这一事件。越南方面马上指责乔清陆等人犯了死罪,是“为了逃避制裁才逃往中国”。10月16日,人民日报又刊发一则消息,宣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允许乔清陆等十人在中国居留。当天下午,乔清陆、黄春团、黎玉山和杨文利在北京举行了一场记者会,说明了此行原因以及越南现在的形势,还有越南对柬埔寨的侵略等详细情况。


后来,乔清陆等人员除杨文利申请前往法国之外,其他人全部在我国定居。而乔清陆驾驶过来的那架UH-1H直升机,则收藏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