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美食可真不少,

  即使在以前的穷苦日子,没有什么大鱼大肉,

  老北京人依然发明了各种美食~

  小编这就带您回顾一下,

  老北京的那些穷吃食!

  油渣儿

  过去吃不起肉,也不舍得买油。就买条肥肉自己耗油。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油渣儿烙饼,隔着老远就能闻见香味儿!慢慢儿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伙儿也都不怎么吃这个了。

  咸汤儿面

  冬天大缸里腌的水疙瘩和雪里蕻,剩下的汤儿可不能浪费!蒯出来拌面条吃,也算一种浇头儿,呼噜呼噜地吃起来还挺香!60年代,困难时期,咸汤儿里加上泡干菜,盛碗里后加上一小块荤油,就是最好的饭食了

  酱油汆儿

  酱油花椒汆面,不贵还特香!即使是最普通的食材,经过人们的研究也能有不一样的滋味,这也算是一种苦中作乐吧!

  两样面切条

  过去吃白面都是限量的,面条里都是两样面切条,通常是棒子面和白面合成的,做法、吃法和一般炸酱面一样,吃起来别有风味儿,魅力无穷。

  烫饭+榨菜

  开水泡饭就咸菜,那也吃的有滋有味!那时候,有白米饭吃也是幸福的一件事儿~不过这东西,只能吃个水饱也是真的~!

  糊饼

  这绝对是北京人的特色美食!棒子面儿再加点菜弄成糊糊摊成饼。看着糙,但吃着可真是停不下来啊!韭菜和鸡蛋绝对让其美味成倍增长!

  菜团子

  旧时北京,谁家都没有太多细粮,每天主要的是棒子面儿,由此菜团子就成了代表性吃食,您可别小瞧这菜团子,那时候,谁家要是能天天吃上这个,也都是知足的事了。

  水疙瘩炒黄豆

  不富裕的年代,有时一顿饭只有这一个菜,主食配上馒头、花卷加上一碗白米粥。记忆中,一粒一粒挑黄豆吃,真的很香!不得不说,一道水疙瘩炒黄豆,寄托着浓浓的北京情。

  腌萝卜皮

  这得用心里美萝卜才行,红红绿绿的颜色鲜艳,看着有食欲,瓤和皮还都不浪费!糖和醋拌一拌,一道经典下酒菜。喝着,聊着,生活简单快乐!

  豆汁儿

  最有名的北京小吃非他莫属了吧?一般人还真喝不惯这个味儿!不过大家都知道,这泔水般的气味有时候还真让人上瘾。而且别看他便宜,而且还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功效!

  芥末墩儿

  一到冬天,大白菜就成了北京人的餐桌常客,熬白菜,炒白菜的就没断过。不过有一样儿美食几乎是北京人秋冬时节家家餐桌上必备的一道,那就是芥末墩儿!吃起来的味儿那叫一个窜~

  糊锅巴

  别看是糊锅巴,但是是真美味啊!那会儿可没有电饭锅,偶尔饭糊了大家争抢着就是着糊锅巴,香香脆脆的,那时候觉得可美味了!

  麻豆腐

  这道菜可是老北京汉族的特色小吃,平民美食。那时候,穷人家会把这做绿豆淀粉、粉丝的下脚料拿回家去,用羊尾巴油来炒着吃,然后在里面再放点咸雪菜、大青豆。吃起来口感奇特,但真是回味无穷啊!

  炒肝、卤煮火烧

  吃不起猪肉,吃点猪下水总是可以的!小时候吃上一碗卤煮,炒肝真能馋好几天!尤其是卤煮火烧,主食副食都在一碗儿里齐活了,那滋味真没什么词儿形容!哎哟,小编说着说着又饿了…

  果子干

  每到秋后,家里大人,把树上摘的柿子,晾成柿饼!把杏做成杏干!什么时候吃不上水果了,就把柿饼、杏干切成块儿,放一大海碗里,家里要是有藕,就切几片。都放好了之后,加满开水!泡一天一宿,您在看!嗬!黏糊糊,香喷喷的一碗果酱!吃起来那叫一个得味!

  冻海棠,冻梨

  冻梨可以慢慢地啃,也可以用水把冰“拔”出来,而后大口大口地吃。过了不久,那冰果然被“拔”出来了,结成一团围在梨子的旁边,把它轻易的剥掉之后,里面的冻梨现在变成软软的了。

  寒冬腊月从外面冻着回家,却还想着这冻海棠,看着蔫蔫跟坏了是的,别用水洗,洗了就不好吃了,面面的酸酸的还有点儿甜,还特别凉,那叫一个爽。

  冻柿子

  那时北京冬天没什么水果可吃,寒冷的冬天,家家户户屋外窗台上总有几个冻柿子,冬日里这黄灿灿的,很是好看。

  “冻柿子”是老北京特有的吃法,此时里面只剩一包水,只能吸食。吃柿子的时候,先把柿子放到凉水里拔一会儿再吃,有时候里面还有点冰碴儿,嚼着冰碴儿有点吃冰棍儿的感觉~~

  熬白菜

  说到冬天,冬储大白菜是不能不提的,这可是过去北京冬天的“当家菜”,照北京人的话儿说,冬天有了白菜心里踏实。不管你是熬豆腐,还做醋溜,亦或是炖,还是涮,总之,只要有大白菜,这个冬天,饭桌上就舒服了~

  烤白薯

  小时候,没有那么多零食种类,往往吃个烤白薯,就能美上好几天。尤其是那时候大家的零花钱都很少,两三个发小儿拼凑着一起去买个烤白薯,满眼橘红色的白薯瓤,甜糯的香气扑鼻而来。然后分着吃,你一口我一口~

  炉台儿上的美味

  那时候家里生火都还是蜂窝煤,随手在炉子上搁点好吃的,甭管是烤白薯还是馒头,热腾腾的吃起来那叫一个香!再配上榨菜,那就更美味了!

  还有的吃食虽然也是穷吃食,

  不过季节性比较强,

  只有春天才能吃到这些美味~

  即便如此,这些穷吃食也依然为我们留下了

  许多有关于美食的美好记忆!

  榆树钱儿

  小时候每到春天,盼望着赶紧能爬到树上去,摘下来最嫩的榆树钱儿,一定得是最嫩的才行!回家用棒子面儿包成团子,或者在贴饼子里放点儿,好吃极了!

  槐花

  槐树一开花,花香飘满整条街。那您还记得槐花吃着是什么味儿吗?这一想起来,感觉春天都更加美好了!不管是做为童年的回忆,还是美味的诱惑,都太棒啦!

  柳芽儿

  在柳树初生嫩芽、颜色还是淡绿微黄的时候,就可以摘下来吃了。吃柳芽吃得就是鲜、嫩、特别应景!

  苦菜

  苣荬菜又叫苦菜,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开春时,北京青黄不接,冬储大白菜和土豆吃得差不多了,老百姓就用这苦菜来接短儿,用盐和醋一拌,味道还算可以!

  最后,小编再给您说个场景,您肯定非常熟悉!

  买块大油,买块灌肠,一袋虾片,

  一捆小萝卜或俩圆茄子.

  先炼油渣儿,再用炼出的大油一半炸灌肠、虾片;

  一半做个家常烧茄子或者烧小萝卜;

  主食油渣饼,配棒碴粥水疙瘩。

  既不浪费也不显油腻。

  这就是老北京的“穷吃食”,

  这就是老北京人的生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