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成都讯(记者 雷丹 黄建平)11月9日,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的“第六届四川国际健康和养老产业博览会”上,经过4年筹备的“中国第一个失智老人村”首次正式进入媒体和公众视野。来自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置信大学、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等嘉宾,参加了由福怡长者家园召开的新闻发布会。

图:受到老年人关注老博会。

据了解,龙泉湖福怡长者家园, 是中国第一个运用“荷兰失智村”理念, 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而创办的"失智老人村"。这个“失智老人村”在四川、成都、资阳和简阳各级部门的支持下,在国内外专家的具体指导、帮助中, 经过4年的筹备而建成的。福怡长者家园位于成都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龙泉湖畔,占地面积47亩,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

中国第一个失智老人村发起人、四川省养老服务业协会会长、国家开放大学天府老年学院院长刘鸣女士介绍说:失智症照护是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刚性需求。失智症患者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的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被世人喻为老年人精神领域的杀手。福怡长者家园主要以服务失智症长者为主。

图:发布会现场。

福怡长者家园的创办团队,从生活中深刻感受到,一人患失智症可以拖垮一家人,给家庭带来难以应对的窘迫和无奈,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为了帮助失智症患者家庭解脱重负,让失智症老人能够体面而有尊严地正常生活,福怡长者家园的员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富有创新思维的开拓力,为失智症老人营造了一处精神乐享的绿地。

改造一新的龙泉湖福怡长者家园呈现出一派自然的风韵,犹如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小村落。村里设有超市、餐馆、茶楼、理发店……一切建造以过去的老场景,营造一处老人熟悉的环境,让失智症老人在这里获得如家一样生活的感觉,以增添老人生活的情趣。

长者家园采用生活环境与情感氛围高度融合的装饰风格,精心设置了街道的邮筒、凉亭、花园、微型动物园、汽车站……老物件和特殊的色彩,再辅以个性化引导与帮助,可使老人重拾记忆,恢复自信,激活交流与辨识的智慧,拓展联想与想象的能力,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

据介绍,筹建阶段家园组织管理团队多次赴荷兰、日本、澳洲和养老服务具有特色的国家考察、交流、学习。特别是荷兰失智老人村的管理模式,倡导“我的生活我做主”、“用进废退”、“多给认可、不予否定”的服务理念,与福怡长者家园秉承的服务思想高度地契合。他们汲取养分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当地民众的生活习俗,兼收博采,创新建立了以“恢复自我、融入生活;鼓励自立、协助自理;起居自由、自主管控”为原则的失智症服务模式。

图:“中国第一个失智老人村”场景。(失智老人村供图)

在试运行阶段,从老人获得的生活感受和精神状态方面可以充分证明,这一服务模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失智症老人建立生活的信心,并能够帮助他们克服失智症患者常有的挫败感,赋予他们参与正常生活的勇气。在福怡长者家园,可让失智症老人获得安全感,能够如常人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在“去机构化”的福怡长者家园, 失智症老人都被当作村里居民,而非病员。医生、护士、护理员也是村里的村民,是老人的邻居,犹如亲邻村妇,或为售货员,或是茶楼、餐馆服务员。一个微型的亲密、自然、和谐的“失智症村落”应运而生。

在这里,社会成员之间的“微型服务”,以“老人互助服务、居家单元服务、自愿者服务、康复养生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五个体系”为支撑,构成一个生活单元。每天生活尽可能让老人自己动手,而不去刻意设计服务帮助的模式。由主妇、护理员、社工三人组成照护小组,与老人一起生活,由各职能部门提供专项支持服务,把管理变为服务,把服务融入生活,在生活中让老人安享快乐。“员工第一,老人为尊”构成“福怡家园”生活照护服务模式。

在具有“生活能力激活”功能的家庭生活单元,有邻里、亲属、亲情相伴,犹如自己的家,自然让老人产生了温馨、安定、轻松的感觉。失智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受约束地与亲邻朋友交流、交谈,有效地延缓病症恶化的进程。

福怡长者家园作为中国第一个"失智症老人村",全面体现了社会与“失智症老人生活、生命和人生”正确的关系,即社会养老服务的落点,应把全部精力和情感,与老人的欢乐无忧紧密连结在一起,与老人家庭情感回归所带来的轻松喜悦心情连接在一起。

图: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务理事长阎青春致辞。

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常务理事长阎青春在致辞中说:非常高兴来参加福怡长者家园——中国第一个失智老人村的新闻发布会。我代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表示祝贺,也向对此付出辛勤劳动的专家、学者以及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问候。

养老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护理更是沉重话题当中的沉重的事业。因此,要建设一个为失能失智老年人,特别是为失能失智当中的失智人群,建立一个专门进行护理和养老的这么一个老人村,真的是一个非常不容易的事。

阎青春常务理事长在介绍到全国的情况时说:目前,全中国失能失智的老人是4700多万人,其中失智的老人超过千万人。按照国外的计算方法,失智老人占到老年人数的13%左右,我国的计算方法为7-8%。我们有2.41亿老年人按照7%算,大体上是1400万人到1500万人的样子。失智老人的“三低”表现为治疗比例低、诊断低、治愈率低。另外,早期预防、药物治疗、专业照护和亲情陪护,这4个因素非常关键,但是我们往往对失智人群在这4个环节是很忽视的,导致失智人群在整个老年人群体当中,处于弱势群体当中的弱势群体。为此,我们需要对失智人群给予更多的关爱。

图:为荣誉村民颁发证书上。

北京中医药大学专门做了一个课题,就是失智老年人状况的调研。目前失智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和子女居住的,占到42%左右;老伴或者自己独居的占到41%;在机构中照护和护理的只占到1.35%。这就是说失智老年人住到养老机构,享受专业照护的人数是微乎其微。

照护失智老人目前看,还是以家庭为主。子女担负主要照护责任占到38%,夫妻之间相互照顾占到32%。然后雇佣关系,或者是雇保姆,雇家庭服务员,或者是雇佣专业的护理人员的占到28%左右。由此可以看到,对失智老年人的照护,缺少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缺少专业人才的全方位的照护。四川本着为老人服务,特别是以老年人为本的理念,开设中国第一个失智老人村——福怡长者家园,为全国的失智老人开辟一条专业照护和护理的通道,起到了一个范例。同时,也能够为四川乃至更多的失智老人提供服务,让老人能够在专业的机构当中享受到专业化的照护,并为失智老年人提供专业照顾的理念。去机构化,泛家庭化,也包括亲情的照护,个性化的照护等等。这些理念应用到失智老年人当中,相信一定能给我们全中国1000多万失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照护,提高他们的生命生活质量起一个更好的示范和样板。所以这个失智老人村的建成意义很重大,不要小看他现在只是照护了几十个人,将来扩大规模也就是上百人。但是它首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对失智老年人全新的照护和护理的模式,这个模式将来可以推广普及到更多的地方,为更多的老人提供专业服务。

失智老人村的建立,扩大失智老年人的服务范围,特别是从成都到四川,从四川到全国,将来这个理念如果推广开,失智老年人就可以有更多照护,让他们得到专业的照护。失智老人村的建立对开展人文的关怀,家庭化的服务,这个也是符合养老发展的大趋势。发达国家已经开始主张去机构化的养老模式,那么最好的服务方式是家庭照护。但是我们的家庭,恰恰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完全依靠子女和家庭成员的照护又不太现实,因此我们说在家庭的机构方式,机构的专业化的护理和照护能够融合在一起,是老年人最好的养老的选择。失智老年人村采取泛家庭化的方式,虽然失智的老年人他们对子女对亲人已经都不认识了,但是他对家庭的这种观念在潜意识里头还是根深蒂固的,因此采取泛家庭化的照护,也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和个性化的服务。

图:为获得关爱失智老人特殊贡献奖机构颁发证书上。

阎青春常务理事长最后说,失智老人村的建立给我们树立了引领和示范。将引领整个失智老年人的照护走向更加专业,更加适合老年人需求的道路。同时也是一个示范,通过小小的失智村的示范,更多的人可以来学习,来取经,把他们的经验而广之,让更多的失智老年人也能够享受到专业化的照顾和服务。所以,真诚希望让全中国第一个失智老年人村在四川生根开花,将来他的果实能够撒向全中国,让全中国的失智老年人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也能够生活得更有尊严,提高他们的生命和生活质量。

新闻发布会上,为获得荣誉村民的爱彼康养魏志华、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叶建忠、置信大学黄丽俊、沈阳松蒲博爱陈松蒲、宜宾达康医养中心汪雪群、郫县小城故事易德君、荷兰凯思建筑黄寅、华润维麟刘洧、合家健康万书良、晚霞报社陈正达;为获得关爱失智老人特殊贡献奖的置信大学、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研究中心、成都护理学会、成都技术职业学院医护分院、晚霞报、华西社区传媒必顾养老、四川省养老服务业协会颁发了证书。

图:中国第一个失智老人村发起人、四川省养老服务业协会会长刘鸣,接受媒体采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