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好童诗

栏目主持:方卫平

方卫平:浙江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童诗的轻逸之美

打开一首童诗,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是什么?有时候,为了暂时避开理性和抽象的规约,寻找一种关于童诗的、或许远比理性的阐述更接近童诗本身的形象直觉,我们需要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想如果说童诗里藏着的是一朵轻逸的童年的云,大概会有人愿意接受。但我还想说的是,从童诗里飘出的这朵云,尽管轻灵、秀逸,却并不是没有重量的。它的思想和情感的重量,是融化在轻逸的翅膀里,所以并不影响童年的飞翔,但它却使这种飞翔不是从我们的眼前一掠而过,而是长久地停在我们的心里。

金波童诗二首

金波,原名王金波,1935年生于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诗人。

金波:吊床、洁白的云 来自中国诗歌学会 00:00 01:44

吊  床

在两棵树之间,

吊起了我的小吊床。

我睡在上面摇啊摇,

一会儿,就睡着了。

醒来一看,吓了我一跳,

两棵树已长得很高很高;

吊床边,老鹰飞,白云飘,

我的家变得比火柴盒还小。 聪 善 赏 析

读这首诗的第一节,让人感到平实、悠闲,波澜不惊,妙在不经意间以“睡着了”一词埋下了一个伏笔。第二节奇峰突起,写“我”醒来后发现了令人惊异的奇景:“两棵树已长得很高很高”,而仍睡在吊床里的“我”已置身高空之上。显然,此乃诗人想象中的图景,绝非现实所见。诗歌别具一格的构思,在给人带来天壤之别的视觉冲击的同时,还让人领悟到世界变化之快的自然哲理。

洁白的云

洁白的云,

一直在飘,

悠悠地,不疾不徐。

飘过树梢,

飘过山顶,

飘得无影无踪。

直到看见一个孩子在写生,

(他在画山林,

画小溪,

画蓝天,)

洁白的云,

才飘进他的画里。 聪 善 赏 析

在诗人的世界里,万物皆有灵。这首小诗的前两节,诗人笔下的云似乎并无特别,只是平常所见的一朵轻飘飘的白云。可当这朵云看到了一个孩子的画后,奇迹发生了!云儿不再他飘了,而是毫不犹豫飘进了孩子的画里!原来这是一朵可爱的,有灵气的,童话世界的云啊!而云飘进孩子的画以后还会发生怎样神奇的经历呢——读者尽可以展开想象去补充。看看,有了诗人的生花妙笔,现实和童话便可如此巧妙地无缝对接。

❶ 童声诵读:周麟轩

周麟轩,今年八岁,是个阳光开朗的小女孩,就读于成都市实验小学战旗分校三年级三班,爱好朗诵、音乐、书法、运动和手工等。

聪善,原名赖崇善,福建省长汀县人,小学教师,儿童诗诗人,福建省作协会员,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诗教委员会导师团成员。专注儿童诗创作和诗教。已出版儿童诗集《梦的翅膀》、《谁偷了小熊的梦》等。

总策划:骆英

责任编辑:王爽

中国诗歌学会的官方微信

来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