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朝一直是一个严格遵守宗法制度的国家,这有一个优点,就是继承顺序很明显,大臣们不会表错情站错队跟错人,皇位交替的时候基本上很少动荡。

周朝的皇帝就是这么延续下来的

而能够形成这样的顺序,不至于变成商王朝那样,父亲死了儿子还小,于是一堆叔叔打架争位的情况,应该说,是周王朝走好了第一步。比如在姬发死后,王位的传序虽然到了周公手里一阵子,但仍然传回了武王姬发的儿子成王姬诵的手中,然后再传到姬诵的儿子康王姬钊直到姬钊的儿子昭王姬瑕等一直传续下去。

成王能够继位,固然是因为他的外公是姜子牙这个最主要的原因,但这是不够的,要知道姜子牙再牛也敌不过岁月的摧残,姜太公可没能活到他外孙继位。而且从地理位置上看,周王朝的都城在陕西,而姜子牙的封地在山东,周公真要玩点什么事姜子牙也只能是鞭长莫及。

姜子牙鞭长莫及啊

所以成王姬诵能够顺利继位的原因,除了他是武王姬发的儿子、姜子牙的外孙加上周公旦手下留情外,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母亲是邑姜。

三晋遗封

邑姜何许人也?她是姜子牙的女儿,但更重要的是,她是姬发在开国时提到的十大功臣之一,更是其中惟一的女性。

邑姜

如果她仅仅是一个贤妻良母或者是姜子牙女儿的身份,那么姬发不会把她放入十大功臣里头,这说明在姬发的眼中,她不仅仅只是一个妻子而已,她更是他事业上的伙伴。周王朝能够在姬发时代形成嫡长子的传续制度,而不是像商朝那种每逢王位变乱就兄弟打仗,跟邑姜很有关系。

邑姜有两个儿子,一就是成王姬诵,另一个是姬虞,也叫唐叔虞或者叔虞,他的封地在唐地。

关于叔虞的受封经过,《史记》里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一个温暖的下午,太阳照在院子里,桐树下姬诵和姬虞俩小屁孩在院子里玩过家家。虽然他们也许是帝王家的孩子,但是在孩子的眼中,树叶泥巴和玉玺金印没啥区别。然后玩着玩着,也许是因为受环境的影响,小孩子容易模仿大人,姬诵身为周王,虽然还不能掌权,但是平时也有走到台上过过仪式的经历,对于一些物品印象很深。于是当姬诵抓到一片桐树叶时,就模仿着平时分封诸侯的样子,把那片树叶当成玉圭(分封诸侯的授权凭证)给姬虞,学着大人的样子说:“我现在把这个地方封给你,你要好好干啊!”姬虞呢也装成小大人的样子,学着诸侯受封的样子进行拜谢。 这时候,周公迈着轻快的步子进来了,他和蔼地摸摸俩孩子的头,问你们下午玩了些什么啊。于是两个孩子就七嘴八舌地讲了一堆,当然也包括那片像“圭”形的桐树叶当了他们游戏的道具等。

桐叶封弟

但是周公旦这位偶像叔叔听了这个故事以后,没像以往一样摸摸他的头夸他懂事,却立刻站起来严肃地说:大王啊,你是天子,你今天这样说了,那么接下去咱们必须举行正式的仪式把姬虞给册封到一个地方去。姬诵傻了眼,说我们就是玩儿啊,做游戏啊。于是周公说了一段流传千古的话:“天子无戏言!言则史书之,礼成之,歌乐之。”意思是天子一言九鼎,你每一句说出来的话都是要载入史册的,并且要举行礼乐封典去兑现。“于是叔虞遂封于唐”,也就是后来的晋国这个地方。

这就是流传千古的所谓“桐叶封弟”的故事,把领圭分封这样的国家大事,描绘成了这样一幅很有谐趣的儿童游戏,而且还让历代的“专家”们信奉感叹不已:“啊,多么和谐,多么动人啊!”

完美的故事

但是总有不信邪的人,比如唐代的柳宗元还为此特意写了一篇《桐叶封弟辨》,说如果姬虞应该分封,而不管成王有没有封他,周公都应该考虑到这一点。而不是等成王提出来以后,才说什么君无戏言之类的话。而且,君无戏言就是天子说什么事都得立刻执行,连胡说玩耍都当真,置国家大政于何地呢?更有人说:“周公当政,政自己出,何待成王之戏言面请之!”意思是周公掌握着朝政,诸如分封侯之类国家大政,决定权在于周公。那么周公何必要借助成王一句戏言而促成叔虞封唐之举,这说明所谓“桐叶封弟”不过是童话和寓言而已。

那么,姬虞是怎么被分封的呢?

或许我们应该再把刚才那个故事重演一遍,不同的是,多了一个角色,那就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邑姜。孩子们一样在做游戏,周公旦一样迈着轻快的脚步进来。在孩子们叙述完这一个下午的游戏以后,就见邑姜带着慈祥雍容的微笑说:“他叔啊,你看这孩子哪知道天子无戏言啊,还真把他弟弟封了,结果连史官都把这事记载下来了,你说这事儿可咋办呢?”

院子里太阳很温暖,邑姜的笑容很慈蔼,但是周公旦却想了很多,想到未平定的东夷之乱,想到摆不平的其他兄弟,想到了邑姜的父亲姜子牙等等。综合考虑后周公旦毅然表示:“是的,太后您说得很对,天子无戏言。叔虞是先王的儿子,本来就应该有封地,是我疏忽了到现在还没有分封,我们应该正式册封他。您说,封哪里好?”

太神奇了

邑姜依然带着贤淑的微笑说:“这分封之权,当然还是叔叔您作主了。不过我跟孩子他爹当年怀上这孩子之前,就做了一个梦,梦到上古的天帝跟我说,这个孩子生出来应该叫虞,封在唐地。结果这孩子刚生出来的时候,手上还写着一个‘虞’字呢。恰巧咱们刚刚征服了唐地,合着就应了这个梦是不是啊?”

当然,关于邑姜这个梦,也在此时被史官记下了。《左传》上有记载说:“当武王、邑姜方震大叔,梦帝谓己:‘予命而子日‘虞’,将与之唐,属诸参,而繁育其子孙。’及生,有文在其手,日:‘虞’遂以命之。及成王灭唐,而封大叔焉。故参为晋星。”司马迁在《史记》里更是加油添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成王弟。初,武王与叔虞母会时,梦天谓武王日:‘予命汝生子名虞,余与之唐。’及生子,文在其手,日:‘虞’。故遂命之日‘虞’。”

邑姜一说梦见神,周公旦就明白了,合着您老看我刚刚打下唐地,所以在这儿算计上我了,要不然怎么这俩孩子今天给我演这么一出啊。当然,此时骑虎难下,也只能非常“主动”、“积极”地硬要成王兑现刚才的戏言,把唐地封给了姬虞,从此姬虞在史料记载上就改叫唐叔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