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经营持续恶化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的低迷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几天,几个重量级的数据再次加深了这种市场预期。

8月,中国制造业PMI为49.7%,降至50%的荣枯线以下,创下自2012年8月以来新低

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1%

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同比下降22.1%

2 银行经营深受影响

银行的经营状况与企业的经营情况息息相关,企业状况如果持续低迷,将极大的拉低企业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直接影响银行业的稳定。近日,中国上市银行的半年报集体发布完毕,上半年的中国银行业成绩单令人担忧。

利润增速下降:

中国银行业上半年利润增速创10年内最低。五大行上半年利润增速平均为1.07%,2014年同期平均为9.12%。

不良贷款上升:

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总计8493.82亿元,新增1810.43亿元,同比增长134.7%。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0%,创下近年新高。

中、农、工、建、交五大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共计达6426.03亿元,增加了1364.54亿元。不良率分别为1.41%、1.83%、1.40%、1.42%和1.35%。

3 被隐藏的黑洞?

虽然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绝对值仍处于较低水平,但是这并不能打消市场的紧张情绪。首先,不良贷款的增长趋势过于急剧,并且这种趋势很有可能持续。其次,不排除部分银行可能通过魔术般的手法将不了贷款隐藏了起来。这被银行业内人士称为“时间换空间”。

隐藏不良的三种玩法:

能拖则拖:由于逾期90天才会从“关注”类贷款被计入不良贷款,所以银行会严守这个期限,要求企业无论如何先还上一个月的欠息。

借新还旧:对于实在无力还本付息的企业,银行可以续贷,让对方足以支付未来的利息。

乾坤挪移:授信给关联公司,使得关联公司收购银行的不良资产,待报表做好后再收回。

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能反映银行隐藏了不良贷款,但还是可以通过财务数据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例如“关注类贷款迁徙率”这个指标,这个指标的含义是反映银行在报告期内有多少关注类的贷款被下调至不良贷款。

平安银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被裹挟的银行股?

招商银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被裹挟的银行股?

工商银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被裹挟的银行股?

由不同银行的数据对比可以明显看到,在大部分银行迁徙率连年上升的情况下,平安银行的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意外的连续三年走低,不禁令人怀疑。

4被裹挟的股价?

与宏观经济正相关性极强的银行业,经营情况早就大不如前,大部分的银行净利润增速、收入增速已经出现明显下降。

工商银行

被裹挟的银行股?

招商银行

被裹挟的银行股?

但是,今年以来,先是受到牛市的影响,银行股纷纷起飞,大幅偏离了基本面。随后,在震荡行情下,银行又作为股市维稳器出现,在大量个股可能已经跌回价值区间之时,银行股却被人为的托在了半空中。

2014年以来的银行板块周线图

被裹挟的银行股?

根据东方财富网的银行板块指数,虽然相对于今年的高点已经跌去约25%。但是,银行板块指数离2014年的最低位,也是近五年的最低位,还有43%的空间。离近五年的均价也还有30%的空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