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1月9日从国家邮政局获悉:截至当前,全国快递末端网点备案数量已突破10万个,平均办理时间缩短至1.4个工作日,全面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一网通办”、企业“一次不用跑”。至此,邮政业“放管服”改革再上新台阶。

  “‘放管服’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内容,也是政府转变职能的重要制度安排。实践证明,体制改革特别是‘放管服’改革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表示,近年来,“放管服”改革一直是重塑政府和市场关系、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当头炮、先手棋,施行快递末端网点备案制就是国家邮政局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其中一项重要措施。

  网点备案制的施行给企业带来了哪些好处?北京申通总裁办主任兼工会主席熊军坦言,政策实施前,企业开设末端网点存在不规范现象,而新政策既明确了末端网点开设要求,又能考虑企业实际困难,精简材料、简化流程、缩短办理时限等,这让快递末端网点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事实上,网点备案制的施行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它是邮政管理部门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思路。

  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15年,“简化快递业务经营许可程序,改革快递企业年度报告制度,精简企业分支机构、末端网点备案手续”写入《国务院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为快递网点末端备案制度提供了顶层政策设计。2016年,国家邮政局印发《快递末端网点备案登记实施办法(试行)》,确立“谁备案、谁负责”的原则和“政府管企业、企业管网点”的工作思路。今年3月《快递暂行条例》公布,并于5月1日正式实施。“《条例》以法规形式确立了快递末端网点备案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了商事登记在快递领域的特定免除,赋予了市场主体更加灵活、更有活力的政策空间。”上述负责人表示,《条例》的发布,标志着快递末端网点备案工作全面启动。末端备案工作启动后,国家邮政局以“一文一网”为抓手,将改革全面铺开。今年8月,末端备案管理信息系统已向全国快递企业、各级邮政管理部门同步开放。

  国邮智库专家、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表示,网点备案制度的实施体现了邮政业的包容审慎监管,是行业“放管服”的重要环节,为企业创造了公平可及的生存环境,将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不过,“放管服”改革是一个有机整体,行业要注意与其他部门上下衔接、左右协同,注重协同联动作用的发挥,探索“联合监管”“互联网+监管”“综合监管”与“智慧监管”。同时,还应注意“放管服”中的包容审慎监管与安全质量底线坚守,要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更要区分不同情况,量身定制包容审慎监管模式和标准规范。

  (经济日报 记者:吉蕾蕾 责编:李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