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发掘并把握好用户的痛点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需要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市面上各类产品,不断的做头脑体操,同时多接触我们的目标用户,沉到用户之间,倾听他们的需求,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真正的给他们带去有价值的产品。当然发现需求痛点之后,如果真正开发成一款产品,周期会比较长,而且成本很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来测试市场中用户的一些反应,看看用户是否对这个产品的热情:比如说做一张宣传海报,做一段小视频等等。

提示:一红策划,免费策划,说到做到。

没有解决用户痛点,何来销量?创业者必知的痛点设计流程

很多的创业者在口口声声说他的产品能够解决某某痛点的时候,往往都是从主观出发的,没有真正的从市场实际情况出发,导致他的产品没有解决市场的痛点,这就是产品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今天,小编就来教大家如何去设计,梳理,评估痛点

用户痛点是产品诞生的原动力,只有当用户有需求时才会有对应产品的出现,但并不是每个产品都能真正能解决用户问题,用户需求是整个产品的起跑线,也是产品能够持续长久的内在动力,如果对痛点洞察不深而草草起步,那么产品的发展只能越跑越偏。只有深刻的理解用户的痛点,我们才能够理解产品的设计逻辑

没有解决用户痛点,何来销量?创业者必知的痛点设计流程

如何正真的认识用户痛点?

一. 用户的痛点来源于真实需求

很多的创业者或者老板,在设计产品的解决痛点的思维上,大部分都是从主观意愿出发点,

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用户的痛点,团队废寝忘食、排除万难做出来的一款产品最后却没人用,其实最本质的还是押错了用户的需求,或者把自己的需求当做是用户的需求。没有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来,闭门造车、刻舟求剑。

而正真的需求是来源于用户的真实需求,其实这点是不难的,只是很多的人不愿意去做罢了。

没有解决用户痛点,何来销量?创业者必知的痛点设计流程

二。. 痛点需求要有规模大,用户群要多。

2015年,共享单车的出现把共享经济模式推到了峰点,一时间各种共享产品纷纷问世,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共享卫生纸等等。

以篮球共享“猪了个球”为例,每小时收费2元,押金为29元,共享篮球柜共有8个小柜子,每个小柜子里各放一个篮球,并且柜子上印着二维码还有租借篮球的操作方式,旁边的一根细铁链绑着一根打气筒,柜子上方会安装一个摄像头。

为什么选择共享篮球这个项目,项目方阐述到:一个朋友,经常抱怨打球的时候带球不方便,于是提出了自动租赁篮球的想法,同时篮球爱好者多多少少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走在篮球场边上,一时技痒想投个篮,不好意思跟人家蹭球,自己又没有带,共享篮球的出现就会解决这个需求。当时这个项目还拿到了马笛儿投资的千万Pre-A融资,但最后的结局却是仅仅只有半年的时间,“猪了个球”公众号停更、机器无人维护、押金余额未退。

究其原因,这个需求没有普适性,并不是所有人共同的痛点,因此没有大量用户为其买单。首先,共享篮球跟共享单车不一样,使用场景毕竟还是不多,不是刚需;其次,因为不是自己的篮球,就不会珍惜篮球(参考共享单车被破坏的情形),长期下来,共享篮球的质量堪忧,质量堪忧的话,使用的人就会减少。最后,爱好篮球的人一定会买篮球,视篮球如生命,不会跟别人共享篮球。

共享篮球的情况就像周鸿祎在《我的互联网观》一书中讲到的那样:“大多做产品的人有三个假设:第一是假设某个功能用户一定需要;第二是假设用户一定知道某个功能的存在;第三是假设用户一定会按照自己设计的方式使用。”可现实往往不是如此。

没有解决用户痛点,何来销量?创业者必知的痛点设计流程

三.提高对痛点的洞察力

1. 做一个勤奋的人

一万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按比例计算就是:如果每天工作八个小时,一周工作五天,那么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五年,然而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人并不能一开始就一直从事一个行业,从你开始工作到你最后找到自己的行业中间还会有时间差,所以更多的人要远远超过5年。

因此要想缩短这个的学习时间,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做头脑体操,来锻炼自己的产品思维,同时如果你能真正的发现一个痛点并尝试去解决他,也有可能会让你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没有解决用户痛点,何来销量?创业者必知的痛点设计流程

2. 做一个细心的人

其实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有的人他会去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该如何去想办法解决,而有的人可能就只会抱怨一下,然后这件事情就过去了。

拿饿了么举例,2008年的一个夜晚,几个男生在一起打游戏,游戏打得激动人心,但是却饿的饥肠辘辘。于是打算外卖。但打电话到餐馆,要么打不通,要么不送。大家很无奈,这时其中之一的张旭豪说:“如果能网上订外卖就好了。”因此张旭豪的外卖服务开始了。

其实最后做大的企业,一开始灵感都是来自于生活中的不方便,包括像程维做滴滴,当时的程维还在阿里工作,杭州北京两边跑,经常因为打不到车误机,这样的经历一多,让程维产生了创业的想法,并且在后来做出了滴滴打车的产品。

没有解决用户痛点,何来销量?创业者必知的痛点设计流程

3. 多去看看竞品,学习对手

现在市面上有各种各样互联网产品,我们可以每周选取一两个产品,仔细思考一下他解决的是用户的什么需求与痛点,是通过什么手段来解决的,从你的角度思考,你认为这个需求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刚需,而不是一个开发者yy的一个需求,通过这种不断的思考锻炼,提升你自己对需求的把握能力。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推荐应用的地方,最简单的方式是直接去应用商店看产品的排名,也有一些产品的排行榜:比如说在七麦数据,你可以看到国内的iOS跟安卓各个渠道的产品排名;在App Annie,你可以看到全球产品的一个排行榜以及受欢迎的产品;在阿拉丁指数平台可以看到各类小程序的排名。

还有就是一些创投资讯媒体:像36kr、铅笔道等等,他们也会报道一些最近新出的或者是刚刚拿到融资的一些产品,这也是很好的分析对象。通过这样一次次的产品模拟,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你对需求的把握能力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没有解决用户痛点,何来销量?创业者必知的痛点设计流程

4. 多去和用户接触,要走到用户的世界里边,

腾讯有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包括在360的时候,产品经理要去运营中心当3个月的客服,处理用户反馈。

这样做其实就为了产品经理能够更好的了解用户,发掘用户真正的需求,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去做产品。如果脱离用户做产品,那么最终产品或功能都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最后肯定没有用户买单,因此要找到你的目标用户,多跟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

没有解决用户痛点,何来销量?创业者必知的痛点设计流程

5. 学会换位思考,用户角度去思考,才能赢得用户

换位思考是产品经理的必备能力没有之一,产品经理不要老把自己当成一个产品专家,自己什么都懂,也认为用户什么都懂,但事实恰好相反。产品经理要有一个大我跟小我,大我就是我在做产品的时候是一个行业专家,无所不知,能很好的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小我就是我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真正的把自己当成一个用户。

张小龙也说过,产品经理要有傻瓜心态。“我要经过5~10分钟的酝酿才能达到傻瓜状态,马化腾需要1分钟,功力最深的是乔布斯,传说他能在专家和傻瓜之间随意切换,来去自如,即所谓的Stay Foolish”

没有解决用户痛点,何来销量?创业者必知的痛点设计流程

6. 快速验证痛点,把握项目的成功概率

当然发现需求痛点之后,如果真正开发成一款产品,周期会比较长,而且成本很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手段来测试市场中用户的一些反应,看看用户是否对这个产品的热情:比如说做一张宣传海报,做一段小视频等等。

在Dropbox产品上线之前,他们的创始团队首先在 Hacker News 上发了一个帖子,询问论坛内用户:如果有这样一个产品,你愿意试用吗?如果愿意的话,可以留下你的邮箱,我们上线之后会通知你。

收到了大量反馈之后,他们接着上线了一个样本 Landing Page。再到 2008 年,他们做了那个非常著名的 4 分 38 秒的产品介绍视频。一夜之间,Dropbox 试用版的用户人数从 5000 人增长到 75000 人。最后成长为一家估值 140 亿美金的明星公司。

没有解决用户痛点,何来销量?创业者必知的痛点设计流程

总结:

发掘并把握好用户的痛点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搞定的,需要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市面上各类产品,不断的做头脑体操,同时多接触我们的目标用户,沉到用户之间,倾听他们的需求,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然后真正的给他们带去有价值的产品。

一个好的产品,一定的解决了市场上的某个痛点,而且是解决的效果是很好的,这就是要求产品要拥有优秀的用户体验

提示:一红策划作为一家全国专业的品牌营销策划机构,免费给企业和个人提供咨询策划服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