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 与秋慢慢老去

秋去冬来,

时光如梭。

踏一路轻盈,

置身层林尽染。

听,风的低语,

看,叶的飘零。

心头,亦无欢喜亦无忧。

静享时光的清宁。

夕阳中金色的叶子,

轻轻擦拭着

我们,

相拥而泣的泪水。

我担心你会

拂尘而去,

飞进

水中的月亮。

岁月荏苒。

不论叱咤风云,功业万丈,

还是平淡一生,岁月蹉跎,

那剪碎的光阴。

感悟而不感落;感恩生活,

享受美好,养性怡心,

荡涤浮华,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三毛曾言: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初冬十一月

霜满地,北风吹雪。

十一月,虽有寒冷,

亦不乏美丽与温暖,

立冬至,繁华尽藏。

水结冰,候鸟无踪。

瑞雪临,丰收可盼,

冬酿酒,入口香醇。

吹箫人去玉楼空,

肠断与谁同倚。

相思枫叶丹,山远烟水寒。

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灯暗秋衔壁,风霜客路长。

十一月,冬已临。

林经夜霜,燕去鸿归。

万树无多叶,千花试一枝。

静待今冬的初雪飘落大地。

纵然一夜风吹去,

只在芦花浅水边。

山晚云初雪,汀寒月照霜。

初雪为欢谣,再雪犹喜视 。

十一月那么美,岁月有去无回。

你所经历的,好坏都是风景。

莫道岁月晚,不蹉跎,不虚度。

任凭世间纷扰,静守岁月安好。

让我们以最明媚的模样,

从容的与秋一起慢慢老去

院角一丛菊,秀丽淡雅,

肥蟹蘸点醋,入口鲜而甘。

尝过鲜果,读几页《红楼梦》。

看宝黛酸酸涩涩的恋爱,

看众姐妹作画,写诗,

看一出悲欢离合,嬉笑人生。

我把三生石上的名片翻遍,

追寻这远涉三世的情缘。

我在风筝上题诗一篇,

让风儿带去我的痴情眷恋。

拥有一轮最亮的人格之月

春,江,花,月,夜

天地之间最美的意象。

霎时从故纸堆里发出光芒,

扑进了我们的眼帘。

叩问那轮青春的月亮。

陈后主《玉树后庭花》:

妖姬脸似花含露,

玉树流光照后庭。

描红点翠,堆香砌玉。

隋炀帝《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浮华荒谬,空虚无聊。

赵匡胤《日出》:

“未离海底千山黑,

才到中天万国明”

还有些许恢宏气魄。

明月之夜,是谁家游子

飘荡在一叶扁舟之中,

他家在何处?又是谁

伫立在那月明如水的楼头?

《春江花月夜》

如同光耀千古的一轮朗月,

照亮了初唐的路,

催生了诗国的灿烂。

华丽的青春外壳里,

隐藏着终极的感伤。

在神奇的永恒面前,

只有错愕,没有悲伤。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两句如奔腾的唐诗大河!

使得一首诗超越了诗,

抵达了另一个更高的山巅

——哲学的高度。

无论是初月的明媚

高月的皎洁,

还是斜月与落月的迷离缠绵,

抑或楼头月的徘徊。

镜中月的清影,

帘内月的倾注,

砧上月的流照,

无不打上情感的烙印。

从《诗经》至张若虚,

其间一千几百年,

没人把一轮江月写得

如此凄美多情。

南朝民歌和齐梁声律学,

经过多年的酝酿发展,

到了张若虚手里,

恍如金丹炼成突现奇光。

一个比陶渊明还要不羁的人,

半生漂流处处家,

心胸自比海岸阔的智者。

云游四方,不问世俗

也就成为他的一种内在的品质。

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

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

创造出了情景交融

玲珑透彻的诗境。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

春出现四次,

江出现十二次,

花、夜各出现二次,

月出现十五次,

江月连续重复三次。

江天一色无纤尘,

皎皎空中孤月轮。

写出了天与地的空旷与辽阔,

还写出了月亮的完美无瑕。

诗人用设问的形式来表达

他对时间和宇宙的思考。

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体悟,

发出了物是人非的感慨。

诗人面对光阴

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表现出一种迷茫,

一丝感伤。

作者写景的诗句一尘不染,

超凡脱俗。

一切都如心灵透明洁净。

那《春江花月夜》的诗魂

至今仍翱翔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并将永远照耀着中国的诗空。

楚大夫沉吟江畔,至死不诲;

陶渊明封印辞官,饮酒采菊;

朱自清拒绝美粉,毅然决然。

逾越了人格的底线,

心中的明月也笼上了

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

华歆醉心名利,汲汲富贵,

致使管宁割席,与之绝交;

扬雄趋炎附势,巴结王莽,

招来天下文人,千载鄙弃;

吴起为得将名,杀妻取信,

遭到世间百姓,万代唾骂;

把握人格的底线,

坚守心中的明月。

回溯历史的长河,

我们应拥有一轮

最亮最圆的人格之月。

作者简介

李家宁 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签约诗人,《大西北诗人》副主编。2017年登上《大西北诗人》《新诗百年•中国当代诗人佳作选》封面。省市诗联会员;2018年6月28日荣获第三届诗人节.端午诗会“十大桂冠诗人”称号。2018年8月17日荣获“‘策兰杯’全国最才华爱情诗人”称号!

文学评论著作《(红消香断)—李家宁品红楼》45万字。2014年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个人诗集《诗和远方》(古诗词600首现代诗200首,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

近期诗作发表于《中国诗歌文学精品》《中外诗人》《人民作家》《中国好诗词》《作家美文》《武汉文学》《湖北诗刊》《大连文学》《江南文学》《诗文艺》《都市作家》《世界诗人》《华文作家》《香港mAy文学诗刊》《中国诗》《中国爱情诗刊》《中国新诗百年大典》《新疆文学诗刊》《枫叶诗苑》《世文正能量》《大西北诗人》《少陵诗刊》《武夷》《闽北报》等纸刊及诗歌网络平台2000多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