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事情,家长有时候会觉得这是老师的不对,在处理问题的的时候就不愿意与老师协商。原本这些事情是可以和学校的老师沟通处理的,可家长却选择了曝光的形式,有可能导致校方的形象受损,最后会落到无法收拾的局面。

父母把孩子送到学校以后,难免会担心起孩子每天的在校情况。会担心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好好学习,会担心孩子在学校有没有好好吃饭。

而最为让父母担心的,莫过于孩子在学校是否会被欺负了。对于孩子被欺负这件事,有些父母的反应会非常大,有时候难免会发生处理不当的事情。

案例:

张琳是一名90后宝妈,性格比较大大咧咧,生的女儿也是大大咧咧的,在幼儿园上学的时候,还总喜欢和小男生玩在一起。

对于女儿的做法,张琳没有过多的去阻止,她觉得女儿和男生在一起玩,那是她的自由。可有一天女儿回来的时候,眼睛红红的。一开始女儿还假装没事,不管张琳怎么问,她都不肯说。

等再过了一会,张琳又问了一遍女儿,这个时候女儿才说出了原因。原来在学校课间休息的时候,她和几个男孩子在玩,和其中一个男孩起了争执,在争吵的过程中,那个男孩对她动了手,扯了她的头发。

到了第二天,幼儿园的老师让张琳来学校帮孩子办理退学手续,理由是因为张琳故意损坏学校的名声。

分析:

学校的这种做法,虽说有欠考虑,在没有沟通的情况下就直接让家长退学,不过张琳的做法同样是不可取的。孩子在校打闹,有时候是难免的,但把孩子打闹的事情归咎于学校的原因,未免过于绝对。

那家长与老师之间具体的都会有哪些错误的交流方式呢?

第一:不与老师沟通,在相关的社交平台上发有关学校的负面信息

有些家长,他不善于与人沟通,遇到一些学校的事情不知道怎么解决的情况下,他说不定就会另辟蹊径。比如在网上的一些社交平台上发布学校的负面信息,说学校不重视学生的教育,说学校不管孩子打架的事情等等。

原本这些事情是可以和学校的老师沟通处理的,可家长却选择了曝光的形式,有可能导致校方的形象受损,最后会落到无法收拾的局面。

第二:越过老师与校长谈

孩子在学校发生了事情,家长有时候会觉得这是老师的不对,在处理问题的的时候就不愿意与老师协商。而是越过老师直接找到了校长来谈,这样最大的问题就是老师的能力,会受到校方的质疑,这样老师不仅会感到很难堪,同时也会对家长产生看法。

孩子在学校遇到事情的时候,父母最应该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与老师沟通,看老师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这件事情,是如何来处理的。如果在与老师沟通过后,能够解决掉这件事情,就不需要越过老师找校长,也不用特意地在社交平台上去说学校的不对。

只有说在与老师协商无法处理的情况下,家长才应该去采取一些特殊的手段,以维护自己的孩子。

育儿问题洛妈教,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洛妈妈育儿堂,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