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郑清宽)

我叫郑清宽,是一名农民出身的土生土长的西畴人。我的简历,就是一个农民到书记的简历;我的人生,就是在扶贫战线奋斗了一辈子的人生。回忆曾经经历的扶贫工作,最难忘的无疑是在西畴工作的那段岁月,现将我任西畴县主要领导期间7年来的一些人生经历和思想感悟向大家做一个简要汇报,以加深大家对西畴这片边陲热土的认识,加深对西畴精神的理解。

首先说一说西畴精神那四句话的来源。

我任职西畴县代县长的1990年,西畴的贫困人口占总人口的87.4%,农民人均有粮224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91元,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总面积1506平方公里,裸露和半裸露的熔岩面积占75.4%,人均耕地只有0.8亩,这就是西畴县的基本县情。4农村群众缺粮、缺水,衣不蔽体、房不遮风雨的情况较为普遍。全县人民的生产生活,面临着严峻的困境。任职之初,有三件事情深深刺痛了我。

第一件事就是群众搬迁的事情。我当代理县长没多久,接到的第一件情况反映就是群众搬迁的事情,董马乡有几户人家,因为当地石漠化严重,难于生存下去,有人介绍说外面有好在的地方,可以搬出去,他们把家里的猪牛卖了,装着点钱就搬出去。但是出去没多久又回来了,中央1989年1号文件有个明确规定,加强农村生产责任制,农民实行定居固耕,严禁毁林开荒。没有承包地,不能开荒,自然就在不住了,只能跑回来。人出去以后家里就是一个空壳,现在回来要吃饭没得饭,要耕地没得牛。出去打工吧,没有去处。打工无门,搬家无路。出路在哪里呢?

第二件事情是下乡调研普九看到的场景。那是1990年十月深秋季节,我们来到柏林乡马蹄寨村公所莲花塘小队,这是一个苗族村寨,入户到苗族群众侯廷明家了解情况,一家四口人,住一间破烂又矮小的茅草房,面积十五平方左右,除了家门口挂着一笼雀之外,可以说家徒四壁,一贫如洗。没有板凳坐,只有火塘边横着一块油亮的木板,锅里煮的是包谷拌瓜菜。女主人不懂汉话,村上人翻译说,因为家里没有盐巴吃了,男人去帮人换盐巴去了。家有两个娃娃一个6岁,一个3岁,都没穿衣服裤子,从脸到脚,除了肚皮上因为流口水印出的一条白线外,全身都是黑黝黝的,转动着的眼珠流露出胆怯、木然的神色。看到这样的场景,心里十分难受。我问群众这样的情况还有多少,村干部说还有五六家。后来几天都睡不好觉,一想起就心酸,眼泪就情不自禁往外流。建国40年了,人民群众还有那么多人吃不饱饭、穿不暖衣,住不好房。如果是为了过过官瘾的话,倒是可以不管那么多,混几年算几年。但是,想到人民群众的生活面貌,心里就很不是滋味,既然党培养自己多年,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无论担子多重,这个担子总要扛起来。如果不能为人民群众做点事情,怎能对得起党和人民,正如一句名言所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西畴人民的普遍贫困,激发了自己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作为一个领导干部的责任感、使命感!

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大家熟知的外国专家对西畴生存状况的判断。1991年4月,由云南省zd55咨询公司专家队队长陶启堂率领的中外专家组到西畴考察1881项目选址,考察结束在县上交换意见时,澳大利亚专家费立波(全名菲利普·本鲁恩)说,西畴的石漠化情况十分严重,基本失去了人类生存条件,最终项目选址没能落脚西畴。听了他这番话,大家当时都很气愤,觉得有贬低污蔑之嫌,只是出于对专家和客人的尊重,没有跟他理论。但过后县领导班子冷静分析,觉得他说得还是很客观,对我们认识国情县情大有帮助。如果西畴的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确实是会失去人类生存条件。这就逼使我们自己要想办法,找出路。后来的“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种紧迫感,可以说是对外国专家的评价的一种回答。也是对我们所面临的自然生存困境的一种挑战,一种宣誓 !

面对群众普遍的贫困化和自然普遍的石漠化这双重的生存困境,面对搬家也无解不搬也无奈的尴尬,西畴怎么办?我们怎么做?突破口在哪里?当时正值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时候,我们认为,要解放思想,首先就要看这片天、这片地到是什么样,只有实事求是,思想才能大解放。1990年,省上号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我们就抓住农田水利建设的机遇,把上级的政策和西畴的情况结合起来,找准一个突破口,从加强农田建设这一块来想办法解决群众的生存条件。1990年下半年,我们就开始筹划搞炸石造地试点。由于石漠化严重,搞农田建设不像其他地方,锄头就可以挖成田,这个地方要炮才能炸出来。在讨论时大家一致的意见是试点不能整多,整多了一是没有钱,二是整多了没有经验怕管理不好。于是试点就定了两个,炸石造地的点就定在蚌谷乡木者村的摸石谷,坡改梯的点就定在兴街镇的龙平办事处。有次我和县委书记王发龙去看摸石谷炸石造地试点选址情况,在车上我建议说,我们现在有了一个突破口,还要有点口号,船夫拉纤时有号子,大家才能齐心协力,我们要把群众的精神鼓舞起来,要把他们的内生动力激发起来,也要有一个口号。当时,我就说:“因为搬家没有门,打工没有路,要想改善自身的生存条件,就要教育群众,搬家不如搬石头。”书记听了说:“要得,再加一句,苦熬不如苦干。”这两句话就在车上这么商量定出来了。有一次去书记办公室汇报八五规划,王书记又提起口号的问题,我说,个人觉得这种表述还不全面,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只说出了现实生活,还要再有点增强紧迫感的话,把群众心里面的热情点燃,把紧迫感树立起来。他说:“是不是加上变等靠要为干靠要?我们是穷县,创业阶段不要点是不行的。” 他的话点醒了我,我思考了一下说:“是否改成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他把四句口号重复念了一遍,一拍手:“要得,就这样定了!”这四句口号就在这种特定环境下这么产生了。突破点和试点确定了,口号亮出来了,钱怎么办呢,虽然说当时省上号召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但是资金相当少,去州上要州上也没得指标。我就只能跑到省上,在昆明人门两生,跑了几个部门,四难现象较突出。最后找到了农业厅的农建办,遇到了一个有情人——农建办的主任,我跟他汇报西畴请求支持开展农田建设的情况。说尽千言、诉尽衷肠,终于感动了他,挤给农田建设项目300亩,求得真金45000元。拿了这笔钱,我们就开始建设试点了。在蚌谷乡木者村摸石谷点响了开山炸石、垒土造地的第一炮!

试点成功后,省、州的农业部门实地调研后,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此之后,投入不断增加。1991年10月县委政府召开农田水利建设县、乡、村三级干部会议,会议在总结蚌谷试点经验的同时,在全县进一步喊响“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口号,掀起大干农田建设,修建乡村公路热潮。为把此项工作推向高潮,91年11月县委政府出台了农田建设6421的两项补助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为不断推动和促进西畴山、水、田、林、路、电、村的综合治理,为群众改善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摆脱贫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3年5月31日,省委书记普朝柱同志来文山视察,专门听了我就西畴炸石造地大搞农田建设的情况汇报,书记听了很兴奋,连连称赞说:“不错不错,西畴喊响的四句口号,符合西畴实际,西畴的经验值得推广。”

1995年12月16—18日,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文山召开,会议把西畴炸石造地大搞农田建设的点作为会议参观交流的现场,在18日的总结会上,省委领导说:“西畴‘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这四句话体现的是‘西畴精神’,蚌谷炸石造地,把石旮旯地变成三保地,这是蚌谷之路,是岩溶地区大干农田基本建设的一条路子。”号召全省学习西畴精神,走蚌谷之路,正式把西畴的四句口号上升为“西畴精神”,这就是 “西畴精神” 四句口号的背景和来历。

其次,简要谈一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想

通过实践的检验,我认为“西畴精神”具有“四性”,即四个特殊性。一是深刻涵盖了党委政府的主导性,共产党最大的优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各级地方党委的优势是主导、引导、指导好当地的建设和做好当地的事情,这就是它体现出的主导性;二是内涵着群众的主体性,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英雄,无论做什么事情,唤醒和激发了人民群众超越困境、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没有攻克不了的贫困堡垒,就没有创造不了的人间奇迹!三是全社会的参与性,除各部门相互配合,农业、水利、宣传等职能部门外,还需广大干部、职工、人民群众等全社会共同参与;四是实践性和创新性,一项决策的做出与一项活动的开展都要通过实践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把党的方针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是否落得了地、生得了根、发得出芽、开得出花、结得出果。西畴的四句口号之所以能上升为精神,之所以能不断巩固成果,不断发展创新,除了它落得了地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县委政府一届接着一届干,换人不换思路,在巩固成果的同时不断扩展、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后来的 “六子登科”治理石漠化;“五龙治水”破解饮水难;“四轮驱动”破解出行难;“三宜”乡村建设破解居住条件难等创新模式,闯出了符合石漠化地区发展实际的脱贫攻坚路子,这都是“西畴精神”开出的花,结出的果,也是在扶贫攻坚决胜阶段西畴精神最值得我们去弘扬光大的原因。

28年,弹指一挥间,回首往事,岁月峥嵘;展望未来,风光无限。最后,请允许我用自己创作的一首小诗来表达此时此刻我的感想,结束我今天的汇报——

忆往昔,石漠重化骨耸然,三缺六靠心难安。

山穷水尽疑无路,四句口号换河川。

颂今朝,西畴精神放光芒,地球癌症有妙方。

兴县富民美山水,勇往直前奔小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