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到这个剃头挑子,咱就得说说一头儿热这事儿:剃头匠的家伙儿,无外乎剃刀、围布、剪子、磨刀布、梳子、镜子等工具,和板凳、脸盆、炉子等大件儿。北京有句俏皮话儿,叫“剃头挑子一头儿热”,指的其实就是一厢情愿。

北京有句俏皮话儿,叫“剃头挑子一头儿热”,指的其实就是一厢情愿。好比俩人搞对象,人家本来不想跟您搞,可您是上赶着、巴结着追着人家,您这儿一腔热情,人那边儿是冷冰冰,这就可以说成“剃头挑子一头儿热”。那么这句话是怎么个来由呢?来自于过去的剃头匠,旧社会有很多剃头匠是挑着挑子走街串巷的,而他那副挑子,真的就是一头儿热。

剃头这个行业在我国的历史其实并不长,您都知道,中国古人是不剃头的。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别看头发长您自己脑袋上,但您是没有“权利”随便去掉的。有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恐怕您也都听过,就是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行军打仗途中,曹操下令:谁毁坏了庄稼、要杀头。可偏偏自己的马惊了,踩坏了很多庄稼。怎么办?自己下的命令,自己不遵守?那不是啪啪打脸吗?再说也难以服众啊?可他是最高领导人,谁敢砍他呀?

于是曹操做了个高姿态,拉宝剑要自己抹脖子。结果被郭嘉拦住了,说古有“法不加尊”的规矩,再说您要是死了,谁带领我们创业呀?于是曹操说:既然法不加尊,我不能死,但是我也不能自违军令,今“割发权代首、并传视三军”,以正军法。说白了就是割一缕头发代替脑袋,虽然曹操有点儿“就坡儿下驴”的嫌疑,但由此也足见古人对头发的重视。因为在古代,割头发真的是种刑罚,叫髡(音同“昆”)刑。古人是至死都不会割短头发的,所以不论男女都是长发。

什么人才是短头发您知道吗?奴隶(当然出家人也剃头,但那是特殊情况,不在讨论范围之内)。被罚为奴的人就会对其施以髡刑,无论您什么身份、什么发型,一头长发起码还是个正常人,而短发被视为低贱的象征,那真是走的街上都抬不起头来。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剃头的呢?清朝。满清入关后推行剃发令,强制全国人民改成满族传统的“金钱鼠尾式”发型,特别是男的,一律剃头梳辫子。

并声称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就在那时,剃头挑子才算正式诞生,而且那会儿的剃头匠都是官差(中国第一个理发店由奉天府(今沈阳)建立),剃工挑着挑子到处给人剃头,挑子上不光有剃头的刀,还有杀人的刀,你不剃头就要你命,为此也确实死了不少人。后来剃头就成了一个行业,老北京视之为七十二行之一(所谓的老北京七十二行,跟三十六行、三百六十行的称呼一样,都是虚数)。

再后来“剃头的”几乎就没人叫了,叫理发店、美发厅、发廊、如今又开始叫造型中心,还有什么新鲜前卫的称呼我就不知道了。这其中唯有理发二字不算新兴词汇,因为我国很早以前就有理发师。有段相声叫《同仁堂》,虽然主要唱数来宝,又以同仁堂为主,但其中也提到过剃头棚,说剃头的奉罗祖为祖师爷。这还真不是艺术加工,纪晓岚在他的《乌鲁木齐杂记》(纪昀曾经被发配到新疆)中说:“剃工所奉神曰罗祖。

罗祖是唐朝人,传说曾为唐玄宗“整顿龙颜”,被尊为“师傅”,所以剃头业奉他为祖师爷(此外还有其他传说,同时另有一说吕洞宾是剃头业祖师爷)。古人虽然不剃头,但是也需要整理头发。从远古时期,理发师这个职业已现雏形,因为伏羲氏便已就已不再散发、而开始椎髻,传说有专人为他整理头发;到了汉代开始出现了以修理头发为职业的工匠;两晋南北朝时期,南梁的贵族子弟都剃面理发,于是,专职理发师这个职业问世了,不过当时还叫“栉工”(栉、音同质,一种古老的梳头发的用具);

宋朝,理发二字已见于文字记载。不过那时候是真的是“理”发,整理头发、而不是剪发、剃发。直到清朝,男子要刮掉前额部分的头发,老北京叫“刮月亮门儿”,于是才有了剃头业。旧时北京的剃头匠本地人少,大部分来自宝坻县。由于卖的是手艺,算是小本儿经营,因此少有租门脸儿雇伙计的,支个棚子等主顾“上门”的已然算“坐商”了,大部分都是挑挑子走街串巷。

老北京的剃头匠不吆喝,手里有专用的响器,估计您也见过,跟个大镊子似的,两根铁条、略有弧度,一头儿焊接在一起,另一头儿微合,左手拿着它,右手拿个大铁钉子,插到铁条缝隙之间,用力往上一挑,发出当啷一声,接着是铁条颤动、嗡嗡之声不绝于耳,传得很久、很远。好几年前,有一回听电视里某“民俗专家”(是谁咱就甭点名儿了)解释说:这是老北京的“货声儿”、这东西有个学名儿叫“报君知”。要我说呀,不知道哪儿冒出的专家出来蒙事。

您未免太“谨慎”了些!所有买卖人的吆喝、包括打响器(比如卖香油的敲梆子、收旧货的打小鼓儿)都叫报君知,这是个统称,您这么说倒是错不了。其实人家有专用的名字,叫“唤头”,顾名思义:呼唤您过来剃头。而且这东西有规矩,唤头一尺二寸长,铁钉子五寸。再者这不能叫“货声儿”,可以说是剃头的叫卖声、或叫市声——市井的声音,因为剃头匠卖的是手艺,没有货物出售,所以不能叫货声儿。

说到这个剃头挑子,咱就得说说一头儿热这事儿:剃头匠的家伙儿,无外乎剃刀、围布、剪子、磨刀布、梳子、镜子等工具,和板凳、脸盆、炉子等大件儿。一条扁担,这头儿是一个红漆方凳,凳腿间是个三屉柜,最上面的抽屉是放钱的,有的还上锁,怕的是有坏人趁着不注意拉抽屉偷钱。那钱怎么放进去呢?来回开锁多麻烦呢?有主意,在凳子面上开个小方孔,清朝不花纸币,都是铜子儿,您剃完头了,起身给钱,他接过来顺手就从凳面上的小孔里塞进去了。

第二、三个抽屉就是放各种工具的。扁担的另一头儿是个长圆笼,笼里有一个小火炉子,可是点着了的,为的是烧热水,给顾客洗头净面。所以挑子的一头儿老是热的,因此留下这么句话:剃头挑子一头儿热。清朝以后,到了民国时期,人们把辫子剪掉了,发型也开始多起来,像什么光头、平头、背头,还有什么一边儿倒、中分、偏分、三七分,甭管是不是那年代的发型吧,反正是多了,剃头匠的生意好做了,理发店、美发店(因为有烫头的了)开始多了,师傅带徒弟、雇伙计,行业相当于发展壮大了。

但是剃头挑子依然还有。除了刚才说的那些“日常”工具以外,剃头匠必备的还有拔火罐儿、掏耳勺等,因为过去剃头匠的主业是剃头和刮脸,还有很多副业,包括拔罐子(这项在澡堂子进行的比较多)、掏耳朵、剪鼻毛、清眼目、修整眉毛和胡须,另外还有肩颈按摩(包括面部和背部),老北京叫放睡。至于老的剃头业全国上下是不是一样,我没去考证,别的地方咱不清楚,所以在这儿只说老北京。然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传统剃头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许有些地方还保留着掏耳朵、刮脸等服务项目,但“剃头”彻底被现代美容美发所代替。

前些年还有个叫靖奎的老人,九十多岁了还坚持着给人剃头,为此还专门拍了一部电影,就叫《剃头匠》,他也号称北京最后一位剃头匠。如今在街边儿、市场、或小区门口还能见到一些流动的理发摊儿,但也大多是骑着自行车来、后架上放个电瓶,使用的基本都是电推子。延续了三百年的剃头挑子几乎完全绝迹了,很多年轻的小朋友们甚至不知道“唤头”是个什么东西,只留下这么句话:剃头挑子一头儿热。

注:插图及封面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