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五月是春夏之交,气温明显升高,同时雨天天数亦有增加,气候多为闷热、潮湿,需注意预防肠道传染病。5月也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家长应时刻关注孩子的身体情况,预防手足口病。月初正值“五一”小长假,外出旅行时需注意饮食卫生,谨防“病从口入”。

欢度假期,注意旅行健康

五月份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高发时节。外出旅游时首先要注意安全饮食,防止“病从口入”,应确保饮食清洁卫生,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不吃流动摊点出售的食品,特别注意不要食用生的或半生的海水产品。此外,旅途中进食的数量和时间要尽可能保持个人平时的习惯和规律,勿暴饮暴食。饱餐后不宜立即进行登山、游泳等剧烈活动,以免引发急性阑尾炎、胃肠道痉挛和梗阻等意外。患有心脏病、肺病、哮喘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患者,切忌进行激烈运动,例如水上、高空活动。外出旅游时可根据各人体质状况,随身携带一些应急药品(如创可贴、防暑药、止泻药、降压片、救心丸等),以便发生意外时进行应急处理。

手足关注口病流行高峰,加强防范

5至7月是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症状以手、足皮肤疱疹和口腔黏膜溃疡为主,常见于5岁以下儿童。目前手足口病尚无特效药物,所以接种疫苗是预防手足口病的重要手段。

肠道病毒传染性强,隐性感染比例大,传播途径复杂,传播速度快,容易引起暴发或流行。科学预防手足口病需遵循“洗净手、勤通风、喝开水、吃熟食、晒衣被”十五字方针,注意个人卫生,手足口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当孩子出现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确诊患手足口病后需隔离,在完全恢复正常1周后才可返校。

关注碘缺乏,远离烟草

5月15日是全国防治碘缺乏病宣传日。碘缺乏病是由于碘摄入不足而引起的疾病,缺碘会造成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最大的危害是影响儿童、青少年智力发育,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孕妇缺碘除造成早产、流产和先天畸形儿外,更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目前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是全民食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是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肺气肿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重要诱因,吸烟者更易感染结核病和肺炎等传染性疾病。同时,二手烟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二手烟草烟雾中含有数百种成分对人体有害,其中至少含有69种致癌物。室内全面无烟是免受二手烟危害的最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