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手游那点事”(ID:sykong_com),作者:shadow,36氪经授权发布。

如果有人宣称:女性玩家正在撑起国内游戏市场的半边天,或许有人会觉得过于夸张,但从用户规模来看,这种说法完全没有问题。据游戏工委发布的《2019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国内女性游戏用户规模已经突破3亿人,占游戏用户规模的46.2%。

近些年,几款代表性作品所取得的市场成绩,证明女性用户同样具有不容小觑的消费能力。逐渐显现的市场前景,让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将更多的关注投向这个新兴的游戏市场。

女性向市场仍旧可视为一片蓝海,但具体到某些题材情况却又有点不一样。换装领域,叠纸的《暖暖》系列占据着不小的市场份额;乙女向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为《恋与制作人》;而宫廷类题材,比较有代表性的则是玩友时代及其最新的代表作《浮生为卿歌》。

《浮生为卿歌》于去年12月31日正式上线,将其看成2020年第一款爆款女性向手游貌似也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有意思的是,其“爆款”潜质却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才开始逐渐显现的。

据七麦显示,《浮生为卿歌》上线第一天在国区的畅销排名远在200名之后,随后几天攀升到40名左右,并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基本保持在这个水准。这个成绩并不算差,不过与“爆款”还是有点距离。

但是在上线近一个月后,《浮生为卿歌》却开始发力,并且以大概每月上升10名的速度,在畅销排名上一路稳步前进,最终在4月7号闯入Top 10。这个成绩,说明该作得到了市场的认可。

从某些方面来看,《浮生为卿歌》能有如今的成绩其实并不奇怪。事实上,《浮生为卿歌》并非玩友时代第一款取得商业成功的古风养成游戏,早在之前就有几款同类题材的游戏也有不错的市场成绩。

1.女性向老牌厂商,已推出多款市场表现不俗的产品

关注过女性向游戏市场的朋友,应该会对玩友时代有所了解,因为其在该领域也算是老大哥级别。在《浮生为卿歌》上线之前,玩友时代就已经推出过几款同类题材的游戏,其中不少都取得了不错的市场成绩。

(熹妃传)

例如15年6月上线的《熹妃传》。该作是玩友时代仍在运营的几款古风题材游戏中资历最老的,上线第一年的畅销成绩基本维持在Top 40左右,接下来的4年也基本维持在Top 100左右。

16年7月发布的《京门风月》势头十分强劲,上线前期便闯入畅销Top 10,并维持该成绩近一个月。

(熹妃Q传)

一年多之后,《熹妃Q传》于17年9月正式上线。该作是《熹妃传》的Q版3D化,可以看作是玩友时代在《浮生为卿歌》之前,首次的3D化尝试。有意思的是,该作的畅销成绩第一年大概维持在Top 50的位置,随后不断爬升,并在18年5月份闯入Top 20。

此外是18年3月份上线的《宫廷计》。该作为《熹妃传》的续作,故事之间接续前者展开,市场表现也不错,第一年基本维持在Top 40的位置。

《浮生为卿歌》的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玩友时代在该品类不断积累后才取得的成果。对于了解过以上产品的人,也许会更加认可这种看法,因为这些产品与前作的传承关系十分明显,并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

2.系列传承,扬长避短

从《熹妃传》到如今的《浮生为卿歌》,如果玩家对玩友时代出品的这一系列古风养成手游有所接触,就会发现这些作品有许多东西是一脉相承的。

首先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这些游戏在剧情上都采用了双线叙事的方式,玩家在创建角色时,不同的性别会导向不同的故事线,并且两条故事线的区别较为明显。《熹妃传》中,女性角色走的是后宫线,而男性角色则是官场线,同时这两条线彼此又有所交集。

除了《熹妃传》,其他几款作品同样采用双线叙事、“女宫男官”的模式。在《浮生为卿歌》里,女性角色是一位因刺绣技艺高超而被举荐进入都城尚服局的女官;男性角色则是亲王。本次两条线的交集更加明显,虽然发展方向不同,但两者目的一致,而且还可以互相攻略。

另一个则是战斗系统。上述产品的战斗系统从《熹妃传》一直沿用到了《浮生为卿歌》,不同作品虽有不同程度的改进,但基本框架没有大改。从角色的职业选择、等级装备、到随从养成,再到阵容搭配、以及较休闲的回合制战斗模式,这些都基本得到保留。

同时,整个系列的一些核心玩法也被保留了下来,例如玩家品阶(模拟古代官阶或后官等级)系统、根据玩家品阶高低可对其他玩家采取不同行动的职权,以及换装系统(服装评分在这一系列作品中一直是玩家升级品阶时的重要考量方法之一)。

在笔者看来,玩友时代这些作品对前作的继承,让游戏得以扬长避短。系列继承了剧情为重的理念,是扬长;继承了战斗为轻的理念,则是避短。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能够展现细腻情感的游戏剧情会更加吸引女性玩家,游戏相关评论基本以剧情探讨为主是最好的证明之一。

3.不断进步的画面和游戏氛围营造

在继承的同时,每一作也都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尤其在画面表现力方面,每一作新品都有较为直观的体现。比如《熹妃Q传》与《熹妃传》,前者就是后者的一次3D化升级,虽然是Q版形象,但3D人物及场景建模所展现出来的效果与原本纯2D的画面还是有不小的区别。

到了《宫廷计》,游戏虽然回归了2D画面,但是在其它方面进行了弥补。游戏在开头便用一段高质量的CG吸引玩家的注意;正式进入游戏后,相较之前的作品,该作终于允许玩家在地图中自由探索,对比以往只能在见到几个固定场景的情况,倒也是一种表现力上的提升。

(宫廷计)

如今的《浮生为卿歌》在画面表现力方面更进一层,画面在保留系列唯美古风的前提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3D化。玩家在创建角色时,终于拥有了功能强大的捏脸系统,除了脸型,还有眉毛、眼睛、鼻子、嘴巴和妆容等可供调整的细分项。

游戏的人物和场景建模精度足够高,古风元素的展现也较为考究。更重要的是,该作与《熹妃Q传》限制玩家行动不同,允许玩家在整个立体化的世界中探索,无论是皇城街道还是宫廷园林,玩家终于可以近距离感受这些典雅庄重的古风建筑的风采。

《浮生为卿歌》的画面水平,甚至与当前一些主打画面表现力的MMO有得一拼。随着技术力水平的提升,系列作品除了在画面表现力上下功夫外,对古风氛围的营造也在不断进步。

《熹妃传》一开始较为单调的战斗和换装升级品阶机制,到《浮生为卿歌》里,品阶考试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不仅形式更为多样,有知识问答、连线、解密、换装、战斗等玩法,并且为了渲染氛围、增强代入感,这些考试题目与游戏题材的关联度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此外,地图中的互动元素也更为丰富,整个地图并非全是华而不实的场景堆砌,玩家在某些场景下能与物品进行互动,例如遇到秋千架,玩家可以停下来荡会儿秋千。就体验来看,《浮生为卿歌》更像一款以剧情为主的MMO。

结合上述几款产品来看,不难发现玩友时代研发该品类的产品时,都有一个较为明确的打法思路,即重视剧情,轻量化战斗玩法,以提高整体的画面表现水平为主要突破方向,同时辅以一定的细节优化。从几款产品的市场成绩来看,这种打法思路无疑是正确。

4.女性向市场前景仍旧十分广阔

如前文所述,《浮生为卿歌》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玩友时代多年来在该领域的尝试,使其对宫廷养成类游戏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并确立了一条较为明确的品类进化之路,最终催生出了这款新的女性向爆款。

当然,在考虑《浮生为卿歌》自身因素的同时,外部市场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浮生为卿歌》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占尽。

虽然前面的报告显示国内女性玩家的人数占比已经到达46.2%,同时某些游戏也证明了女性玩家的消费力,但该报告也指出,2019年女性用户贡献的实际市场销售收入占比只有22.8%,不足整体游戏市场收入的四分之一。

以上两个数据巨大的不对等,说明当前女性向游戏市场的潜力还远没有被激发出来。报告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优质品类数量较少;二是该市场的企业马太效应明显;三是游戏精品化拉长游戏开发周期,且当前针对女性游戏用户的产品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笔者看来,除了玩友时代多年来在该品类的尝试使其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市场的打法思路外,上述三个原因也是《浮生为卿歌》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外部因素。

在古风养成这个领域,玩友时代出品的一系列相关游戏基本都是品类中的头部产品,市面上同类型的优质产品较少,能与之竞争的对手并不多。

另一方面,古风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曾红极一时,用户基数十分庞大,作为较早进入该领域的厂商,玩友时代已经用一系列产品吸引到了相当规模的用户,后来者要想挑战其地位并不简单。

最后是游戏精品化,这是整个游戏市场的大势所趋,女性向游戏同样不例外。然而,如果不是有足够的积累和实力,想要制作一款精品化的游戏又谈何容易?当同类竞品缺失,庞大的用户需求又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更加精品化的《浮生为卿歌》也就不难得到用户的青睐。

总的来说,《浮生为卿歌》的成功,在于多年来的经验积累让玩友时代探索出了一条符合该类市场需求的品类进化之路,同时得益于市场条件的加持,游戏最终厚积薄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