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认为诸葛恪的死是孙峻策划的,但诸葛恪是死于自己的目中无人与孙峻关系不大孙峻只是一个推手,孙峻杀害宗室,杀害孙和也是为自己肃清诸葛恪留下的后遗症合情合理,在此之中我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孙峻执政的时候老百姓虽有怨言但没有起事,军中将领也没有那个发生兵变,更没有将领投靠魏国,最重要的是他对同为托孤大臣的滕胤足够的尊重这点可见他的政治头脑还是有的。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实际在朝廷上也就诸葛恪,滕胤,孙峻三人把持(这三人多多少少有点亲戚关系),而诸葛恪也没有让自己的伯乐孙峻失望,一开始处理政务也是一流可谓是布施德政,民心所向。

说起三国中当哪国的太子是最憋屈的,想必吴国的太子们排第一也就没人排第二了。自孙坚给袁术打工以来孙家的长子们都没什么好下场在没建国以前作为长子的孙策被刺杀了,到孙权建国之后原本的太子孙登英年早逝了,后来孙和当太子时候干脆和自己的兄弟两人互怼双开了。再到孙休当皇帝吧,干脆让孙皓当皇帝。可见三国时代吴国的太子可谓是高风险职业,然而在吴国除了高风险太子之外还有一个高风险的职业托孤大臣,而在吴国历史上有位托孤大臣可谓是最奇葩的托孤大臣他就是孙峻

孙峻:孙吴奇葩的幸运权臣

比起魏蜀托孤大臣来说,东吴这哥俩可以讲是英年早逝

伯乐弑马

孙峻字子远,是孙坚弟弟孙静的曾孙子,作为孙家子孙可谓是继承了家族优点三国志记载:“少便弓马,精果胆决。”可以说孙峻是个做事精明果敢、胆大决断换成现代来看孙峻这性格的确像是做大事的料,因为宗室的身份很快孙峻就顺利入朝为官节节高升最后在孙权末期成为侍中。在孙权病重期间跟大众讨论谁可以成为托孤大臣,所有人都说是诸葛恪。而孙权担心诸葛恪刚愎自用觉得不合适(可见晚年的孙权虽然昏庸,但是在用人上面确是很清醒的)。而这时孙峻做了这辈子最正确的两件事之一——力保诸葛恪,因为是宗室而且又是少壮派深得孙权信赖,可以讲孙峻就是诸葛恪的伯乐。孙权最终定下诸葛恪、孙弘、滕胤、吕据以及孙峻为托孤大臣(事实证明孙权是个政治天才,蜀国两个结果诸葛亮胜利,魏国两个结果司马懿胜利)。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实际在朝廷上也就诸葛恪,滕胤,孙峻三人把持(这三人多多少少有点亲戚关系),而诸葛恪也没有让自己的伯乐孙峻失望,一开始处理政务也是一流可谓是布施德政,民心所向。只要他一出去老百姓想一睹他的风采有点像今天的“韩流”(于是罢视听,息校官,原逋责,除关税,事崇恩泽,众莫不悦。恪每出入,百姓延颈思见其状)。在军事上可谓是获得了史诗大捷,在东兴之战中,成功抵御司马师的进攻,更暴揍了在魏国堂叔诸葛诞(这一仗对司马师的负面影响很大,以至于他不得不把弟弟司马昭贬官来平定朝野议论,后毌丘俭、文钦讨伐司马师的罪状之一),一战封神。这时的诸葛恪估计真飘了,开始目中无人学起他二叔诸葛亮北伐,不顾朝野上下的反对起兵20万北伐,但作为他的伯乐孙峻却强烈支持(毕竟自己选的人)。结果诸葛恪大败而归,这次败仗可以讲把诸葛恪打到了底谷,不仅老百姓埋怨他,军中朝中都有人抱怨,而诸葛恪不以为然准备继续北伐还埋怨东埋怨西的,最后埋怨到孙峻的头上。因此孙峻为了顺应各方意见就与孙亮商议除掉诸葛恪,最终作为伯乐的孙峻除掉了千里马诸葛恪。作为亲家的滕胤看到诸葛恪一家被除了准备辞职了,孙峻再三挽留,虽然两人内心不融洽,还是表面和气,还给滕胤加官晋爵(从这里可以看出孙峻在政治上很有头脑,因为自己没有声望只能靠滕胤这有声望的人来镇场面)。

孙峻:孙吴奇葩的幸运权臣

诸葛恪之死与孙峻无关,实则咎由自取

人模狗样

在诸葛恪被杀之后,孙峻也开始肆无忌惮的开始处理政务为了给自己增加声望开始玩严刑峻法这一套(曹操和满宠表示小伙可以)。然而孙峻并没有满足这一切此时他开始了他自己“人模狗样”史书记载是“奸乱宫人,与公主鲁班私通。”至于为啥跟自己的大姑妈乱伦呢?我想孙峻与自己的大姑妈是相互利用的。因为孙鲁班的女儿全氏是孙亮的正室也就是全家(孙鲁班的丈夫为东吴名将全琮,因此也被称为全公主)与孙亮联姻。而之前二宫相争(南鲁党争)

孙鲁班的丈夫全琮又是铁了一派的鲁王党的。所以她又用诬告的方式废了孙和除掉了孙和的母亲王夫人。在全琮病逝之后跟孙峻勾搭上了,而孙峻则希望借助大姑妈将来外戚的身份让自己有足够声望。事后孙亮也果然顺利登上太子之外,虽然中途孙权又想立回孙和当太子,结果被孙峻和孙鲁班阻止了。由于诸葛恪被杀之后其党羽众多典型的就是废太子孙和他的王妃张氏是诸葛恪的外甥女这下可好了由于大姑妈的枕边风一吹外加害怕诸葛恪的党羽报复,干脆快刀斩乱麻赐死孙和,这下孙峻把自己给坑了孙和可谓是受民众爱戴,先太子孙登评价孙和:皇子和仁孝聪哲,德行清茂,宜早建置,以系民望。五凤元年,当时的吴侯孙英密谋准备刺杀孙峻,然而幸运的是孙峻提前得到消息处死孙英。次年,毋丘俭、文钦反叛司马师,毋丘俭将两个儿子作为人质希望吴军为外援,而此时的孙峻一门心思在国内朝廷之上,为了装装样子带着一万人去当当援军顺便趁火打劫。那曾料到司马师为了讨伐寿春派出了“大魏后期全明星“阵容结果是接了文钦,赔了留赞无功而返,之后孙峻可谓是经历大大小小的刺杀,其中有一次可谓是最危险的一次:当时蜀国的使者访吴,孙仪、张怡、林恂等企图借会见蜀使之机杀死孙峻。事情败露,孙仪等自杀而亡,但这是孙峻的大姑妈又不安生了,之前诬陷孙和的时候她原本想拉拢自己的妹妹孙鲁育一起,然而孙鲁育以女子不干政为由拒绝因而怀恨在心,又吹枕边风给孙峻,孙峻想有没多想一并办了,可想而知孙鲁育含冤而死。但孙鲁班还想要杀了孙鲁育的女儿当时的琅琊王孙休的正室朱夫人(因孙鲁育嫁给朱据为妻,又被称为朱公主)。这时孙峻做了这辈子第二个正确的决定——放了朱夫人,原因很简单朱据的两个儿子是他们的亲信,而且他们家和朱家有联姻孙峻本人也没真的头脑发混,最后放了朱夫人。至此“人模狗样“的孙峻和他的大姑妈可以说把朝廷上上下下控制的死死的,有了内政上的“成就”,自己又幸运的躲过刺杀让他觉得可以在军事上大展宏图。

孙峻:孙吴奇葩的幸运权臣

得意洋洋的孙峻没想到他第一次北伐却是他最后一次

莫名其妙的去死

在文钦等人的怂恿下,孙峻也准备北伐。而在之前原本孙峻想筑广陵城,朝中大臣都知道这不可能实现但怕他都不敢说,也就滕胤说了两句,不听结果筑城失败。因此派遣文钦与吕据、车骑将军刘纂、镇南将军朱异、前将军唐咨从江都进军淮泗一带,出发之前当然要去劳军来到石头城去军营巡视,结果来到吕据的军营,看到他的士兵整整齐齐而且威武,非常讨厌称心痛走了,当晚就去世,享年三十七岁。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

孙峻:孙吴奇葩的幸运权臣

幸运的孙峻以一种幸运的方式去世

客观的评价孙峻他在孙权之后那帮宗室里面算是有能力的一个,勉勉强强及格。很多人认为诸葛恪的死是孙峻策划的,但诸葛恪是死于自己的目中无人与孙峻关系不大孙峻只是一个推手,孙峻杀害宗室,杀害孙和也是为自己肃清诸葛恪留下的后遗症合情合理,在此之中我们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孙峻执政的时候老百姓虽有怨言但没有起事,军中将领也没有那个发生兵变,更没有将领投靠魏国,最重要的是他对同为托孤大臣的滕胤足够的尊重这点可见他的政治头脑还是有的。当然孙峻最大错误就是他这“人模狗样”的找自己的大姑妈乱伦,甚至于迫害自己的小姑妈,还有就是他选错了自己的接班人。也许最后他以这种奇葩的方式死法对比诸葛恪和他弟弟的下场来说可谓是幸运中的幸运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