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这样一类人,虽然他们曾流亡各地,但其与生俱来的睿智、远见和经济头脑,让他们在异国他乡站稳了脚跟,也因此成为哈尔滨发展史上的中流砥柱,他们就是犹太人。

在这些犹太人中,有一位名为罗曼·莫伊谢维奇·卡巴尔金的人,他是哈尔滨著名的企业家。上个世纪初,他率先让哈尔滨的大豆走出了国门,成为中国东北大豆出口贸易的先行者,也是哈尔滨出口业的开拓者。

110年前,哈尔滨的大牛人!用自己的工厂命名了一条街!

罗曼·莫伊谢维奇·卡巴尔金(R·M·卡巴尔金)

1908年2月,卡巴尔金以圣彼得堡大出口商纳达松公司的名义,将一批以大豆为主的农产品从哈尔滨经由海参崴运抵伦敦,这是中国大豆出口欧洲的第一笔贸易。哈尔滨大豆运抵欧洲后,立即成为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被誉为“世界性商品”。从出口大豆中获利的卡巴尔金于1909年在哈尔滨创办华英东方贸易公司。1914年,他又在香坊开办了一所新式榨油厂,即“华英油坊”,油坊北侧的泥土小道也因此发展起来,被命名为油坊街,许多民族资本家相继合资或集资在油坊街附近兴办制油厂。后来,初具规模的华英公司将总帐房设在了哈尔滨大坑街(现大安街)1号,又在海参崴、大连、神户等地设立了分行。

110年前,哈尔滨的大牛人!用自己的工厂命名了一条街!

哈尔滨华英油坊

1915年,华英油坊正式投产。油坊除了拥有制油车间、锅炉房、仓库、宿舍、食堂和一栋二层的办公楼以及各种榨油机等硬件设施外,油坊经理卡巴尔金的儿子J·R·卡巴尔金还将欧洲的先进管理经验带到了生产实践当中。

110年前,哈尔滨的大牛人!用自己的工厂命名了一条街!

R·M·卡巴尔金的儿子J·R·卡巴尔金(哈尔滨著名犹太企业家,曾任哈尔滨市公议会议员、交易会会长)

父子俩在经营油坊时,采用伙食店代售和预售的方式,大大增加了销售量。同时,他们还向顾客承诺:“专造洁净之豆油及造英美式之豆饼”,并为此不断创新,引进了有着“北满洲第一之创举”称号的欧式滤净豆油机,生产出了无杂质、无异味、口感醇和、可以替代各种食用油的新品豆油“阿测特果”。为保证口感和防止假冒伪劣,华英油坊所生产的阿测特果采用专门的马口铁罐或玻璃瓶进行盛装,并在包装瓶(铁罐)上印有华英油坊的招牌标志。

110年前,哈尔滨的大牛人!用自己的工厂命名了一条街!

哈尔滨城史文物馆馆藏文物:华英油坊广告

卡巴尔金父子凭借天生的经济头脑和丰富的商业经验使华英油坊在哈尔滨颇负盛名,这家新式榨油厂也从根本上扭转了东北榨油工业生产方法落后的局面,让更多的人食用上了干净、纯正的豆油。

近年来,地沟油一词让人深恶痛绝,不少商家为了少许利益置百姓生命健康于不顾,尽管政府曾对此进行过许多规范,但仍屡禁不止。不禁让人将身为东北豆油行业领航者之一的卡巴尔金和这些无良商家做对比:一位犹太人尚能为了异乡百姓的健康不断革新技术,本是同根生的中国人,相煎又何太急呢?

哈尔滨城史文物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