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175年—200年),孙坚长子,孙权长兄。三国时期孙吴的奠基者之一,绰号“小霸王”。相比于司马师孙策没有父亲过多的保护和帮助,更多的是靠个人的勇武和才干统一的江东。孙权称帝后只追封孙坚为皇帝,却无视孙策,为何如此忘恩负义?

孙权称帝后,他的儿子们均已长大,政权稳固,不存在孙策死后面临的困难局面,这时候若再追封孙策为帝,那么孙策的后代在法理上也有了合法继承权,在他百年之后,保不准孙策的后代或主动或被人利用而起兵争权,如此一来,吴国势力势必会被削弱,于国于己都是不利的。

曹魏的奠基人曹操是曹丕的父亲,子承父业可谓是天经地义;而蜀汉则一直都是刘备作为主导而存活下来了的。可是,孙吴呢,那可都是有着江东小霸王称号的孙策打下来的,想当初从袁术那里领了自己父亲的几百兵马,从头再来,最终获得了江东士族的认可,占据了江南。而在他自己死之前还把东吴政权交到了孙权手中,如此来看,孙策无论如何都应该封皇啊,然而事实是仅仅被封了一个长沙桓王。

于是,就只追封自己的父亲孙坚为武烈皇帝,而哥哥孙策只封了个长沙桓王,这样就说明自己的帝位是来源于自己的父亲,这个是正统的来源,就可以直接跳过孙策沿着嫡长子继承的主线延续下去,自己的儿子可以继承自己的帝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