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的一天,在阿拉伯的突尼斯地区,一名叫做穆罕默德的年轻人因为遭受当地执法人员的粗鲁对待,一怒之下通过自焚的方式来向社会控诉,这次事在当时引起了极大地反响,一度引发民众的示威游行,也最终发展成了一场起义的导火索,阿拉伯民众将满腔怒火指向当时的统治者。


这对阿拉伯来说是一场超大规模的民众反对政府的运动,无数民众以公开示威的形式来表达社会的不公平,反对统治者的执政方式,这次的运动使得阿拉伯的统治阶级接二连三的被拉下台,但普通民众在这场示威抗议中也遭受到了极大地伤害,据不完全统计,这样起义中有100多万人死亡,一千多万人露宿街头,有百分之三十五的年轻人面临失业的局面,当时这场内乱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但让人感到好奇的是,利比亚和叙利亚是都隶属于阿拉伯地区,都具有贫富差距大的特点,也都曾经历过平民反抗领导者的事件,但领导人卡扎菲和阿萨德却得到了不一样的结局。


卡扎菲是当时利比亚的最高领导者,出生于一个牧羊人家庭,作为利比亚的著名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求学期间就展现出了超强的领导力和号召力,在利比亚展开了长达43年的专制统治,据接触过卡扎菲的人讲,他的内心高傲,脾气古怪,很擅长演讲。在执政期间,大大发展了社会经济,但他曾经因为支持恐怖主义被当时的美国总统称为“狂人”,甚至还被指责为“流氓政权”,还曾经痴迷于核武器,想要通过访问中国来购买这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但遭到了邓小平同志的严词拒绝。在卡扎菲执政期间,带领人民摆脱了贫穷,支持女性平等的态度也极大地改善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权利,但在另一些人看来他就是疯子一样的存在,世人眼中的他毁誉参半,但是这样的领导者,却没有撑过却一场国家内乱。纵观内乱始终,一部分原因是卡扎菲多度依赖亲信,导致国家内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他的行为和性格,导致美国、英国、法国等大国家并不愿意与其交往过甚,以至于在内乱的爆发中孤立无援,最终走向政权的覆灭。


而另一个国家叙利亚,不得不说叙利亚领导人的国际眼界还是很不错的,他们长久以来与俄罗斯保持着较好外交关系,国内也一直秉承开放和进步的观念进行发展。在内战爆发后,同样面临混乱,随着一些极端组织的出现,国内形势愈发复杂,在对抗内战的过程中,虽然因为某些原因面临着不利的形式,但盟军俄罗斯的介入,使得政府面临的不利局面大大扭转。在2017年12月,俄罗斯方面宣布,在他们的帮助下,叙利亚的各个城镇点基本上已经摆脱恐怖组织了控制。


这样看来,如果想要让一个国家发展的更加长远,必须要依靠盟友的力量,一个国家可能会在一代领导人的手中发展的如日中天,但是如果没有可以一起抱团取暖的前进者,那么即使国家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实际上也是千疮百孔,不堪一击。阿萨德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也这样做了,所以才能成功走过国家内乱,并且使得叙利亚的局势发展一片光明,而卡扎菲的自大、目中无人和特立独行都使得他最终沦落到被枪杀的局面。(四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