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我们大家赖以生存的星球,如果没有地球,那么一定也不会存在人类以及其他数以亿计的生物了。而月球又被人们称作是地球的卫星,它一直伴随着地球的成长。而我们对于宇宙太空的研究也基本都是从月球开始的。人类第一个踏上的外太空星球也同样是月球。可见月球对于地球是多么重要。那么42亿年前,月球是什么样子?科学家:核心温度比地球高6000℃!

月球,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月亮,在古代人们就对月亮有着非常多的猜想和幻想。从我们中国来说,最著名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八月十五中秋节也是来源于此,寓意着让每个人都在这一天家人团聚,共同赏月,而月球也因此又被人们称作婵娟、玄兔等等。古人咏月的诗词也是数不胜数,很多都是有关于思乡以及团圆的,最著名的就是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了。可见从月亮所延伸出来的古代文明是相当丰富的。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终于可以看清月球的真面目,并且还可以亲自踏上月球,登月是人类历史上非常伟大的一步。而我们现在不管是通过望远镜还是通过卫星所观测到的月球,都是现在月球的样子了。那么42亿年前,月球是什么样子?

NASA在登月期间,每搜飞船几乎都会带回一些月球尘埃和岩石,科学家在对这些样本进行研究之后发现,月球岩石很多都是带有磁性的,据了解,从月球带回的土壤发现,月球的超级磁场应该是在42亿年前出现的,并且一直持续了将近10亿年,这意味着月球的核心可能由碳硫和镍铁等元素组成,和现在地球的内核很相似。地球内核的温度有6000摄氏度,月球在刚刚形成之际,很可能比现在地球内核的温度还要高。

科学家表示,42亿年前的月球,由于核心温度过高,没有办法形成固态,核心都是被融化的铁水,像一台发电机一般不断输出着强烈的磁场,火山喷发和板块移动在月球上经常出现,不过,随着大量的陨石碎片和撞击,这颗星球逐渐开始了冷却的过程,核心的铁水开始逐渐凝固,取而代之的是坚硬的合金结晶,自然月球也就没有磁场了。至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科学家认为可能是由于行星撞击所引起的,因为月球不像地球一样,可以在原始星云中汲取产生衰变的元素。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