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兵如孙子,策谋三十六。

《三十六计》第12计《顺手牵羊》,这是《三十六计》第二套“敌战计”的尾计。以下是《顺手牵羊》的解语和按语:

解语: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

按语: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战。胜固可用,败亦可用。

先看解语。解语第一句“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这里的“微”指微小,“隙”指(敌方的)疏忽、漏洞,“微隙”指敌方微小的疏漏、未能兼顾的事或部位。“乘”指趁着、就着。整句的意思是,“必须主动抓住敌方细微的疏漏,我方乘机争取值当的利益”。

接下来,解语上升到《周易》的哲学原理说“少阴,少阳”。

前面说过,“少阴,少阳”是《周易》中最基本的概念,属于“四象”的范畴。

《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谓“四象”,指太阴、太阳、少阴、少阳。“四象”之间的具体辩证关系,请参看《无中生有》(点击可链接)相关论述。

《三十六计》全书中,共有三计的哲学原理运用了“四象”的表述,这是第三计。

《瞒天过海》之计中,解语说“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此处,“太阳”代指完全公开的政治军事情况,“太阴”代指绝对的政治军事秘密。“太阳,太阴”指的是把绝对秘密隐藏在绝对公开之中。

《无中生有》之计中,解语说“诳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少阴、太阴、太阳”。此处,“少阴”代指一般假象,“太阴”代指绝对假象,“太阳”代指绝对真相。“少阴、太阴、太阳”指的是让敌人把绝对真相当成绝对假象造成战场决策误判。

本计《顺手牵羊》是第三处用“四象”表征哲学原理的计策。解语说“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这里的“少阴”,指敌方的疏漏,即“微隙”,是敌方没有兼顾到的部位、事情、人员等;“少阳”,代指我方“微利”。“少阴,少阳”,指的是化敌方部队调动过程中的疏漏为我方的主动,从而寻找战机,争取军事利益。

按语是对解语的完善和补充,看完了解语,我们再看按语。

《顺手牵羊》的按语是《三十六计》全书中字数最少的按语,只有24个字。按语说“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战。胜固可用,败亦可用”。翻译成白话文,敌方大军在调动的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疏漏,我方应抓住机会,果断出击争取军事利益,不一定要用正面作战的方法。此计胜利的情况下可用,失败也能用。

按语其实是在论述运用《顺手牵羊》之计的军事条件。

第一个军事条件,是“大军动处”。这个“动”字很重要,它说明了此刻敌军部队的军事状态,就是在大军调动的过程中,可以是安家宿营或疏散隐蔽后,可以是向作战地域机动前,包括一切敌军未稳定并做好战斗准备的状态和过程。

第二个军事条件,是“乘”“其隙”,说的是我方主动找到敌人薄弱,定下作战时间、破袭地点等战斗要素和决心。需要指出的是,这个作战要素定好了可以起到出奇的效果,反之被敌所乘,偷鸡不成反被狗咬。

对这种情况,《三十六计》作者的思虑是周全的。按语中说“不必以战”,这既是在谈《顺手牵羊》的战斗效果,也是在谈计策施行的军事条件。他特别提醒说在作战样式上,务必不要用正面作战的方式。此计的要害在一个“顺”字,来时顺路,取利顺手,赢战顺时,跑路顺便。

因此,从作战规模和样式上看,《顺手牵羊》就是一场小规模的奇兵偷袭战。这种偷袭战,对作战人员数量要求不多,但兵员必须精巧、灵活。作者故而补充说“胜固可用,败亦可用”,无论胜败强弱,这点兵力还是有的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