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世上最难做到的事之一就是叫醒一个不想醒过来的人。对每一个父母来讲,早上叫孩子起床无疑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一开始还能耐心哄一哄,但是久而久之就很容易不耐烦了。下面盘点了几种常见的错误的叫醒孩子的方法,宝妈们看看自己有没有做过?

1.一把拉开孩子的被子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遭遇过这样的叫醒方式,尤其是冬天的时候。这种方式会摧毁孩子的睡眠安全,很多小时候被这样叫醒的孩子,长大以后睡觉都会把门反锁起来。而且温度的变化,会突然袭击神经系统,就算孩子“嗖”地一下坐了起来,身体也还是没有醒过来。所以不建议家长用这种强行改变孩子感觉安全的环境的做法来叫醒孩子。

2.冲进房间,大喝一声:“七点了,还不快起来!”

留恋被窝,这是人的共性,带有“到点还睡”这种指责性的叫醒行为、语言,很容易把孩子的睡眠安全感夺走,加上大嗓音的惊醒,是不会让孩子从大清早就有一个美好的开始的。

3.一点也不温柔的拍打孩子

曾经看过一个影视剧,里面的妈妈每次叫儿子起床的时候,面对赖床不起的混小子,妈妈都会用高踢腿的方式叫醒孩子,终于有一次踢中了孩子的要害,差点酿成大祸。叫醒时,粗暴拍打是极具杀伤力的,可以说,拍打是最糟糕的叫醒方式。

4.反复唠叨、不停叫唤

小沐每天早上都要花很长时间去叫孩子起床,几乎每隔5分钟她就要去提醒一遍,在她看来,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些缓冲时间,而事实是,孩子第一次接收到起床的信号后,他就已经在慢慢启动,不停的叫醒只会打断这一过程,反而越叫越不起来。

5.生活噪音叫醒

木梓的父母从来不会特意去叫醒他,但是他们会在自己起床之后,产生各种噪音来吵醒他,比如走路的声音、洗脸刷牙声、厨房的锅碗便盆、谈话的声音……

爸爸妈妈觉得自己这样不会惊醒孩子,还能达到叫醒的目的,简直两全其美。但木梓却反感极了,每天都是板着脸醒来,爸妈还说他起床气大。试想一下,你在醒来时,不是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而是不停被噪音打断,你会不会烦躁的醒来?

【本文由“育儿台”新媒体原创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米谷,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