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方面,不管是事情的发展,还是人的想法、做法,都是动态发展的,即便此时此刻我们掌握了充足的线索和信息,也别随意对人对事做评判,因为搞不好还没说出口,实际情况就已经发生改变了。保持开放的头脑和心态,不随意对人对事做评判,看见、正视和接受 难以消除的偏见,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别人的误解。

想要不被人误解,先从想办法减少误解别人开始

我们公司明年开始启用新的岗位配置,这个月进行了一次岗位调整,公司计划用接下来的两个月时间,进行新旧岗位的交接与过度,以确保明年新的岗位配置能顺利落地。

由于这次涉及调整的岗位和人数是公司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这段时间一有空,同事们就在私下议论纷纷,弄得人心惶惶。

也有几个同事趁着这次岗位调整,选择直接离开。上周和同事们吃午饭的时候,听到她们在议论一个决定辞职的同事时,是这样说的:

  • A:XXX要辞职了,听说是要回家待岗。
  • B:她爸那么有钱,回家待岗也没啥压力,不像我们balabalabala......

    我在一旁边吃边默默听着,同时替我那个准备辞职的同事感到无奈,因为我俩私下关系不错,她跟我大致说过辞职后的打算,我个人认为是个很有想法的计划,结果,被别人误解成:随便辞职无压力,因为可以拼爹、啃老。

    实际上,被误解简直是太正常不过了,尤其在职场上,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工作中的竞争关系等诸多影响因素,我们不太可能不戴面具、直接以真面目示人,更不会和同事和盘托出自己经历过的所有事情和全部想法。

    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遭误解,不仅在职场,生活中被误解也是常有的事,被误解的对象有时甚至是自己最亲近的人。

    那么,为什么我们一不小心就误解了别人?今天的文章,想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并且试图寻找一些减少误解的方法。

    每个人都希望事情与自己的认知相一致

    心理学领域有个概念叫做「认知不协调」,什么意思呢?它是指:当事情的结果和我们当初的想法不一致的时候、或者一个人的言行不符合我们对他的预期的时候,我们内心就会感到不舒服,也就是概念里说的「不协调」。

    为了让自己不在这种不协调中越来越不舒服,我们会竭尽所能的去想办法进行调整,最终目的是:让事情的结果和我们当初的想法一致、或者是让一个人的言行符合我们对他的预期。

    大部分人平时会用到的具体调整方法,主要有两个:

    对自己:自我辩解对别人:误解

    还是用文章开头那个例子来说,如果旁边的人不把我同事突然辞职的行为解读成可以拼爹和啃老,就无法符合他们对一个人可以随意辞职的原因的预期,特别是当这个人还真的可以啃老的时候。

    换句话说:她可以随意辞职,因为她有老可啃,否则就不会随意辞职。这种行为对应这种认知,就是非常协调的。

    反过来想:如果一个明明可以啃老的人,有一天突然跟你说,我不想啃老,我辞职是要去做自己一直想做的事。

    我相信,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不相信,因为这种说辞和他们的固有认知有很大出入,对于听到这个说辞的人来说,这是不协调的,所以一定要用「不相信」来调整,最终达到协调的状态。

    当然,误解也就由此产生。

    视角的局限让我们很容易以偏概全、以点看面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凭着几个线索,拼凑出一件事,或者凭着别人对一个人的几句评论,对那个人形成第一印象,结果发现错的离谱?

    前些年有一款很火的小游戏:疯狂猜图,玩过的朋友应该还记得。每张图里只提供部分信息,让玩家猜品牌或物件。

    不知道玩过的朋友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给出的信息里,凡是指向明确的、极具品牌代表性的,被猜对的机率都非常高;线索非常模糊的,出错率就非常高。

    比如:只给出黄、蓝两种颜色,答案就有很多种可能性,因为Logo包含这两种颜色的品牌太多了:麦德龙、海澜之家、IKEA宜家......

    讲这个是想说什么呢?如果我们得到的信息有限又模糊,那么满足这些信息的结果就会有很多种,因为怎么分析都成立,但事实上结果只会有一个,剩下的,都是误解。

    知道了我们视角的局限性,我们还怎么敢凭着几个线索就拼凑出一件事、凭着其他人的几句评论就判断一个人?!

    无法避免的「偏见」

    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研究表明,偏见的认知根源之一是:我们习惯性地把人归入不同的群体。同时,研究认为,偏见这种劣根性很难消除。

    回想我们平时说话的时候,是不是常常把「我们」「他们」「那种人」「那类人」挂在嘴上?这实际上就是无形中把人作了分类:

  • 「他」和「我俩」是「一类人」;
  • 「我」喜欢「这个人」而不喜欢「那个人」;
  • 「城里人」普遍比「农村人」受教育程度高;
  • 「广东人」什么都敢吃;
  • ......

    当我们把人归为不同群体的时候,实际上偏见就产生了,一旦有了偏见,很难不产生误解。

    想要不被人误解,先从想办法减少误解别人开始

    现在我们了解了容易产生误解的原因,接下来,3个能有效减少误解的方法,在这里分享给你:

    1.保持开放的头脑和心态,第一步:承认自己也会出错。

    当我们出现认知不协调的时候,第一时间进行自我辩解或者误解别人,本质上其实都是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这是人的天性。

    但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是:明知这种下意识地反应是天性,也愿意刻意去引导自己往反方向思考、并试图修正不正确的思考方向。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听到别人反对你的观点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头脑和心态开放的人,下意识地反应一定是:他为什么会反对?他的观点虽然和我的不同,但有没有道理呢?

    而不愿承认自己会出错的人,下意识地反应一定是:怼回去,然后继续在可能错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这样做,在别人面前捍卫了自己的错误观点,自己倒是舒服了,同时也失去了一次宝贵的修正机会,结果最终只能是得不偿失。

    想要不被人误解,先从想办法减少误解别人开始

    2.即便掌握了充足的信息,也别随意对人对事做评判。

    一方面,不管是事情的发展,还是人的想法、做法,都是动态发展的,即便此时此刻我们掌握了充足的线索和信息,也别随意对人对事做评判,因为搞不好还没说出口,实际情况就已经发生改变了。

    基于这一点,我们对事情进行的判断,一定会出错,我们对一个人的印象和评论,也一定会有误解。

    另一方面,有时候我们为了节省精力,对一个不熟悉的人,很容易通过别人对他的评论,直接形成自己对他的印象,比如文章开头的那个例子。

    关于这方面,我个人秉承的理念是:只观察被评论对象本身,靠和他本人的接触形成印象。

    也就是说,如果我和一个人有接触,我会从我和他直接的接触里形成印象,但如果没有和他接触过,即便听到周围有人议论他,通常情况下,我会先记下那些评论,以后有机会和他接触的时候,再去印证。

    还有一种情况也应该归入这个方面,就是:不要凭一个人的周围环境来对这个人做评判。

    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

    她爸是领导、她家很有钱、她从小的成长环境很好、她是城里人、她......因此,她很优秀。

    她是否优秀,一定是凭着与她直接接触、和她一起共事时看她做了什么、和她深度交流时她的想法、她有哪些优缺点来判断的,而非她的「周围环境」。

    懂得事物和人都是动态发展的道理、不通过别人对一个人的评论去对这个人形成印象,能最大程度避免以偏概全、以点看面的视角缺陷。

    想要不被人误解,先从想办法减少误解别人开始

    3.偏见几乎无法完全克服,但可以试着学会看见它、正视它、接受它。

    我们每个人的视角里,或多或少都存在偏见,并且根据心理学相关研究,偏见很难完全消除。

    因此我们要做的不是想着如何克服偏见,而是首先要看见它。

    前几天我在看「我们与恶的距离」,影片讲述的是台湾当今社会一些青少年作出过激行为,从而形成了引起整个社会强烈关注和担忧的社会问题,比如:谋杀、思觉失调症、媒体暴力等等。

    影片的幕后主创当初在选定这个题材的时候,想法非常明确:他们希望通过做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影片,搭建一个施害者与被害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让双方有机会先面对伤口,之后才有修复和重建的可能。

    我们面对偏见也是一样:知道它难以克服,但要先学会看见它,之后才有正视它和接受它的可能。

    想要不被人误解,先从想办法减少误解别人开始

    最后,总结一下这篇文章:

    为什么我们一不小心就误解了别人?今天的文章分析了三方面原因:

    原因一:每个人都希望事情与自己的认知相一致。原因二:视角的局限让我们很容易以偏概全、以点看面。原因三:无法避免的「偏见」。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减少误解?本文分享了三个解决方案:

    1.保持开放的头脑和心态,第一步:承认自己也会出错。2.即便掌握了充足的信息,也别随意对人对事做评判。3.偏见几乎无法完全克服,但可以试着学会看见它、正视它、接受它。

    想要不被人误解,先从想办法减少误解别人开始,而不是期待别人先做出改变。

    保持开放的头脑和心态,不随意对人对事做评判,看见、正视和接受 难以消除的偏见,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别人的误解。

    我是@霖小姐慢半拍,关于成长,慢半拍没关系,但别停!

    关注我,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