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敬宗时,昭义节度使刘悟暴病而死,刘悟的儿子刘从谏却匿不发丧,他召集手下心腹秘议道:我父死得突然,尚没有安排身后的事。我想继任父职,却怕朝廷不肯答应,此事该如何办理?

一个心腹为刘从谏出主意说:没有朝廷的诏命,大人想继承父职便是篡权之举,难以服众啊。依我之见,大人不如伪造汝父遗表一份,假言汝父之名推荐大人继任,如此也就名正言顺了。

他伪造亡父遗书求取爵位,重金贿赂朝中重臣,最终却被咒骂而死

刘从谏一听即喜,马上命人伪造遗表

刘悟的老部下贾直言听说此事,震惊不已,又气又怒,他径直找到刘从谏,高声责问。

刘从谏狡辩说:父亲在世之时,对我多加裁培,自是有意让我继任官职。 现在事发突然为了不生事端,我才这么做的。何况这并不违背我父亲的心愿,你就不必大惊小怪了。

贾直言痛声道:你父亲刚刚故去,你不思发丧尽孝,却假父之名欺骗朝廷,捞取名誉,这是不忠不孝啊!名誉只能由朝廷来授予,岂能自讨自取?这和反叛何异?你这样做是大逆不道的,即使骗到手也为祸不浅,你还是赶快罢手吧。

他伪造亡父遗书求取爵位,重金贿赂朝中重臣,最终却被咒骂而死

贾直言苦口婆心,反复规劝,刘从谏贪恋名位,终不肯放弃。他的心腹为了给他打气,还出主意说:朝廷并非都是正人君子,一旦不准,大人可用金钱上下打点,各个疏通。只要大人横下心来,不惜钱财,此事定成。

朝廷接到遗表之后,不辨真伪,还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左仆射李绛力主拒绝遗表所请之事,他说:藩镇终是朝廷的地方,节度使之职乃藩镇最高职位,自当由朝廷来任命,岂能听任刘悟的举荐,让其父子相袭?这不仅违反朝廷的制度,也会削弱朝廷的权威,此例一开,恐怕藩镇更难节制了。

宰相李程也反对,他担心地说:刘从谏无名无能,定难担大任。朝廷可另择贤人,以免生乱。

他伪造亡父遗书求取爵位,重金贿赂朝中重臣,最终却被咒骂而死

朝臣反对的消息有人报知刘从谏,刘从谏又恨又怕,却不肯罢休。贾直言再次找到他,耐心劝他说:朝廷不知遗表为假,仍是拒绝,可见大人所请是不妥的。大人可及时罢手,若是进表为假之事集露,大人当有欺君之罪了,到时悔之晚矣!

刘从谏心虚,只道:事情仍有希望,我再好好想想。

刘从谏又把他的亲信召来,亲信为了自己的利益,仍怂恿他不要罢手。一位亲信竟恐吓他说:若是朝廷任命的官员就任,大人没有权力,只能任人宰割了。大人坐镇一方,手握重兵,用不着怕这怕那。

他伪造亡父遗书求取爵位,重金贿赂朝中重臣,最终却被咒骂而死

刘从谏于是铁下心来,全力谋划继承父职的事。他派随从给朝中宰相李程送去重礼,随从游说李说:大人虽在朝中为相,但也不可失去外援。如今朝廷纷争加剧,大人如果多了我家大人这样的援手,岂不更加有利?我家大人说了,若能得偿心愿,任凭大人驱使。

李被收买后,刘从谏又派随从行贿宦官枢密使王守澄。随从给王守澄送去了大量金银珠宝,且献媚说:大人在朝中一言九鼎,只要大人应允,量别人也不敢阻挠。我家大人仰幕大人已久,愿投效大人门下,为大人效劳。

李程和王守澄都是朝中的实权人物,把持朝政,左右着敬宗。在二人的美言下,敬宗下诏准了遗表中的刘悟所请,刘从谏的阴谋得逞了。

他伪造亡父遗书求取爵位,重金贿赂朝中重臣,最终却被咒骂而死

为了庆贺大功告成,刘从谏大摆酒宴,府邸也装饰一新。在人们的吹捧声中,刘从谏飘飘然起来,十分受用。贾直言没有参加刘从谏的宴会,事后他却找到刘从谏,进言道:大人一时得逞,不足为胜,大人当思将来之思啊。

刘从谏对贾直言十分厌恶,斥责道:你处处坏我兴致,出言无忌,难道不怕我惩治你吗?

贾直言哀叹道:巧取来的名位终会失去,这样,取了不如不取。我言已尽,任凭你发落。后来,刘从谏多行不义,在万民的诅咒声中死去。刘从谏死后,朝廷马上取消了刘氏家族的特权,节度使一职也改由朝廷派人担任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