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由新华社财经国家周刊、瞭望智库联合主办的“第三届(2018)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央行、国资委、银保监会、网信办、中国互金协会等相关监管部门领导,以及来自蚂蚁金服、百乘金科、宜信等金融科技企业代表出席会议,共同聚焦大变革下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

百乘金科副总裁郎丹柯应邀参会,并围绕“数字普惠金融新路”议题与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蚂蚁金服副总裁徐浩等专家代表共同探讨如何通过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 百乘金科副总裁郎丹柯出席第三届中国新金融高峰论坛)

监管:构建多元化普惠金融市场主体

“数字化在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具有突破性意义。”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在演讲中表示,当前中国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三农和扶贫等领域的金融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推进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将金融资源更加高效地配置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中国银保监会普惠金融部主任李均锋在“数字普惠金融新路”圆桌讨论中指出,近年来中国普惠金融的覆盖性和可得性明显提高,原因一是互联网技术覆盖了农村等地区的大量网点空白区,二是通过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技术驱动,出现了一系列的普惠金融产品,用技术解决了原来无法覆盖长尾客户的问题。

李均锋在论坛上透露,持牌国营金融机构仍是普惠金融落地主体,2018年至今银行业对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总额近3万亿,约占整个银行业信贷总额25%, 单笔授信在10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金额约9万亿,比年初增长19.8%;未来或还将出台新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

李均锋表示,政府鼓励多层次、多机构、多元化的市场供给主体来共同发展普惠金融,包括持牌国营金融机构、外资或民营银行以及新型的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各自的优势在普惠金融上面贡献力量。

百乘金科、蚂蚁金服等企业代表:金融科技驱动普惠金融新发展

作为新兴金融科技公司的代表,百乘金科副总裁郎丹柯在圆桌讨论中表示,此前普惠金融一直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惠而不普,资金成本很低,但是小微企业无法得到,其二普而不惠,即资金成本昂贵,小微企业难以企及。小微企业需要更加方便、快捷、符合自身需要的金融服务,而金融科技可以为小微企业贷款提供长久化、可验算、可量变的保障手段。

(百乘金科副总裁郎丹柯表示集团正在探索合规标准化)

以百乘金科为例,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集团,集团旗下拥有房互网、金蛋理财、趣花钱、百乘财富等品牌;通过智能风控、数据风控、科技风控,截至目前已累计为1000万用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并成功协助超20000名中小微企业主获得低成本的便捷金融服务,有效支持了国家实体经济发展;用户包括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创业青年等各类群体,覆盖了批发零售业、建材业、制造业等数十个行业,并将用户的平均融资成本降低70%。

郎丹柯提醒道,在这一过程中,考验金融科技企业的是风险管理能力,包括能否第一时间识别风险、能否做好产品服务与合规的平衡等。

针对风险控制,蚂蚁金服副总裁徐浩表示,互联网金融经历了三年的整治期,科技本身并不带来风险,科技可以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能力,但同时要关注与技术相匹配、与产品服务相适应的风险防控能力,以蚂蚁金服的Alpharisk为例,这是蚂蚁通过人工智能开发的用于保障用户移动支付账户资金的安全、交易风险识别的风控系统,已在支付宝获得了成功应用。

百乘金科:合规为底层竞争力 探索标准化合规体系

除业务风险外,合规风险也成为圆桌热议焦点。“合规是金融科技企业的底层能力。”百乘金科副总裁郎丹柯表示,金融科技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与功能,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有针对性的完善监管,强监管会成为常态。

“未来合规不应该是一个人工或者文件的判定,而是应该通过金融科技的手段,利用机器系统的自动识别,将合规标准、合规场景、合规内动力通过系统模型演示。”郎丹柯表示,百乘金科正在探索通过系统自动识别和机器学习算法完成合规标准化,有效保障风险的可控性。

“百乘金科一直坚持金融科技企业要积极合规,拥抱监管,加强风控技术,立足于服务实体经济。”郎丹柯表示:“金融科技的真正可持续性一定是科技引导金融走向实体经济。金融一定不是空转的金融,金融之水一定要灌溉到实体经济之花。市场有眼睛、法律有牙齿、金融人有底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