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初步核算,上半年河南省生产总值22244.51亿元,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稳居中部六省第一。

撰文丨金水河记者裴熔熔 黄鑫 侯梦菲

摄影丨金水河记者朱哲

7月20日上午10点,河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2018年上半年我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省生产总值22244.51亿元,增长7.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05.73亿元,增长2.3%;第二产业增加值10694.88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9843.90亿元,增长9.1%。

截至目前,中部六省除山西以外,2018年上半年GDP均已出炉。不出意外,河南省今年上半年GDP总量,依然排名中部六省第一(从以往数据看,山西GDP总量在中部排名相对靠后)。

附中部各省上半年GDP总量及增速情况

附近五年河南省上半年GDP总量及增速情况表

2018年上半年河南省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一、粮食生产基本正常,畜牧业生产形势稳定

夏粮产量722.74亿斤,虽因灾略有减产,但仍属丰收年景,为历史第三高产年;秋粮作物基本实现了适时播种,目前墒情适宜、长势良好。畜牧业生产基本平稳。上半年,全省猪牛羊禽肉产量314.48万吨,增长1.5%;其中,猪肉产量233.98万吨,增长3.0%。生猪存栏4189.5万头,同比下降2.0%;生猪出栏3052.99万头,增长3.0%。

二、工业平稳增长,结构优化效益改善

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7%,与一季度持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7.9%,集体企业增长3.7%,股份制企业增长7.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5.8%。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3%,制造业增长8.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9.7%。

上半年,全省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食品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五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增长9.9%,高于规模以上工业2.2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2.4%,高于规模以上工业5.7个百分点。

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8.9%,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增长65.1%。

三、服务业较快增长,新兴服务业蓬勃发展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1%,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与一季度持平。公路客货运总周转量增长8.5%;机场旅客、货邮吞吐量分别增长18.5%、12.2%;邮政业务总量增长26.9%,电信业务总量增长186.1%。1-5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中的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10.2%、15.8%和10.2%,同比分别提高5.2、4.7和3.7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缓中趋稳,商品房销售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其中民间投资增长4.9%,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39.4%,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0.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4.4%。从到位资金情况看,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到位资金增长1.6%。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长18.1%,国内贷款下降24.6%,自筹资金增长4.0%,利用外资增长12.8%。上半年,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131.32亿元,增长5.6%。商品房销售面积5337.50万平方米,增长15.8%;商品房销售额3069.13亿元,增长24.8%。

五、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48.05亿元,增长11.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其中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270.59亿元,增长10.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7875.71亿元,增长10.9%;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72.33亿元,增长11.9%。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8499.27亿元,增长10.9%;餐饮收入1448.78亿元,增长12.2%。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

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化妆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7.9%、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14.7%、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14.6%、家具类增长14.0%、通讯器材类增长14.0%,均明显高于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六、进出口企稳回升,贸易结构继续改善

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2128.5亿元,增长2.1%,比一季度回升5.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389.5亿元,增长7.1%,进口739.0亿元,同比下降6.2%。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一般贸易进出口853.7亿元,增长16.1%,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40.1%,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59.2亿元,增长16.1%。

七、财政收入增速加快,金融运行总体平稳

上半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9.7亿元,增长14.5%,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18.0%,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

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0.1%,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6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62980.1亿元,当月增加1445.2亿元,比年初增加3911.4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4876.8亿元,当月增加735.9亿元,同比多增46.9亿元,比年初增加3128.0亿元。

八、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涨势平稳

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4%,保持温和上涨。分城乡看,城市上涨2.6%,农村上涨2.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上涨0.9%,衣着上涨1.1%,居住上涨3.0%,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2.1%,交通和通信上涨2.4%,教育文化和娱乐上涨2.8%,医疗保健上涨8.3%。上半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4.6%,涨幅与一季度持平;购进价格同比上涨4.6%,涨幅比一季度扩大0.2个百分点。

九、居民收入较快增长,就业稳定增加

上半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263.92元,增长9.1%,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0%。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4.23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8.72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6.73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92万人,转移就业总量达到2983.92万人。新增返乡下乡创业11.89万人,返乡下乡创业人员总量112.84万人。

十、经济结构继续优化,新动能快速成长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44.3%,比上年同期和上年全年均提高1.6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49.3%,高于第二产业1.5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改善。上半年,服务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57.2%,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50.2%,占工业投资的比重18.9%,同比提高6.4个百分点。

新产业新业态快速成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4%、9.9%,分别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7和2.2个百分点。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27.0%,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9个百分点。

十一、去降补重点任务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新进展

过剩产能有序化解,上半年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产量同比分别下降14.2%、6.7%、3.4%。商品房库存减少,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2707.6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1%,其中住宅下降14.8%。

短板领域财政支出及投资快速增长,上半年财政用于节能环保、扶贫、科学技术、教育等领域的支出分别增长111.2%、60.6%、48.7%和15.7%;航空运输、教育、公共设施管理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82.2%、51.0%和28.9%。

王世炎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能持续增强,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支撑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条件积累增多,为实现全年经济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我省处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和阵痛期,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推动高质量发展任务依然艰巨。

答记者问摘录

河南日报记者:王局长您好,我是河南日报的记者,结合您刚才发布的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我想请问您如何看待当前我省经济形势?您刚才提到GDP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是什么原因?如何看待这个回落?谢谢!

王世炎:感谢河南日报记者朋友的提问!从全省情况看,今年以来全省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有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可以从经济运行平稳、结构调整优化、质量效益改善、动力活力增强这四个方面来看。

第一,经济运行平稳体现在主要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就业稳定增加,物价水平总体稳定这三个方面,表明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

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上半年GDP增长7.8%,与上年全年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今年以来保持在7.7%的增长水平;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从就业形势看,就业是稳定增加的,城镇就业每月稳定新增10万人以上。从物价水平看,居民消费价格保持2.5%左右的温和上涨;工业品价格涨势平稳,涨幅同比回落。

第二,结构调整优化主要体现在产业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改善这两大方面,表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增强。

从产业看,第三产业增长较快,继续领跑全省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明显,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生产总值1.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49.3%,高于第二产业1.5个百分点;工业产业结构和农业种植结构都在调整优化。

从需求看,消费支撑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更加巩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从2017年1-4月起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今年高于投资增速的幅度在2个百分点左右。消费升级继续加快,调结构、促创新等领域投资力度加大。

第三,质量效益改善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两个方面,表明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增强。

从经济效益看,一是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1%,同比提高0.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倍差2.63,同比降低0.02。二是企业效益改善,盈利能力提高。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8.9%,比一季度提高2.4个百分点。三是财政收入较快增长,质量提升。上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4.5%,同比提高4.3个百分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70.1%,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

从环境质量看,能源利用效率整体提升,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下降0.1%,预计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7.2%;清洁能源、新能源发电比重在提高;空气质量主要指标实现“两降一增”(上半年PM10平均浓度同比降低11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同比降低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天),生态环境质量与经济质量效益同步改善。

第四,动力活力增强主要体现在改革、开放、创新三个方面,表明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增强。从改革看,我省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国企改革攻坚战加快推进,效应显现,1-5月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2个百分点;市场主体继续快速增加,大众创业蓬勃发展,上半年日均新设立企业912户。

从开放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上半年新入驻企业14369家;新开通郑州至悉尼、郑州至莫斯科等洲际航线,融入“一带一路”取得良好成效;网上丝绸之路持续发力,1-5月跨境电商进出口(含快递包裹)增长41.4%。

从创新看,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73.1%;新产业新产品较快增长,网络零售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新成果不断涌现,新的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以上是我对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的总体看法。至于你提到GDP增速为什么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这个问题,这实际上是今年的一个特殊情况。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三产业发展是稳的,刚才也说了是平稳较快增长,增速跟一季度持平;第二产业增速是稳中略有回升的,比一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GDP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的回落,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夏粮的减产。

编辑丨小黑

来源丨大河财立方(ID:dahecube)

关爱小金,人人有责。凡“金水河观澜”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公众号如需转载本文,请后台联系或微信(shmily2x)取得授权。

转载请注明来源:金水河观澜微信(ID:hnjinshuihe),否则小金不但会举报你到哭,还会追究法律责任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