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防部副部长鲍里索夫谈国防工业

美国《军事新闻网》 2017年10月9日

为促进俄罗斯国防工业的恢复和发展,作为大客户的俄国防部的订货构成了国防工业科研发展投资和工业生产能力投资的主要来源。从2011年开始拟订国家武备计划直到2016年,订货以每年16%~20%的速度增加。俄国防部还参与国家军事技术政策制订,协调国家武备计划执行和国防工业企业发展,确保高技术储备,开发军工关键技术。虽然国家军费开支正在减少,但俄现有的到2020年的国家武备计划仍将实施,并根据国家领导人的要求以核威慑、防空、通信、侦察、指挥、电子战、无人机、运输机、精确制导武器及其对抗手段,以及个人防护装备为优先领域。当然,由于资金短缺,一些采购新装备的计划改为对旧装备进行现代化改造,推迟了一些新装备的开发和试验。新的国家武备计划也将采取必要的补偿措施。除了完善武器装备采购制度,国防采购改革的重点是理顺价格问题,以防止成本不合理增加,強迫企业应用创新,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近年加强财政管理已提高了国防采购预算的使用效率,仅2016年就阻止了6300万卢布资金被挪用到非国防采购项目。国防部还建立了国防订单支付系统,所有国防采购都被纳入指定银行,以跟踪资金去向,确保利益平衡,避免滥用,确保生产不间断。在叙利亚军事行动中,俄罗斯装备表现了可靠性问题,这固然有当地恶劣自然环境的原因,但这些装备的环境适应能力未能得到全面检验。国防工业也通过为陈旧的苏-24攻击机安装SVP-24系统,使其能用非制导弹药进行精确打击。苏-30/34/35战斗机、卡-52K武装直升机、苏-33、米格-29K舰载机和航母的作战效能都得到了检验。苏-57项目现在就可以批量生产,战术性能指标已得到验证,2017年秋将首次安装新发动机试飞,从而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但国家验收试飞第二阶段还有待完成,然后才能真正定型,预计2019年交付量产型。S-500防空反导系统的研发正在推进,配套的远程导弹正进行国家验收试验。

美国《航空周刊与空间技术》 2017年9月18日

法国赛峰集团谈航空发动机的未来

随着业界加速探讨未来客机更高效的备选推进系统,赛峰集团公布了自己的混合及电推进技术发展路线图。随着能量储备和大功率传递关键技术的突破,完全可能在2040年出现首架100%采用电推进的大型飞机,但涡扇发动机的改进仍将是主要任务,只有在能量管理、发动机集成与推进系统效率方面取得全面突破后,才能实现整个航空推进技术的革命。这方面的主要理由是电池的能量密度,现有电池约为0.2千瓦时/千克,到2035年有望达到0.5千瓦时/千克。但即使达到1千瓦时/千克,应用到大型飞机还不现实。因此,近期该公司将重点放在更高涵道比的涡扇发动机和更高的一体化水平上,具体包括首先改善航空动力装置的效率,其次将使动力装置更好地与机身融合,第三是通过推进和非推进手段改善能量管理。这也是为了实现欧洲“飞行路径2050”计划提出的远期环境目标——到2050年,飞机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75%,一氧化二氮排放量减少90%,噪声降低65%。对电推进技术,该公司提出的发展路线设想:根据电池技术的发展水平,2030年前实现初步的混合电推进,即起飞、爬升和慢车推力的10%由电力提供,大部分推力仍由常规涡扇发动机提供;在能量储备技术取得进展后,2035年实现结合边界层吸入技术的混合分布式电推进概念可实现20%?50%推力由电力提供,它通过一种安装在飞机尾部的风扇将机身上缓慢运动的边界层气流吸入并加速,以降低阻力;到2040年才可能看到使用氢能源、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100%电推进系统。赛峰也在开发燃料电池技术,并为单通道客机推出“绿色电滑行系统”,后者安装在飞机前轮,在一次典型飞行中可节省2%?5%的油料,但对机场可减少61%的二氧化碳排放、73%的一氧化碳排放、51%的一氧化二氮排放和62%的未燃烧碳氢化合物。该公司还在欧洲“洁净天空1”计划框架下研制开式转子概念,在“洁净天空2”中开展涵道式超高涵道比(UHBR)发动机研究,后者预计将比Leap发动机油耗降低5%?10%,只是由于尺寸和重量问题存在安装方面的挑战。

美国空军的科技未来

美国《国防杂志》 2017年9月18日

2017年9月21日,美国空军科学咨询委员会(AFSAB)公布了2018年的科研重点:1.维持技术优势,开发牢牢掌握空中主宰的技术,为美国的军事霸主地位背书;2.确保指挥与控制灵活性的技术,改进现有指挥控制能力,提高美国空军指挥与控制效能和灵活性。这些研究将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领导的科学和技术评估互为补充,为2030年及以后战场环境所需的空、天、网络关键技术研发提供一个独立、专业的前瞻,建立确保更快捷、更经济和有效地将成果转化为战斗力的政策、流程和机制。2018年,空军研究实验室将从国内外筛选12家左右的学术机构和企业,以太空、航空、信息和多域指挥控制为四大主要研究方向。AFSAB由美国空军发起,囊括来自国家实验室、大学、联邦资助的研究与开发中心以及工业界的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的顶级专家。2017年该委员会进行的研究则聚焦于穿透型制空技术,试验、评估和认证问题。不过对于穿透型制空研究,军方没有披露任何结论和建议。作为曾担任大学校长的空军部长,希瑟·威尔逊非常重视与美国高校在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开展合作,为此空军将向高校提供小额资金,资助双方的合作,以确定未来10?20年间对航空航天力量至关重要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优先领域,同时为美国空军培养下一代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她还将谋求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国家工程院、美国国家医学院的空军研究委员会的帮助。她认为,面对大国对抗,快速的创新和采购能力对空军保持作战能力十分重要。同时,美国空军将大力改革科研管理和经费制度,以提升创新的效率。不过,虽然空军承认必须采取措施加速航天司令部的采购和训练流程,以打好未来的太空战役,但坚决反对众议院军事委员会在美国战略司令部下设立不属于空军管辖的太空部队的主张。

美国《航天新闻》 2017年10月5日

美国的航天蓝图

2017年10月5日,美国副总统彭斯主持召开国家航天委员会重建以来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国务卿蒂勒森、NASA执行局长罗伯特·莱特福特,以及包括管理与预算办公室副主任在内的其他副部级官员、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等与会。会议主题是通过国家航天政策,重振美国太空未来。彭斯以美国一度依赖俄罗斯将宇航员运送至国际空间站,而中、俄反太空能力发展迅速为由,声称美国已失去航天领域的优势地位,而特朗普总统将领导美国再次领先,不过业界对这一自我评价持保留态度。在民用航天方面,美国将返回月球,测试新技术,建立低地球轨道以远的基础设施并展开长期驻留,将其作为机器人或人类飞往火星的基地或月球轨道门户。与会的美国航天企业高管都认为,如果充分利用太空发射系统(SLS)/猎户座飞船的能力,有稳定、长期的资金和政治支持,美国能在5年内重返月球;在商业航天方面,美国将对商业太空监管框架进行全面审查,简化管理,建立全新的航天产业生态系统,企业家们认为:在政府的持续支持下,载人飞行至月球能在短期内实现,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是使太空探索价格合理化的关键,这需要美国空军和联邦航空局改革管理制度。在国家安全太空政策上,彭斯称美国的对手正积极开发干扰、阻止和削弱航天军事侦察、导航和通信的技术,并将攻击卫星视为未来战争的当然部分,美国必须像在地球上一样,在太空占据主导地位。为此,美国需要迅速提高在太空识别实时威胁的能力,并明确将对美国重要太空基础设施的进攻视为对美国本土的进攻。NASA前局长格什芬认为:在太空单纯防御是不足的,防守必须每次成功,而对手只要成功一次,美国必须有实力在危急时刻制止对手。美国不会是第一個在太空使用武力的,但也不会允许别国随意使用武力。

美国防止高超声速导弹扩散

美国兰德公司 2017年9月27日

尽管在高超声速技术领域的投资并不稳定,但最近美国的高超声速研究经费明显上升,这表明美国似乎再次燃起对高超声速武器的兴趣。美国空军还没有能达到高超声速的空射武器,DARPA正在开展至少两项此类项目,即高超声速吸气式武器(HAWC )和延续DARPA的HTV-2项目的助推滑翔(TBG),后者将开发一型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高超声速空射打击武器,已于2016年由洛-马公司启动原型机设计。同时,中、俄也正积极发展,并引发高超声速技术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迅速扩散。如果高超声速导弹普遍装备,将明显压缩被攻击一方的响应时间,就将对那些战略力量有限、没有反导能力的国家造成威胁,逼迫它们采取诸如广泛分散战略力量,摆出接到初步预警就启动战略核力量发起反击的姿态,或者在危机中采取先发制人政策等措施,从而加剧战略不稳定性。因此,美、中、俄三国应尽快达成协议,禁止将完整的高超声速系统或者重要组件出口到其他国家。国际社会也应对高超声速导弹硬件和技术进行控制。比如对重要的高超声速子系统采取禁止出口政策,并针对超燃冲压发动机和其它高超声速发动机进行逐个审查。如果措施得力,只需大约不到10年就可以大幅控制高超声速技术的扩散进程。报告也认为对高超声速导弹颁布国际禁令不现实,因为该领域技术发展很快,还不如在三国间建立多边出口管制制度。此前,在美国倡导下,35个国家签订了《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MTRC)》,旨在防止弹道导弹、无人机和相关高超声速技术的扩散,但包括通用原子公司在内的美国无人机主要生产商长期以来一直埋怨MTRC遏制了美国无人机的出口,促进了俄罗斯和中国在这方面的销售额。摩托艇分别以44千米/小时和22千米/小时的航速快速驶离,两者通信距离可超过10千米,突破了7.5GB/秒的数据传输速率。

美国海军协会 2017年10月5日

2020年美国海军将没有巡洋舰

提康德罗加级(CG47)巡洋舰是美国海军20世纪80年代建造的第一种“宙斯盾”舰艇,最早的5艘装备倾斜发射管的已退役,现役的22艘是改装了128单元垂直发射系统的。虽然美国海军正对其中较新的11艘进行现代化改装以使其服役到本世纪30年代末,但从2020年起到2026年,这批舰艇中较老的11艘每年仍将有两艘达到35年服役寿命极限,开始退役。该级舰的退役一直是海军的政治难题,2012~2013年奥巴马政府为节省军费曾提出提前退役9艘,遭遇各种反对,后来折衷为保留至少11艘,以便20世纪40年代前为11艘航母提供防空能力,同时分批对其现代化改进,以服役到2036~2039年。后来由于使用成本仍然很高,现在又计划封存11艘,待另11艘接近退役时启封进行升级,从而使该级舰能服役到2045年。反对该级舰退役的理由中,最有力的倒并不是非要为美国海军保留巡洋舰这个舰种,而是它的退役将使美国海军水面舰队的垂直发射单元一下减少近300个,而现在海军对垂直发射单元的需求量很大,特别是越来越重的弹道导弹防御任务对水面舰艇的压力越来越大,现有的34艘具有弹道导弹防御能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若减去2017年夏天刚因撞船事故而无法使用的两艘,只有32艘)也需要延寿和改造,承担位置相对固定的反导任务还会影响驱逐舰的多任务灵活性。因而目前还不清楚装备新型导弹发射组件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和研制中的新型导弹护卫舰是否能弥补巡洋舰退役导致的垂直发射单元减少。不过提康德罗加级的退役对美国海军355艘舰队规模的影响并不算大,在最新的30年造舰计划中,巡洋舰开始退役的最初几年海军仍将拥有98? 100艘大型水面战舰,新的舰队结构评估也并未要求保留11艘最老的巡洋舰超期服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