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欧阳询的楷书,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个概念:欧体楷书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如果您一点基础都没有的话,我甚至不建议您直接临写《九成宫》。


另外,现在很多学欧体楷书的朋友,其实大多都受到田英章老师的影响。为什么会这样呢?说白了,没别的原因,只是因为田英章老师的楷书比较容易上手,属于一种规范化且简化了的欧体。


跟着田老师学,只要你学会了那几个典型的用笔动作,然后把结体给调稳了,多练几遍,写出来的字一般都不会差。只不过,这样写出来的字还是没有欧阳询的味道。

欧阳询的楷书到底难在哪里呢?或者说,学欧体楷书,怎么才能写出味道呢?建议大家,试试欧阳询的三十六法。

楷书结体“三十六法”,到底是不是欧阳询总结出来的,我们不在这里讨论,也没有讨论的必要。不管这个总结出自谁手,都非常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楷书的结体。了解完这些之后,你就会明白,看似平正的楷书,绝非横平竖直那么简单。

“三十六法”当中,都说了些什么呢?限于篇幅,在这里给大家举三个例子:

什么是“避就”?欧阳询解释说:


听他们的总结,好像挺深奥,到底说了些什么呢?其实,他们的意思和我们平常说的“一字无二捺”、“雁不双飞”等差不多,都是在强调书法结体上的一些小技巧。当然了,欧阳询的“避就”,更为全面一些。

2、 向背。

欧阳询的这句经典总结,大家可能都听过:

这么说吧,不论你学什么字体,也不管你喜欢哪家,只要提笔写字,就要注意到笔画间的俯仰向背。如果每个点画都平直无姿态的话,即使用笔精到,也会缺少一些审美上的趣味。


怎么才能表现出俯仰向背的错落呢?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大家在平日临帖的时候,还需要多多观察总结。

3、 补空。

什么是“补空”?简单地说,就是:


举一个很多人不曾注意到的例子。比如《九成宫》里的这个“载”字,右上方的那个“点”要放到什么位置呢?其实很简单,就像欧阳询总结的那样:“须对左边实处。”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楷书要写好,不光用笔要精到,结体处理上也是有很多小技巧的。如果我们能系统地把握这些技巧,你就知道为什么欧阳询的楷书会那么“险绝”了。同时,我们也就清楚自己安排结体了。


限于篇幅,这“三十六法”我们不能完全展开介绍。为了方便大家,现将《欧阳询楷书结体三十六法》这本书的 链接放在下面,感兴趣的朋友,不要犹豫了,欧阳询不会让你失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