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跃汽车,关于豪车与理想生活的种种,我们有态度地聊豪车。」

  微信公众号:「鲸跃汽车」,欢迎下载「鲸跃汽车」App

  中期改款,一款可能已经在自我进化上做的非常到位的车。

   对奔驰 C 级的印象,始于 190E 。当时广州的车友有一台簇新的 190E ,36 年前的 190E 在今天已经可以归入 Classic 的范畴,它尺寸相当紧凑,造型方正,但横条式中网、星辉立标以及粗壮的 C 柱丝毫掩盖不了 Benz 的气场。如果 W140 诠释了何谓大奔,那 190E 就必然是 Baby Benz 的典型代表。

  奔驰 190E

  自此过后,陆续过深度驾驶了 W204 以及 W205 两代车型,从 1.6T 的 C180L ,到 6.208L V8 NA 的 C63 AMG,也算是能说出一两句所以然来。C 的使命,并非如对手一样从头到尾把操控和运动掰开来一节一节讲清讲透,而是真正地表达出一台豪华中型车该有的气质,当然,这也是奔驰之所以为奔驰。

  C 260 运动轿车

  大体上,我从一年前便开始期待 C 级(W205)的中期改款,那时奔驰还只是刚发布了全新的 M256 、 M264 发动机和 48V 电气系统,并仅搭载在 CLS 上。

   不管是政策也好,厂商的喜好也罢,电已经成为了这么一个关键的角色,它能非常充分地弥补汽油机在低转时扭矩,在某些场合还能大幅度增强车的性能,三大超跑已经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这套动力系统的研发初衷,也是在如此的背景下,达成满足未来中长期排放标准。而中期改款的 C 级,成了 1.5T 和 48V 电气系统的尝鲜者。关于这套动力系统,鲸跃此前的文章已经有了足够多的描述:《 增配补足战斗力 新款梅赛德斯-奔驰 C 级解析》

  

   C 级改款后, M264 的 1.5T 维持了原来 C200 2.0T 的输出,同为 184hp。排量下降,则需要把增压值调高一点,小排量高增压有机会出现明显的涡轮迟滞,BSG 的出现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全新 1.5T + 48V 轻混系统

  改款前后两款动力系统输出的特性也有明显的差异:C200 M274 2.0T 低功率版本中低转扭矩丰满,但 4500rpm 以后则略趋平缓,似被封印了。M264 1.5 机器的排量稍小,光凭发动机,低转扭力表现自然不似 M274 那样丰满,BSG 通过皮带带动曲轴合力驱动,最高可输出 160Nm,在 2500rpm 以下提供适当的协助,起步阶段至少是从容的。2500rpm 后发动机进入全增压的状态,BSG 则甚少介入,全压状态下扭矩则进一步放大、达至饱满,在 4000rpm 以上会有小幅度的跃升,一直延续至 6200rpm 鲜见衰减,全段区域鲜有明显的转折点,追求的是一气呵成的状态,有着类似 NA 机器的特色。

  

   是日试驾行程超过 500km,大部分时间均由我来驾驶,熟悉了新的动力单元的节奏后,维持着 3000rpm 以上的转速行车,BSG 此时不甚介入,全然凭借 1.5T 机器的力量,它的比例感有种让恍如隔世的感觉,好像要重新回到 NA 时代,一收一放,车速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右脚的深浅分毫的比例,在太讲究功利和急进的今天显得额外的温文尔雅。

  

   涡轮机的性格其实可以比 NA 机器更多变,当下的涡轮时代也喜欢把动力往前调,营造中低转动力丰满的特质。不过在我看来,奔驰在 M264 时代的这种调教方式本身是一种进步,转速升扭力增的递进关系本来就可以让驾驶者与动力单元的联结更紧密,本质上既能提升运动感,也能让行车品质更出色。而与 BSG 的配合无间证明了奔驰不只是为了减排而减排,在开发全新的动力单元过程中,他们所花费的心血,也同样是巨大的。

  

1.5T 的扭力带看似被延后并缩窄,实际上有了 BSG 的辅助,全段动力表现并没有下降,BSG 与发动机的衔接更配合得天衣无缝。

  C 的精华

  从驾驶者的角度来看,C 的精华在标轴。C260 4MATIC 运动版车型选配了前 225/45 R19 后 255/45 R19 轮胎,明摆着冲着运动性而来。C 级标轴运动版的悬挂每次总让人击节而回:去年浙赛道试驾 C200 4MATIC 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225/45 R19

  改款的悬挂自然没有作任何的改动,车身的刚性和悬挂巧劲炮制出高度平衡操控与舒适的特性(注意:不是兼顾),C 级所传来的路面信息不是最丰富,但转向比例却出奇的快,从左到右不过 2 圈多一点,忍不住赞扬的还有高速过弯时车尾享有充足循迹性之余还蕴藏着丰富的动态信息,乘客却浑然不觉地享受着悬挂干净不拖泥带水的动作。

  

   既有车身刚性高强的功劳,也有细腻悬挂调教的付出,这已经不属于高手的范畴,而是修为很深的大家。配备了 19 英寸的轮圈,应付那坑坑洼洼的路面时震荡却又被避震轻易化解,有些人可能担心薄胎会影响舒适性,我只能说一句,那太不了解奔驰了。

  

虽然在 C 级之上仍有行政定位的 E 级以及旗舰 S 级,C 级的底盘已经把奔驰品牌的豪华特质发挥的淋漓尽致了。

  长轴满足了面面俱到的愿望

  C 260 L

  Multibeam 智能 LED 大灯(几何多光束 LED 大灯),C 300 车型标配,其余车型需要选装

  C 的长轴,也是这一级别最自然的加长,不论设计,聊的是加长后的行驶品质。从 C 的标轴运动版换回长轴距运动轿车后,我更愿意把它归类为另一款车。底盘的设定与标轴运动版截然不同,标轴灵活有加,长轴距则稳重老成。

  

   同样坑洼的路面,C 长轴距的稳定会乘客放松心境,一般的驾驶者也只会在拐弯时留意它额外的长度,甚至连动力的输出,也不似标轴版的直接。我更确定它的出现不是为了加长而加长,而是满足了另一类人的需要,他们对后排空间有要求,也希望同时保留着奔驰典型的特质,更留意车内的配置以及氛围:法式双缝线、后排梳妆镜、加长的后排坐垫、浅内饰、开孔型木饰、抬头显示和带钢琴烤漆的圆形的方向盘,豪华感自然流露。

  中期改款的 C 远不止这些……

  我依旧着墨很少的配置层面,变化也非常明显:带左右触控区域的方向盘大大减少了驾驶者操作系统时分散对路面的注意力;COMAND 系统的触控界面大大增加;64 色车内氛围灯更有可玩性了;中控台的显示屏统一为 10.25 英寸,连液晶仪表盘也根据车型的不同提供标配或选装;新增的祖母石绿色以及皓沙银也非常吸引。此前鲸跃曾对新款 C 级做过实车解析,详见 《增配补足战斗力 新款梅赛德斯-奔驰 C 级解析》。

  10.25 英寸宽屏,不带触屏功能

  全新 COMAND 系统的触控面板

  全新样式方向盘,带有双拇指触控系统

  64 色氛围灯

  全新祖母石绿色车漆

  中期改款的 C 已经呈现出非一般的竞争力,也许在它所在的范畴里,已经不能更好了。我更好奇,下一代的 C ,还要在机械层面和豪华质感上有怎么样的进化。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