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景德镇市是闻名遐迩的瓷器之都,自汉唐以来就以盛产陶瓷著称于世,素有“千年窑火不断”的美誉。距景德镇市区8千米的浮梁古县衙,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817年),为江南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县衙,素有“江南第一衙”之美称。

按照历史常识,古代县衙一般都是七品,而浮梁古县衙却为“五品”,这是因为浮梁曾是全国最大的制瓷中心,当时朝廷派出的督陶官为正三品,在封建社会正七品的县令不能直接向正三品官员汇报工作,于是浮梁县令被钦赐五品官衔,成为中国品位最高的县衙。

一千多年来,古县衙屡毁屡建,最后一次大修是在清道光年间(1821年),现存建筑基本保持了原有风貌。县衙的主体建筑大堂是知县审理重大案件、迎送上级官员的厅堂,也称“亲民堂”,建筑面阔五间,体现了五品县衙的气势。

古县衙的匾联也堪称一绝,其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封建社会地方官员的处事法则。大堂门前的“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负民即负国何忍负之”,寓意“为官要清正廉洁,不可负民负国,苍天不可欺,民心不可负。”

浮梁县从唐朝至1949年,共有县官347人。值得一提的是,直到1925年之前没有一任县官是江西人,1925年之后的几任县官也没有一人是浮梁人,可见古时回避制度之严格。而这347位县官没有一人涉嫌重大贪腐、职务犯罪。

古代的县官起居生活都在衙门,按照明清两代规定,五品以下官员必须在距家乡500里之外的异地当官,而且不允许带家属,有亲属关系的也不得在同一地区为官。县官的家眷想要探亲只能在上任3年后每年过年期间来住一个月。

监狱设在县衙西南边,罪犯在刚收监时和判刑后都要来狱神庙祭祀狱神。庙门前的对联“到此间懊悔已迟何苦作事为私 竟敢捉将官里去,出狱后光阴尚在务要循规蹈矩 莫教再入我门来”,以警示罪犯们改过自新,回头是岸,以后不要再进来了。

始建于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的红塔矗立在昌江岸边,是江西省保存最早、最完整的古塔,共历时79年才竣工,号称“江西第一塔”。每当夕阳斜照,塔身就会呈现出绚烂的红色光辉,自古“西塔夕照”就被列为昌江八景之一。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