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剛从西点军校毕业的乔治·巴顿奉命组建和训练美军的第一个坦克营。

营里的坦克都是法军援助的,全是即将退役的老旧坦克──坦克内不仅没有任何通讯指挥装置,而且在行进过程中会发出巨大的噪音,以致坦克内的士兵互相说话都听不清楚。这样一来,严重阻碍了士兵之间的协调作战,同时极大降低了坦克营的战斗力,在关键时刻可能导致惨重的军事失误。巴顿苦思冥想,试图寻找破解的办法。

一天,巴顿去陆军医院探望一位从前线下来的受伤战友。那位战友被炮弹震聋了耳朵,弹片也击伤了他的喉咙。巴顿想,战友既不能出声,也不能听到别人讲话,他是如何进行日常交流的呢?很快,巴顿就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那位战友已经习惯用手势向护士表达需求,他模仿的动作都很形象,护士很容易就能看懂,他们的沟通非常流畅。

见此情景,巴顿心头灵光一闪,想出了解决士兵在坦克内沟通问题的办法。

当晚,巴顿闷头编写适于坦克乘员的手语教材,经过整个通宵才完成。第二天,巴顿把坦克营的官兵全部集中起来,亲自教授他们用肢体语言传达信息。经过数月训练,这一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士兵之间配合默契,坦克营形成了令人惊叹的战斗力。

1918年,这支坦克营奉命参战,表现相当不俗。巴顿因此被授予“十字勋章”,并破格晋升为少校,受命训练规模更大的坦克装甲部队。

选自《传奇故事·百家讲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