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一提及人类需求的一些理论,大多数人张嘴就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断。其实还有一位思考者,他的想法也很值得深思。

埃里希·弗罗姆 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

埃里希·弗罗姆,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他企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的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弗洛依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

弗洛姆于1941年发表他的第一本重大著作《逃避自由》。1947年出版其续集——《为自己的人》。这两本著作概述了弗洛姆的人的本性理论中人的性格理论。弗洛姆最流行的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爱的艺术》,他在这著作中概括并补充了《逃避自由》和《为自己的人》及其他著作中的人性理论。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病态、不义的尺度便是它不符合人性和人的需求,据此他提出了人有五种需求:

相属需求。指个体具有爱人与被爱的需求,希望认识别人,了解、关怀别人,并愿意对别人承担责任;

超越需求。指个人希望在作为上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在精神上能表现出创造性的人格特质;

落实需求。指个人希望与别人、社会及与大自然亲密结合,从而获得安身立命的需求;

统合需求。指个人力求自己人格统整,希望在世界上活出意义来的心理倾向;

定向需求。指个人具有努力寻求生活方向从而获得心安的心理倾向。

他讨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应付孤独感的几种心理机制,他称之为性格的动力倾向性:

接纳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没有生产或提供爱的能力,他所需要的一切完全寻求别人帮助、依赖别人,是接受者而不是给予者。

剥削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并不期望接受,而是依其暴力、诡计等,从他人处巧取豪夺,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贮藏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把外部世界视为威胁,通过贮存和占有而获得安全感。

市场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的价值观是在市场上把自己当作商品,使自己具备适合雇主所需之性格特征。

创造倾向性——这种倾向性的人充他发挥其潜能,成为创造者,对社会可以作出创造性的奉献。

上述前四种倾向性都是人格的病态表现,针对有心理疾病的人而言,提出应当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性格倾向实施治疗与拯救;只有创造倾向性是人格常态的、健康的表现,对一般的健康人,应加以积极的引导,促使他们的人格健全地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