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阳光网讯近日,2018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在佛山举行。企石镇上洞草龙舞作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东莞参加了非遗周巡游活动。这是上洞草龙舞首次走出家门,参与省级甚至国家级民俗活动展演,在粤港澳大湾区大舞台上生动地展示了东莞本土民俗文化的风采和魅力。

据悉,今年活动的最大亮点之一便是得到了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升格为2018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今年巡游全程为3.5公里,汇聚了数十个各具特色的非遗表演项目。

活动当晚,来自东莞企石镇上洞村村民带来的表演《草龙舞》紧紧吸引着观众的眼球。只见19个村民身着统一的明黄色服装,精神抖擞地舞动着20多米长的草龙,生动亮相主会场舞台表演,同时也出现在巡游表演上。活动中,草龙在村民的舞动下,做着盘、滚、游、翻、跳、起、伏、抢等动作,龙身上下翻腾,犹如一条鲜活的“金龙”在空中穿行。草龙似凭添了一种灵韵、不断取悦着观众的视线。龙舞造型更是气象万千,在不断的变幻中把观众带向欢庆的高潮,蛟龙漫步、金龙钻档、蟠龙吐彩、火龙摆尾、游龙戏浪、一柱擎天等造型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现场仿佛回到了舞动草龙、庆祝丰收的农耕时代,热闹非凡。

2009年,上洞草龙舞正式获批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草龙舞亦称火龙舞,是一种用稻草等扎成草龙,并在龙头、龙身插满线香而进行巡游舞动的习俗,在企石镇上洞村有几百年历史。上洞村旁有一座山,蜿蜒起伏,形似巨龙,名"龙公山"。每年中秋夜村民都要舞草龙,引龙入村,以求得风调雨顺。

2009年,上洞草龙舞正式获批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使这个传统的民俗文化得以更好地弘扬,从而能更好地将其打造成远近闻名的文化品牌,为龙的传人留下一笔不可替代的文化财富。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洞草龙舞代表东莞市参与本次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不仅为佛山市民送上一场舞龙盛宴,还提高了草龙舞和企石文化的知名度,进一步促使企石文化走出去和融入大湾区文化事业中,有利于往后更好地开展非遗工作,繁荣企石文化。(通讯员:谢淑珍 付巍)

草龙舞亦称火龙舞,是一种用稻草等扎成草龙,并在龙头、龙身插满线香而进行巡游舞动的习俗

草龙在村民的舞动下,做着盘、滚、游、翻、跳、起、伏、抢等动作

每年中秋夜上洞村民都要舞草龙,引龙入村,以求得风调雨顺

锣鼓喧天,草龙欢腾

龙舞造型气象万千

龙身上下翻腾

蛟龙漫步

各路非遗憾表演者齐聚交流

市民近距离欣赏舞龙盛宴

非遗周巡游活动历时四天,群众反应热烈

巡游全程为3.5公里,汇聚了数十个各具特色的非遗表演项目

表演者与观众,共同体验独特的岭南传统文化与习俗

2018粤港澳大湾区·泛珠三角(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巡游活动

现场草龙舞动,仿佛回到庆祝丰收的农耕时代,热闹非凡

狮鼓激励人心

上洞村村“舞草龙”向佛山市民展示东莞本土民俗文化的风采和魅力

上洞草龙舞首次走出家门,参与省级甚至国家级民俗活动展演

游龙戏浪

草龙舞作为优秀巡游项目在顺参加“秋色大舞台”演出

此次参与巡游的草龙“舞者”最大年纪有80多岁,也是草龙扎制传人

中秋夜舞草龙,在企石镇上洞村有几百年历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