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终于没忍住,最终我还是退出了

同学群里越来越多人“潜水”

有人被踢,有人退出

她被班长踢出了群

“同学群”变味了

抢票助力、求点赞的

节假日,抢票程序、网站发起“助力抢票”“加速抢票”活动,有抢票需求的人为“加速”,把链接转发到同学群里。于是,“我正在抢火车票,快来帮帮我……”“到××的火车票太难抢啦,需要你助我一臂之力……”抢占了同学群,就像网友我梅错_说的,初中高中同学群,一个用来点赞和抢火车票的地方。

还有人把真假莫辨的“爱心募捐”“众筹”等信息转发到同学群里,有的同学群变成了“点赞群”“贴图群”。

对于同学群中拉票、广告、求助力等行为,有人表示,虽然反感,但要在“众目睽睽”之下退群还是有所顾虑。

同学群变成了育儿群

单身同学遇到已婚有娃的同学,免不了要遭到一番虐。

@璨呀璨:小学同学群里有如下对话:“哪些还是单身啊?”“我娃儿单身”真是史上最霸气的回复,没有之一的那种。

@OM2150:好好一个同学群,就过一天时间,就变成育儿群了,要不要直接抹开面子,退群走人~~天啊!我还需要多久才会在里面晒娃讨论呢?

同学群相处之道

微博网友@海磊-侯总结了同学群聊天的两大忌讳:

同学群第一大忌讳,不要说自己过得好。哪怕说自己过得苦都行,千万不要说自己过得好。尤其是带点小得意,你说几次就完了,大家就给你打上穷嘚瑟的标签了。40岁了,大家条件差距越来越大了,过得好的看不起你,过得差的看不上你。同学群的江湖太复杂,每每想起我都对同学聚会没兴趣了!

同学群第二大忌讳,不要秀娃。有些妈妈和爸爸非常不自觉,把自己娃描绘成人中龙凤,就算你娃很优秀也得低调点。自己知道娃好就行了,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不到高考那一关谁都不会觉得差。

平平淡淡才是真

同学群从人声鼎沸到寂寥无声,有些人难免会感到失落,认为这是同学感情淡薄,不复从前的体现。其实对于这种现象,不妨以宽容、淡然的心态看待之。

大家十几年、几十年没见面,是彼此的记忆,彼此对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生活的留恋让大家在网络虚拟空间又重新聚到了一起,但是后来毕竟都有了新的生活环境、社交圈子,在群里聊完近况、聊完工作、聊完孩子,就慢慢有一种无话可说的感觉,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必强求。

这并不代表建立同学群没有价值和意义。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同学群的关系会变得越来越珍贵,因为其中有图、有人、有事,还有许许多多青春的回忆。

专家:要多换位思考

武汉大学城市安全与社会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尚重生说:“地域不同了、经历不同了、价值观可能也不同了,这很容易导致大家的兴趣点、关注点不同,对于同一事件的判断和理解有所不同。在这一背景下,有的人发到群里的内容,对一部分人可能就是打扰,甚至引发心理不适,产生争论或者矛盾。于是就出现了干脆不说的‘潜水’现象,或者只有在拉票、发广告的时候才想起。”

尚重生指出,网络交往其实是“线下”人际交往的延伸,要多换位思考。

一是勿扰原则,深更半夜尽量不要往群里发信息,以免打扰别人休息。

二是避免抬杠,有的同学经常为一些问题争执,你来我往,喋喋不休,与其这样,不如两人选择私聊,谈深谈透。

三是守时原则,别人询问尽量及时回复。

同学群里再热闹

不如见面多聊聊

来源:人民网(ID:people_rmw),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红网、枫叶君、微博网友留言、河南日报等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