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

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人人都知道锻炼的益处

强健体魄、减脂塑形、提升精力

办健身卡、立“锻炼flag”

总会忙得不亦乐乎

可实际上

每天一忙起来

就只想瘫在床上睡死过去

完全没有锻炼的动力

什么

“每周去健身房四次”

“每天睡前做瑜伽”

“周末早起去登山”

……

各种被打脸

好不容易下定决心

一定要开始锻炼了

不过选择什么时间更好呢?

毕竟空闲时间就那么一点

如果没有最好得达到锻炼效果

就得不偿失了啊

在保持锻炼习惯这件事上

人们很容易认为早锻炼更能长久

因为早晨起来后

能找到一段无行程的空闲期

不受其他时间压力的干扰

很多老年人早起有运动习惯

晨练是好事儿

但也得讲方法

下面这些晨练方式

不但起不到锻炼的效果

反而很伤身

1

天不亮就去晨练:错!

太阳出来后才是比较适宜的晨练时间,因为植物叶绿素只有在阳光的参与下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日出前没阳光照射到叶片上,一夜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附近,非但没有新鲜的氧气,相反倒积存了大量二氧化碳,不利于身体健康。

建议:最好等太阳升起后、有明显暖意时,再外出晨练。

2

晨练穿着纯棉衣服:错!

运动时会流汗,而纯棉质地的服装只能吸汗不能透气,并不适宜运动时穿着。纯棉衣物吸收的汗水并不能散发,从而造成湿透的衣服黏附在皮肤上,使得皮肤逐渐变冷,难以保温。正确的选择是那些透气性相对较好的服装材质,无论外套还是内衣最好都是用能够散发汗水的材料做成。

建议:纯棉衣服只吸汗不透气,应选透气性较好的服装材质。

3

空腹去晨练:错!

运动需要能量,早晨锻炼的能量来源主要是靠体内积蓄的脂肪分解提供的。运动时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会明显提高,它的过量会成为损害心肌的“毒物”从而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所以在晨练前,应先吃些食物,如喝一杯牛奶、吃一点营养价值高的食品。

建议:晨练前喝一杯牛奶、吃一点营养价值高的食品。

4

晨练说停就停:错!

对于长期坚持锻炼的人而言,机体可以对某种锻炼方式或生活习惯产生适应,一旦间断,心肺功能、体力和工作能力即随之下降。如果实在是无法坚持锻炼,也不妨利用间隙时间做做微运动。

建议:锻炼需要持续性,不要戛然而止。

5

有雾霾也坚持晨练:错!

俗话说“秋冬毒雾杀人刀”,雾气持续不散,会加重人体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负担,可能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慢性支气管炎、肺源性心脏病等。在雾天戴口罩可以起到防护作用;而雾霾天气即使戴口罩可能也无法阻挡污染颗粒。所以雾霾天要少出门,特别是冬天晨雾污染更重,晨练的朋友注意,一定要在晨雾驱散,太阳高照时再晨练,才是明智的选择。最好等9点之后,雾气散去再锻炼。

建议:雾霾天少出门,可在家锻炼或等雾气散去后外出晨练。

6

晨练非要出大汗:错!

很多人锻炼了一会就出了很多汗,便觉得锻炼效果已达到,可以休息了。其实不然,出汗多不等于运动效果好。一般来讲,出汗多少与自然环境、气温环境、个人体质以及运动前的饮水量有关,因此,出汗多少并不是衡量运动量的主要因素。不管出不出大汗,只要每周保证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比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车等,坚持下去,你会发现身体变得更加强壮,身材更好,疾病也会绕道跑。

建议:只要坚持每周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有没有大汗不重要。

转给爸妈

热爱锻炼

更要保证健康

内容来源:健康时报 果壳网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