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雅安这个悬崖绝壁上的村子,从“世界尽头”变身“世外桃源”

大渡河大峡谷是国家地质遗迹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的国家地质公园。

位于峡谷左岸悬崖绝壁上的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作为峡谷之眼、峡谷之魂,既是近百户彝人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园,又是外人眼中的世界尽头、神奇秘境,还是备受中央领导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省级贫困村。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与世隔绝的天梯彝寨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踩着脱贫攻坚的鼓点,古路村正以新姿态走进新时代、谱写新篇章。

为展示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成就,深入推进文艺扶贫,全面挖掘、广泛传播大渡河大峡谷文化旅游资源,积极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由雅安市文联和汉源县文联主办,雅安市摄协、雅安市政协书画院承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古路飞歌”摄影展今日(11月7日)在雅安市文化馆开幕。展览分为“世界尽头”“古路往事”“绝壁飞歌”三部分,共展出摄影作品83幅。

现分享部分参展作品,同时也期待着雅安大地上,有更多精彩照亮我们的眼睛。

第一章:世界尽头

大渡河峡谷位于雅安市汉源县与乐山市金口河区、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接壤部位, 总面积约404平方公里,属典型的河流侵蚀谷峡谷地貌,长约26公里,谷宽70至150米,局部小于50米,落差1000至1500米,最大谷深2600米,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还深860米。

峡谷两侧壁立千仞,切割出前震旦系(5亿4千万年以前)峨边群至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距今约3亿年)厚达数千米的完美地质剖面,记录了十多亿年来地质演化的历史。两岸绝壁千仞,宛如一部“地质天书”,记录了10多亿年来地壳的神秘演进。

2005年,《中国国家地理》将大渡河大峡谷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之一,专家如是评说:她的旷世之美,还养在深闺中,鲜为世人所知,在第一时间,你就被她震住——就像一颗子弹打穿你的心脏。

被称为“世界尽头”的古路村位于大渡河大峡谷入口的绝壁之上,与峨眉山、瓦屋山、轿顶山遥相呼应,周围江山形胜、人文辐辏,是摄影家和驴友眼中的新晋网红打卡地。

大山大水大峡谷   廖仕林  摄

轿顶山日出   张靖  摄

层峦叠嶂   郑汝成  摄

贡嘎雄姿    雅文  摄

轿顶山下   李曜光  摄

秋染帽壳山   廖仕林  摄

雨后大峡谷   谢应辉  摄

远山如黛   魏发贵  摄

远眺瓦屋   廖仕林  摄

白云生处   王主玉  摄

皇木民居   廖仕林  摄

大山里的童年   廖仕林   摄

飞流直下   陆仁泽  摄

绝尘幽谷   陆仁泽  摄

山是一座佛   陆仁泽  摄

山横水远   陈继忠  摄

一桥飞架南北  廖仕林   摄

旷世深峡   廖仕林  摄

气势如虹  廖仕林  摄

第二章:古路往事

“咕噜岩”是“先世避秦时乱”的往日重现。然而,“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之地未必就是桃源仙境。

第一次下山那年,骆朝珍25岁。她想赖着不去,丈夫眉毛一挑,一根长绳就系在了她的腰身。一开始路还有个羊肠形状,走着走着,便像斜着刀口切斫过,越往前越显出机锋凌厉。待到隐约能听到大渡河的吼声,山路突然从眼前消失,一道断崖,把十几丈高的悸惧抛到她的跟前。

兰明福将一根扁担藤塞到她手中,然后对着她的耳朵,扯开嗓子重复了三次:攥紧,别怕,慢慢梭!

扯着青藤荡秋千,这是要把自己打回一只猴子吗?而在一根藤蔓眼里,人根本就连猴子都不如!一阵河风哽咽着从谷底抬起头颅,骆朝珍看见自己的眼泪在风中乱蹿。

她明白了丈夫为何要在她腰间系上长绳,也顿悟了丈夫逼她下山的良苦用心——如果有一天他没能从这道危崖上回去,她和他们的孩子,务必与仇家握手言和。

——据《人民日报》

绝壁上挂着个古路村  周志坚  摄

家在悬崖峭壁间   黄启康  摄

大约在冬季  罗光德  摄

家     廖仕林  摄

穹顶之下  罗光德  摄

仓廪,石。  罗光德  摄

学校、老师和我  罗光德  摄

放学之后   罗光德  摄

晨读  代长军  摄

岩腔下生过十二个娃  罗映雪  摄

绝壁生存  杨涛  摄

岁月  袁明  摄

往事如烟  李伊凡  摄

山外来客   刘景巍  摄

眺望  杨涛  摄

会当临绝顶  李伊凡  摄

穷在深山有远亲   黄洪安  摄

镜头里的我们   代长军  摄

再见,天边小学    杨涛、廖仕林  摄

春到斑鸠嘴   罗光德  摄

第三章:绝壁飞歌

1966年,成昆铁路一线天隧道成功贯通。从幽深山洞里探出头来的一刻,面对从天而降的老乡,铁道兵们脸上的兴奋被一阵寒风吹成了冰凌。既然可以洞穿大山之厚,也就可以征服大山之高!首长一声令下,战士百折不挠,地老天荒的悬崖上,长出了13道铁齿钢牙的“天梯”。

火车从山洞里轰隆隆开过,古路人和悬在空中的“一线天桥”被熟悉的寂寞扔在了原处。时间似乎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才又重新长出脚来。村里先是拉了水管,乡亲们喝水不再跑老远去背;尔后架了电杆,手指在开关上一摁,黑暗比猴子见了人躲得还远;2000年的一串“0”个个都是腾空的气球,县上拨来10万元现金,村民们拿出吃铁吐火的干劲,硬生生在悬崖上开出一条骡马道。路长一公里,也有人说,相对于一个世纪。

从“世界尽头”到“世外桃源”,一条路的前世今生,也是一个云端彝寨的高清投影。

——据《人民日报》

回家    杨涛  摄

穿越    李小玉  摄

在路上   廖仕林  摄

小憩   廖仕林   摄

路在绝壁   汪其云  摄

慕名而来   杨涛  摄

天堑通途   袁明  摄

并驾齐驱    陈颖  摄

回娘家   杨洪兵  摄

路从空中飘过   胡德勤  摄

新的一天   宋有宏  摄

丰收   戴继华  摄

如此多“椒”   罗映雪、宋有宏  摄

老树新芽  李伊凡  摄

光明使者  郝立艺  摄

飞越大峡谷  郝立艺  摄

天路   何碧秀  摄

筑就幸福路    陈浩森  摄

公路修进古路村   杨信  摄

光从裂缝进入  郝立艺  摄

古路新路  李伊凡  摄

彝家新生活  袁明  摄

有朋自远方来  卫志军  摄

世外桃源   李伊凡  摄

风景这边独好  卫志均  摄

古路表情  陈颖  摄

火起来  魏鑫  摄

展览时间

2018年11月7日—11月11日

展览地点

雅安市文化馆

来源:中国艺术报/雅安文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